在制冷工业领域,估计除了日本,也没哪个国家敢跟我们国家的制冷技术、制冷市场规模相媲美了。但老外的脑洞却很大,常常能看到他们一些奇葩制冷技术。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国内外4项比较另类的制冷技术。
制冷技术一:半导体制冷技术
半导体制冷,也就是热电制冷。在通过直流电时,具有热电能量转换特性的材料,就会具有具有制冷功能。
半导体制冷器优点很多,例如制冷器尺寸小,重量轻,无机械传动部分,工作中无噪音,无液态、气态工作介质,因而不污染环境,制冷参数不受空间方向以及重力影响,在大的机械过载条件下,能够正常地工作;通过调节工作电流的大小,可方便调节制冷速率;通过切换电流方向,可使制冷器从制冷状态转变为制热工作状态;作用速度快,使用寿命长,且易于控制。
不过这项技术不是老外的专利,目前国内也有。但这项技术也存在制冷量小、技术成熟度不够等局限。
制冷技术二:孔板制冷技术
这项“技术”来自孟加拉国的民间。孟加拉国太穷,电力资源匮乏,当地人收入又低,根本用不起空调,再加上那里夏天又热,怎么办呢?
一个名叫Ashis Paul的家庭医生,就发明了孔板制冷的“生态空调”。
这款生态空调构造简单,只需一块硬板和几个街头随后可见的矿泉水瓶子即可。
首先把塑料瓶剪成两半,并割掉盖子:
然后再用钻头在硬板上打一排整齐的孔:
这个时候,站在窗户的对面,就能感受到凉风吹过来了。
在经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之后发现,这个设备能为房间降低5℃左右,是不是很神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者找到了一种无需制冷剂、无需电力就可以为建筑降温的薄膜,冷却效果非常强劲,成本非常低廉,被称为有划时代意义的降温材料。虽然主要是美国人发现的,但这种材料的主要发明人之一尹晓波,毕业于南京大学。
这种新型薄膜的工作原理是“辐射冷却”,利用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可以直接被辐射到外太空的特性。只要先把多余的热量转化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然后就可以把它们永久“扔”进宇宙。
这种薄膜冷却效应相当强劲。研究小组估计,在美国一栋普通房子的屋顶铺设20平方米这种薄膜,就足以在室外温度达37℃时把室内温度保持在20℃。
空调只是把室内热量交换到室外,不会减少地球的总热量,甚至在工作过程中还会制造新热量。尹晓波和他的同事发明的降温薄膜,就像倒垃圾一样把热量排放到太空,不仅能降温,还能缓解地球暖化现象,意义非常大。
制冷技术四: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
阿里云推出了一项黑科技“麒麟”—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也就是直接把服务器泡在液体里冷却。这种形式是利用绝缘冷却取代传统风冷,气体上升遇到冷凝板后,利用冷却液吸收元器件的热量后,再沸腾汽化,无需空调等制冷设备,可将数据中心的冷却能耗,降低90%以上。
这其实就是利用热交换原理,冷却液吸收热量气化之后,将直接吸收进入外循环冷却液化之后再次用于散热。阿里云表示,该方案可支持超过 200kW 功耗的服务器集群,而全程用于散热的能耗几乎为零。这样一来,一可以减少空间,二还可以避免了传统冷却设备的能耗,大大的节约了能源,还不会产生温室气体。阿里云的这项黑科技,成为了制冷行业的新突破。
目前空调行业各个大佬都在拼压缩机,拼制冷剂,万一哪天就像前面提到的例子,制冷不需要压缩机,不需要制冷剂,那可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把眼睛盯着同行的同时,也不妨把视野放的更高一些,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去寻找突破口。
来源:制冷换热器技术联盟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14.63 万条内容 · 84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早安暖通】冷链物流市场头部效应愈加明显 智慧零售力量将倒逼整合最近,一部热播的《延禧攻略》让“冰鉴“这一冰箱的古老形式走入大众眼帘。剧中,女主角魏璎珞心思巧妙,亲手做了一个”冰箱”,这是一个两层的木箱子,箱子底部放了很多冰块。箱子上面那格则可以放上水果、果汁等,利用冰块降温的原理,让果盘保持低温。除冰块外,箱子的设计也是别有心思的,在箱子和果盘里层都涂了一层铅漆,可以隔绝外部炎热,保持箱内低温。这一发明大受皇上欢迎,并迅速推广到后宫各处。想想古人们在炎炎夏日能吃到冰凉沁心的水果是多么令人愉悦的事情。制冰保冷在古代是皇室才能享有的待遇,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冰窖口就因其是清代宫廷冰窖而得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