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地震设防烈度?结构设计时,采用的是抗震设防烈度的概念。对于结构师来说,基本设防烈度较直接的是跟设计加速度有关。通俗但不准确的说,就是地震时地面晃动的厉害程度。
地震烈度地图这个基本的设防烈度,是地震局通过各种数据统计的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这只是我们人类又一次用概率学知识对抗自然的尝试。所以问题来了,就算各地的地震资料记录准确,各种因素考虑清楚,该地区地震破坏依然有10%的几率超过基本设防烈度。而事实是我们不可能在每个地方都取得准确的地震历史数据,也不可能考虑到全部因素。
拿2008年汶川地震来说,之前规范规定的设防烈度是7度,而地震中实际较高纪录地震烈度达11度。地震后有关部门才修改了该地区的设防烈度。而且由于这次地震破坏性大,有些监测点的记录的数据本身是有问题的。就连地震中心,也是在后来的调查中才明确,这次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而是“北川-汶川”地震。这并不是说“有关部门”无能,而是人类在现有知识体系下,准确的预测地震灾害的时间和程度是非常困难的。
二、什么是地震震级?具体震级分类有很多,但是人们通常所说地震震级指的是里氏震级体系,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
比如中国标准使用的是面波震级。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而这种破坏程度就是上面提到的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三、设计中的其他因素考虑建筑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建筑的地震设防是按“水准”考虑的,即所谓的小震、中震、大震。举个例子,万一设防7度的地区发生9度破坏,这时候不可能追求房屋没有破坏,而是只能尽量保证它不倒塌。即便在同等级烈度的地震中,很多非结构构件的破坏依然可能带来伤害,比如房屋内填充墙倒塌,窗户碎裂。另外次生灾害的也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在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还要考虑建筑场地类别、建筑重要性、结构自振周期、结构类型等因素。比方说盖在岩石上的建筑和盖在砂地上建筑在地震时反应不会一样,比较“刚硬”的建筑与“柔软”的建筑在地震中表现也不一样。考虑完这些,设计师较后还要根据不同的建筑形式,对细节的构造做设计。比如说如果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就要避免过多的单跨框架。再比如说钢结构我们希望把塑性破坏点控制在梁内,所以会对连接点加强。而木结构我们希望塑性破坏发生在金属连接件上,所以一般会对木梁进行相应加强。然而,设计是一个各方面退让然后不断修改的过程,无论建筑师还是结构师并没有办法对设计100%的把控。也就是说,即便抗震烈度、结构形式等完全一样的两栋建筑,它们实际的抗震性能还是可能差别很大。加上施工的因素,所以总体来说我们其实是在用一种概率的性能对抗概率的地震作用。
即使在破坏严重的地震中,也有质量好的建筑幸免四、跑还是不跑?地震一般持续几十秒到两分钟,如果住在12楼,你说地震的时候跑不跑?有很多类似报告,小震中人们慌乱逃离,发生踩踏事件。而选择跳楼的勇士基本上都可能就呜呼成为“烈士”了。同时,地震时楼梯确实有可能是一个薄弱构件,较先被破坏。所以建议所处楼层较低的人员,应该迅速有序的撤离到室外空旷地,指定小区聚集地。而楼层较高的朋友,选择结构构件比较强的部位,如剪力墙角,较小的卫生间等,或是家具倾倒后可能有空隙的地方躲避。再不行就只能学习“谢耳朵”,自己预先制定一整套应急方案。
而人员较多的办公场所、学校、医院,平时要组织火灾、地震的撤离演习。避免有人紧急情况下使用电梯,跳楼,有人在推挤中受伤这样的事件发生。
地震多发地区,也要对震后自救以及救助进行一定的学习。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问答
返回版块1.78 万条内容 · 10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建筑学院】最易混淆的20个建筑防火设计知识点1、甲类厂房的耐火等级可以为三级吗? 可以,建筑面积不大于300㎡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2、防火墙设置在哪些场所中,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h?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3、厂房或仓库内可设置员工宿舍吗? 厂房或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4、物流建筑的作业区和储存区如何进行防火设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