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亲自聆听,若不是真切感受,真的无法想象一个成功人士会付出多少努力、接受多少批评、承受多大压力。但是,李书记却云淡风轻的把这些当作“故事”讲给我们听。
于行业,李书记是创新技术的先行者,是创新思想的引导者;
于事业,李书记是敬业、负责的榜样,做事严谨、有原则;
于团队,李书记是为年轻人提供充分机会和空间的领头人,除却“天马行空”的想法,他给年轻人足够成长的时间;
于个人,那一句“我们本着知识分子的良知而工作”足以震撼所有的行业人士,虽然已花白了头,但李书记从来没有放下钻研学习技术的心思。
现代地铁凭借其运行速度快、不受地面交通条件影响和时间相对固定等特点,在城市交通运输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而在地铁高速运行的背后,却有一座座鲜为人知的庞大“地下宫殿”在默默为人们送去安全与舒适,它们就是通风空调系统。
中国地铁的暖通技术要“走出去”
2017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地铁环境保障与高效节能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体现了工程创新技术在地铁实际应用中的巨大实效。作为该项目的重要推动者,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书记、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李国庆先生及其带领的研发团队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
虽然李国庆很多时候被冠以“李书记”这一行政称呼为大家所认识,但是,熟知他的人更愿意将他看做“技术先锋”、“人生导师”、“勇创将军”等角色。他身上永远焕发着大刀阔斧的魄力、锐意进取的坚韧和民族责任的担当,带领科研技术人员不断创新、攻坚克难,向地铁工程建设的诸多挑战发起一次次冲锋。
李书记1990年自清华大学暖通空调专业毕业后,进入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工作并在此扎根。27年来,他一直从事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关的设计、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在国内外完成了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参与编写多项国家标准规范,获得了多个省部级、国家级奖项。
谈到中国现代地铁的发展现状,李书记脸上始终洋溢着自豪的微笑。国外对我国地铁技术非常感兴趣并且十分看好中国地铁的发展形势。众所周知,国外地铁发展起步较早,自英国伦敦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以来,世界地铁的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但是,近年来,由于需求不足、刺激不够,国外的地铁技术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甚至从现代地铁水平来讲,他们已经落伍了。中国地铁建设虽然起步晚,但是需求旺盛、国家重视程度也高,技术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并伴随了许多新兴事物的出现。
无论是在地铁建设的节省投资还是在节省运营费用方面,李书记带领着其技术团队做了许多研究、尝试和实际工程案例。“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界,之前我国一直学习国外的技术和经验,之后国外技术步伐放缓,我国自主研发实力逐步增强,局势慢慢扭转。粗略估计,我国近十来年的地铁建设规模超过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世界的建设规模总和。”
有人评价说,“高铁是中国走出国门的一张名片”,其实地铁也是如此。可以说,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最前沿。国外的技术研究进程缓慢,但也在不断寻找中国技术与其具体需求的结合点。俄罗斯、伊朗、朝鲜、越南、哈萨克斯坦……国外地铁、轻轨建设中不难寻见我国暖通空调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我们在跟国际友人的交流过程中也会将地铁建设的整体概貌推广出去,而不只是某一项技术。我们有能力、也有水平‘走出去’,但是怎么走?走出去干什么?是需要行业深思的。”李书记的一席话为中国地铁暖通技术“走出去”战略指明了探究方向。
阻力、压力、魄力
时间回到2001年,正是李国庆事业发展举步维艰之时,人微言轻,精心设计的产品无论讲解多么透彻,厂家就是不信。他处处碰壁却也不失信心,终于借助行业前辈的鼎力支持,勉勉强强取得厂家信任,决定尝试,结果一炮打响,从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002年,北京地铁建设5号线时提出了需要减少地下车站规模的问题。当时李国庆带领科研团队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将车站长度缩短20米的设想。但是,这个设想是前所未有的,难度大、风险高,关系到5号线一期38个车站的成败。“当时压力很大。”李国庆坦言,“一旦用不成,我就是千古罪人。”即便已过去多年,当他回想起这段历史时仍然激动,巨大压力让李国庆在几个月内白了头发。“在关键时刻,彦启森和吴元炜等前辈的出面使局势得以扭转。他们积极宣传,召开了十余次论证会,呼吁行业企业投入研发,将设计思路落地。”在众人推介下,5年下来,李书记跑遍全国30多个厂家,说服对方拿出科研经费去实验新技术。最终,有三家企业同意研制,并自行投入资金,进行工程项目设备的配套开发,推出“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多功能设备集成系统”。
2007年10月,北京地铁5号线顺利通车。一开通,各方面效果出奇的好。单是土建费用就节省了1.9亿元,每年节省运营费用1020万元,一个车站的空调设备才1000万人民币,当时李书记跟北京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开玩笑说,“我一年就可以送你一个车站的空调!”这个创新项目,目前已经应用于北京地铁4号线、6号线、7号线、9号线和10号线、14号线、青岛地铁、南京地铁等工程中……迈过这个门槛,从此,李书记的征途变得平坦许多。
阻力和压力虽然时刻存在,但是机会来了没有魄力抓住就需再等几年甚至更长时间。1998年,是广州地铁2号线江南西站的建设期,地处商业中心,地面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寸土寸金。车站明挖的方式并不可用,只能采取暗挖的方式。若按照传统的暗挖形式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方式进行设计出图,暗挖的单个通道截面积至少需要90平方米。本身地下车站采用暗挖形式施工时,车站的土建面积往往因为施工场地和建造费用的原因必须尽量减小,导致通风空调机房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而之前地铁车站普遍采用的全空气通风空调系统的机房占地面积又很大,两者之间有着无法协调的矛盾。
为此,李书记在项目中不得不推翻原有按传统全空气系统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思路上寻求理念上的创新,提出了“暗挖车站新型空气—水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创新性地利用了暗挖形式地下车站的结构特点,将占地面积大的集中通风空调机房分散为若干个占地面积小的机房,在车站公共区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的通风空调系统的形式。这样的方案还极大地缩小了暗挖隧道的断面面积,由最初90多平方米缩小到57.4平方米,同时满足正常通风、空调和火灾排烟的功能需要。
2004年到2008年间,在北京奥运会前期,李书记带领其技术团队为北京地铁进行了六大系统的改造,加装空调、排烟设备。现在我们仔细观察地铁车公庄站时,会发现通向站台的楼梯都被砸过,往前增加了八到十米,这是李书记带领的团队利用晚上三个小时的时间赶制出来的。李书记做到了修旧如故,如果不仔细看,是发现不了的。英国伦敦维多利亚14号线2个车站的改造被他们称作“世界级难题”,当李书记与他们谈起北京地铁改造这件事时,他们感到难以置信,大呼“impossible!”。
发生在李书记身上的创新实践故事不胜枚举,他的魄力也让许多业内人士连声称赞。“就因为我们这么干,中国地铁的空调产品才能够用崭新的系列化技术超越老外。”李书记自豪的说。
创新、实践、整合
李书记介绍说,行业同仁正筹备在中国节能协会下设立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为此还更改了许多节能协会的总章程。相关领域的高校、设计院、设备厂商闻讯后,表现都非常踊跃,特别是设备厂商已经嗅到了新技术、新设备的气息,正摩拳擦掌、枕戈待旦。可见,行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渴望之强烈。
前些年,暖通空调的系统设计是将现有技术生搬硬套到地铁上来,很多东西是不吻合或者多余的,但也只能先被动接受,然后进行改造以符合需求。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现在的局势发生了明显改观:“市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并且应用到实践中力求完美。创新从来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技术创新从来不受领域限制。李书记就跨领域研发了一种新型地铁站台屏蔽门,并赋予其通风功能,可以自由调控风量,产生节能效果。新型屏蔽门被命名为“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通风空调系统在空调季节可隔绝区间隧道与地下车站的连通,消除列车运行产生的活塞效应对地下车站的影响,保证地下车站空调负荷不至于损失;在非空调季节,充分利用地铁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所产生的活塞风,满足地下车站公共区及隧道区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并实现地铁地下车站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之间适度的通风换气,从而节约地下车站公共区风机的运行能耗以及区间隧道风机的运行能耗,实现通风空调系统全年运行的节能。
该系统涉及跨学科的很多方面,克服了诸多难点和制约因素,虽然在2006年已经比较成熟,加上之前研发的几年,十几年过去了,行业才开始逐渐推广。所以,创新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但更多的是墨守成规的人所不能体会的快乐。与此同时,创新的道路上并不孤单,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与产品正在涌现,无论创新产品的优劣,任何具有创新精神的暖通人都是值得被表扬的,不反对创新行动、不打击创新精神、不批判创新产品。李书记坦言,现在有许多新技术正在研发之中,相信几年之后会呈“井喷”状态,推陈出新,颠覆行业现状。
人才梯队 骨干力量
李书记不仅在项目研发上力求完美,更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让团队始终处于良性循环。在平时工作中,李书记给青年设计师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在实战氛围中熏陶、在实践中去感受。在他心中,骨干力量成长起来比做好一个项目还要重要。
团队建设不只是技术的传承、科技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接棒,一种身体力行的坚韧。有人曾问过李书记:“我们利用现有技术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劳神费力地去创新钻研?”李书记满脸严肃:“我们是本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在做事。”只有这样的胆识与魄力,才能引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李书记从来不与人空口争论,而是用数据说话,并且更注重培养团队人员的实践意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东西若只是留在纸上,停在研究上,不能转化为实际工程,是见不到成果的,很多问题更是无法验证的;分析再透彻,讨论再充分,不用实物验证就是没有说服力。
结语:
无数个深夜,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李书记在梦中惊醒,然后继续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内心无比强大的他,可以把以前咬牙扛下的压力如今当作笑话与人谈笑风生。李书记经历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暖通空调从无到有、从简单到系统、从粗放到细化的过程,初心不忘,至今仍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暖通系统一路前行。
将轨道交通建设视为生命,李书记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技术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由他培养的人才梯队也将继续为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发光发热。
这是李书记的故事,也可能是中国千千万万暖通人的故事,相信这样的动人故事会越来越多,汇聚成光,照亮前进的方向。
来源:中国设计师网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暖通工程施工
返回版块5.34 万条内容 · 28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制冷高压/低压压力开关|空调和热泵保护制冷高压/低压压力开关|空调和热泵保护。在文章“ 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低压压力开关以及高压压力开关”一文中,我们阐述了可能导致低压/高压开关跳闸的事情,如下: 可能导致高压开关跳闸的事情包括:坏冷凝器风扇电机冷凝器线圈堵塞污垢和碎屑线圈上的翅片弯曲制冷系统堵塞 可能导致低压开关跳闸的事情包括: 制冷剂泄漏导致制冷剂充注量低空气处理器中的鼓风机电机故障堵塞的蒸发器盘管或气流堵塞 同样,如果制冷系统中存在这些问题,则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以防止低压开关跳闸。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灾难性故障或制冷剂充注损失,系统将无法运行,因为控制装置设计正确以防止短循环,但是系统可能会短路,特别是如果冷凝器已经过售后市场重新设计一个知道足够危险的人的零件。这包括我自己在某些情况下,但在改变系统之前,我总是尽力考虑事情。毕竟,解决一个问题只是为了产生另一个问题不是修复HVAC系统。第一是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二是保护系统免受永久性损坏,保持第一。 这些开关用于特定目的,并且重新设计HVAC系统可能产生其他问题。同样重要的是,进行更改的人员有能力或有能力审查更改以确保不会创建其他问题。如果设计得当,这些设备可以保护系统,并在系统发生灾难性故障时为您节省大量资金,无论是系统缺陷还是儿童玩耍都会损坏设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