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绝版的福州三坊七巷

绝版的福州三坊七巷

发布于:2008-02-01 13:37:01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在福州三坊七巷四十四万平方米的地方出现了数百位熠熠生辉的人物,不仅如此,那历尽沧桑仍依然美轮美奂的名人故居无不彰显其历史文化与人文地理交织融汇的魅力。

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汇处的西南角有一座清代的老宅,在这里先后出现了两位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的福州籍名人,一位是辛亥革命黄花岗烈士林觉民,一位是中国近代的大作家谢冰心。

这座老宅为木结构,坐西朝东,是一座清代回廊式硬山顶的房屋。首进厅堂与主轴线外的北院(今为杨桥路旁的过道)、南院外的客厅今已不存在。现存的原结构仅有二进厅堂,为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的穿斗式木构,双坡屋顶的建筑。正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有一天井、回廊,厅堂后另有一天井。正座的东侧是紫藤书屋(现为冰心事迹陈列区),坐南向北,为五柱三开间的建筑。书房西边有一小书斋,坐西朝东,西墙外有一小院。院中有被陈意映称为“双栖楼”的坐北朝南,进深五柱的两开间小屋的林觉民、陈意映夫妇的居室。居室南面有小天井,北面原有厨房一间,今已改为花园,花园的东南角有一小门通二进厅堂。林觉民烈士在《与妻书》中对旧居作了较为具体的描述:“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1911年, 林觉民(1887-1911)在广州牺牲后,在广东当候补知县的岳父陈元凯首先得到消息,他明白,作为“朝廷钦犯”的林觉民将会株连亲属,即派人赶回福州,让林家所有的人都要在清政府来人之前疏散到其它的地方暂停躲避一下。于是,陈意映连夜回到文儒坊的娘家躲避,考虑到娘家也不是安全之地。后来,就在文儒坊附近的早题巷3号(今5号)租借了一间房子。所幸早题巷很窄小,房屋所处的位置偏僻,没有被查到。一天夜里,不知哪位好心人将不知经过多少辗转的林觉民的两封“决命书”悄悄塞进这屋的门缝里,一封是《禀父书》,一封就是著名的《与妻书》。

后来,林家为了躲避祸害,将林觉民夫妇居住的房子转卖给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举家迁离。此时,冰心十一、二岁,在此屋居住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晚年的冰心在《我的故乡》里这样写道:“具有很典型的福州民宅特点,除中轴建筑外,左右两旁还有许多自成院落的房屋,每个院落都有水井;北院之西还横亘着一列坐西朝东的双层楼房,楼房之西为花园。”还有,另一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尹民是林觉民的堂弟、“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林长民是林觉民的堂兄、才女林徽因是林觉民堂兄的林长民的女儿。所以,该房屋亦是上述名人的祖居。一座房子有这么多位的名人,确是不多见。

这座房子是不幸的,1992年,其前半部被七层的建兴大厦所取代,年纪稍长的一般都会记得当时那里有一家卖花圈的店铺就是其前门--万升桶石店。这座房子又是幸运的,它是三坊七巷中最早修复的建筑,1991年,在当时省委书记陈光毅、市委书记习近平的亲自关怀下得到落实,习近平同志两次参加现场办公会。修复后,开辟为林觉民故居及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林觉民故居是1983年8月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以林觉民故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迁往于山大士殿。

目前,三坊七巷进入全面修复的阶段,但林觉民故居旁的建兴大厦还没有拆迁的迹象,它与周围的传统民居显得那么不协调。据原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馆长李厚威介绍,全面复原林觉民故居是迟早必将实行的事。我们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还烈士故居的本来面目,以告慰长眠在黄花岗的英灵。

1201844323105.jpg

全部回复(1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辜和尚
    辜和尚 沙发
    真想去瞅瞅
    2015-01-20 13:50: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ang4535187
    wang4535187 板凳
    多谢楼主分享资料
    2015-01-18 08:58: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库哈斯作品精选图片--共5张

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