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的明显因素: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水泥地面!
一、美国捍卫本国发展权益
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旨在限制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全球气候状况,遏制“全球变暖”。
2001年8月美国总统布什拒签《京都议定书》,他说:“看看这些国际条约,如果它们确实对我们的国家有意义,我会在上面签字;但是如果它们对我们毫无意义,我是不会在上面签字的。”2005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再次拒签《京都议定书》。
2015年12月联合国通过《巴黎气候协定》。今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让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二、遏制中国发展的阴谋
过去,美国的碳排放总量一直居于世界首位,人均碳排放量也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后来中国大陆发展迅速,2010年,哥本哈根国际会议公布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排行榜:第一名中国大陆,排放总量7219.2百万公吨,人均5.5公吨;第二名美国,排放总量6963.8百万公吨,人均23.5公吨;第三名欧盟,排放总量5047.7百万公吨,人均10.3公吨。当时,北京正在纪念竺可桢诞辰 120周年。香港教授郎咸平直接炮轰:“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危及人类生存”,这是发达国家炮制的一个伪命题,目的就是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国家的发展。
三、竺可桢批驳“地球变冷”
1973年,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并针对苏联气候学界有关“地球变冷”的观点,明确指出“这类 1℃上下的变迁,过去5000年中极为普通,算不了地球变冷的证据”。
四、我的亲身感受
我的家乡临淄区,解放前主要种植谷子(小米),谷子耐旱,“两年三熟”。人民公社有了“机井”,灌溉有了保障,才大面积种植冬小麦,并“套种玉米”,实现了“一年两熟”,玉米生长期110天。现在不用“套种”仍然实现了“一年两熟”,玉米生长期缩短为100天。临淄区7月份平均气温:1964年26.0℃, 2016年27.9℃。相比52年前,气温高出2℃,玉米生长期100天的“积温”就多出了100×2℃=200℃,相当于又凑足了110天。
我们村过去每年9月23日开始播种小麦。2009年《山东农业科学》指出:“麦田适宜播种时间应推迟到10月5日至9日,不宜早于10月5日,遇暖秋年宜推迟至10月10日。”
40年前,临淄区冬天经常下雪,积雪反射阳光,冰雪融化带走热量,冻土层厚度15~20厘米。河流、湾塘、苇滩很多,夏天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又形成降雨制造凉爽。地下水丰富,我家里有一口水井5米深。道路、场地都是土的,小麦脱粒和晾晒前要“碾场”:把土地表皮铲碎、洒上水、撒上麦糠、碾压结实、晒干之后,就相当于“水泥地面”,以后刨松又能播种。
2000年之后,临淄区从城镇到农村到处是水泥硬化地面,河流、湾塘、苇滩被填埋,钻井深度已经超过180米。近几年,冬天降雪稀少,土质疏松干燥,根本不上冻;夏天干旱少雨,气燥心烦,“干巴子热”。大家都说“气候真的变暖了”。
英国的年平均降雨量是85厘米,美国的为76厘米,中国的则为63厘米。有些水泥硬化地面排水不畅,积水直接被晒干,没有渗入地下,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匮乏。
五、测量气温的方式
气象站在草坪之上,距离地面1.5米高度设置小木箱,里面悬挂温度计,顶部遮住直射的阳光,四周是百叶窗以便透风,这样来测量气温。
气象局预报和测量的,是地面以上1.5米高度的平均气温,就是“近地气温”,是“对流层”最底部的、空气的温度,而不是地面的温度,也不是地球大气圈的平均温度。
太阳辐射是短波,不容易被空气吸收,最容易被地面吸收。地面固体、液体物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之后升温,然后释放长波辐射“烤热”地面之上的气体,就是我们感受到的“气温”。
气体受热膨胀上升,再把热能向上扩散,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5℃。到了海拔6000米以上,对流层中的热能散失殆尽,气温经常保持在0℃以下,基本没有变化。
“全球变暖”的范围局限于海拔6000米以下,与高山“雪线”基本一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北新地岛仅600米。
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近地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降低原因,并不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到了夜晚,到了冬天,二氧化碳也并未减少,“气温”却降低了,原因就是“气温”随着“地温”而降低。相邻地区,海洋上的“气温”变化缓慢,地面上的“气温”则变化强烈。
某种物质1千克,温度升高或下降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焦耳),定义为“比热容”。常见液体和固体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4200,砖750,钢铁450,铜385,铅125。
“比热容”是按质量测量的,不是按体积,更不是按表面积。
在同一地区(纬度),在夏天晴朗的午后14时,在相同的太阳辐射下,临淄区气温37℃,但在海面上是28℃,树荫下32℃,水泥地面则高达42℃,钢铁表面50℃。
地面物质中,植被、水面减少,荒漠、建筑物面积扩大,特别是水泥硬化地面增多,在太阳辐射下,首先是“地温”大幅度升高,然后把热能传导给空气,才造成“气温”升高。
人造各种工程建筑物,特别是楼房、铁塔、化工管道装置,把本来大体均一的地面弄得凹凸不平。城市中各种建筑物的总面积,使原来地表的表面积增加几倍、几十倍,多吸收太阳辐射,造成“热岛效应”,将城市气温比郊区提高好几度。
我的结论:水泥地面、立体楼房表面积的扩张,才是“全球变暖”的直接原因。人口繁殖太多,耗费水资源,破坏植被、破坏水循环,增大荒漠面积,是导致气温升高的根源。
六、改善气候的建议
70年代,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
30年来,我国公路、工业、城镇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硬化地面与建筑物表面积急剧扩大,农田、水面急剧减少,对于气温的影响,已经远远不止“一只蝴蝶”。以下是我的建议:
1、减少水泥硬化地面
在城镇建设中,尽量减少水泥硬化地面,停车场、人行道用透水花砖铺设,并栽植树冠浓密的高大乔木遮阴;广场用大块的石料、混凝土预制块直接铺设,块与块间距3毫米以上,不打隔水垫层,不用砂浆抹缝,让雨水就地下渗。
2、栽植大树遮阴
楼房前后、道路两旁、广场和操场周围、校园和养老院内外,要尽量减少草坪多植大树,特别是本地树种,禁止把树冠砍成“残废”。树木根部的地势要低洼,便利雨水流入。
3、建筑物遮阴
责成农业局推广“无土栽培”技术,鼓励在楼顶种植瓜果蔬菜;责成园林局在墙侧种植多年生“爬山虎”等藤蔓植物。
4、栅栏改用植物
铁栅栏、水泥桩夏天灼热,攀爬其上的藤蔓也难结出丝瓜、南瓜,应当改成植物篱笆墙。譬如多年生木本花椒树丛,既紧密又通风,长满硬刺,猫狗也不敢钻,何况小偷。
5、蓄住雨水
把绿化带、公园的边缘挖低,中间挖深,让雨水流入,就地下渗。周围密植灌木丛,把中心渗坑圈起来。让雨水把灰土、杂草、落叶、枯枝冲刷进绿化带,截住塑料等垃圾。绿化带吸收不了的雨水,应当就地挖掘渗水井,全部排入地下。
6、预防山火
水库配备水上飞机,在植被火险季节向最干旱的山头洒水,可以预防火灾,主动保护绿色植被。
水上飞机平时巡视周围山林,预警火灾,实施救援。火灾发生后,调度附近的水上飞机,集中洒水灭火,快捷高效。
7、全流域统一管理
国家应当要求“旱季基本放空水库,汛期尽量拦蓄洪水”。
对于每条河流,实行“全流域统一管理”,譬如流经我们这里的淄河,应当成立“淄河流域管理局”,何时放水、每次放多少水,必须由管理局裁决,而不是水库当局自己决定。
8、留住洪水
抗洪的指导思想,不再是把洪水排入大海,而是留住水资源,补充地下水。汛前扩大洪泛区,挖好沟、渠、坑、塘,与江河、湖泊相连。汛期让洪水在此大肆泛滥,蓄满沟塘,留下淤泥。
人们汛后返回播种,汛前收获撤离,不建固定房屋。
9、节约用水
国家建设部应当明确规定:每个单位、每座楼房、每套住房的洗手盆、洗菜池必须通往拖把池,最终通往厕所的储水池;储水池水满则溢入便池;冲厕时先用储水,不够时才用自来水。
10、保护地下水
华北地区多年大量开采煤炭,排掉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干旱,湿度降低,气温升高。我国已经不缺外汇了,应当禁止出口煤炭,改为进口。
11、向大西北输送水资源
中国工业生产力、劳动力严重过剩,应当转向西部腹地大量输送水资源,绿化荒漠,开发荒漠,扩大国家战略纵深。
改造荒漠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可以缓解工业过剩、人口就业、粮食供应、沙尘暴、气温高、湿度低等诸多问题。
12、桥梁下部蓄水(坝连桥)
水坝顶上可以通车,桥梁下部能不能蓄水?在山谷中修路建桥,下部也可以附加“坝”的蓄水功能,改善生态环境。
要把桥与坝结合起来建设,交通与水利不要各自顾各自。
通车的水坝两侧可以绿化。不通车的孤立水坝应当全部绿化,甚至栽种喜水的大树,以加固水坝的稳定性。
13、限制淘金采石
淘金、开采玉石泛滥成灾,河滩千疮百孔,山体破碎,沙石裸露,植被破坏,“金山银山”变成“火焰山”。应当限制。
14、限制人口增长
人口过多,战火破坏,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导致气温升高。譬如陕北黄土高原,直到唐朝,还是森林密布、水系纵横、沃野千里、气候温润。撒哈拉沙漠5500年前非常湿润,湖泊众多。
终有一天,国际将达成《全球人口数量议定书》:限定各国人口总量,中国人口被限制在3亿内。如果把日本人口限制在1千万内,就消除了其侵略潜能。本文拟申请“诺贝尔和平奖”。
当然,人口太少也不利于人类生存。古代中国“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曰有巢氏”。
15、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建议我国政府不要理会国际限制排放协议,向美国总统学习,拒绝签字,甚至与美国联手,直接拒绝参加类似会议。
七、大趋势:全球“变冷”
1、地表继续冷却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太阳系形成初期,主要物质形成了太阳,剩余碎块围绕太阳高速运行、互相碰撞形成了几十颗行星。地球原是炽热的熔融火球,炼狱一般,1亿年后,地表刚刚冷却,又遭遇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剧烈撞击、结合、分裂,形成地球与月球系统,地球自转轴被撞成23°27′斜角。
又将近1亿年,地表才渐渐冷却,形成薄薄的硬皮;彗星撞击带来水分,水分不断蒸发、降落,地表加速冷却形成“地壳”。
地球自转、公转所需的动能,地幔熔岩和地核高温所蕴含的热能,都来自“宇宙大爆炸”及小行星的撞击所产生的能量。
40多亿年来,火山继续喷发,地球内部的热能继续释放,地幔顶层继续冷却,地壳继续加厚。地表一直在冷却中。
2、陆地漂离太阳直射区域
“大陆漂移”学说:原始大陆分裂之后“由两极向赤道漂移”。但事实恰恰相反:南极洲存在大量的煤,证明南极洲是由低纬度漂移到高纬度的;印度板块是由赤道向北撞击亚洲板块;现代大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靠近北极,在赤道上的陆地面积很少。
可能由于不同纬度自转的“线速度”差异,以及北半球“逆时针”偏转与南半球“顺时针”偏转的撕裂作用,原始大陆分裂之后向两极漂移。这样:①整块大陆分裂之后,小陆块的中心与海洋的距离缩短,降水增多,荒漠面积减少,气温降低;②陆块向两极漂移,阳光直射的地面换成海面,气温降低。
3、大总结
大趋势:地球内部的热能继续释放,地表继续冷却;原始大陆的分裂与漂移,导致陆地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
相比之下,水泥地面的扩张造成的气温升高,就是“小胳膊拧大腿”。至于二氧化碳的影响,更属无稽之谈,别有用心。
八、“外行”扯淡
我孙悟彻学的是会计专业,干的是审计职业,关于气象、农业、天文、地质、历史、物理、水利、人口,纯粹是外行。
这几年,国家审计系统大搞“政策性审计”,《山东省2015至2016年度审计科研课题研究重点》要求进行“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倘若既能完成审计任务,又能维护国家发展,岂不“两全其美”,个人与领导皆大欢喜?
于是,我把脑海中有关气候的记忆捋出来,写成本文。所以本文实属“扯淡”,谬误难免,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纵然有血有肉有灵魂,但是却毫无章法,段落之间既不按“顺叙”也不按“倒叙”、“插叙”,完全没有“文学性”。
九、气象专家也会“犯傻”?
2014年夏天,为了撰写《临淄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布局与规划》,我曾经去临淄区气象局请教,得知本地年降水量63厘米、蒸发量145厘米,测量方法:在草坪上方0.7米高度设置铜皿,每天向里注水,在露天里,24小时水位减少的深度,就是当天的蒸发量,全年的累计就是年度蒸发量。我当即提出:年降水量63厘米,大部分渗入地下,蒸发量 145厘米哪来的?临淄区的蒸发量主要发生在农田里,有植物遮阴;铜皿的比热太大,又无遮无拦,应当把陶罐埋入庄稼地里测量。
这样的怪诞数据比比皆是,譬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0厘米、蒸发量却高达340厘米!除非外来水源大量流入,或者古代遗留下大量水资源,多蒸发的330厘米水分哪来的?撒哈拉沙漠“潜在年蒸发量在200厘米以上,高者达450~600厘米。”我感觉全世界所有的蒸发量数据全是错误的!
我敢于挑战权威,也许是“无知者无畏”吧?
2017年6月13日晚上初稿
2017年6月26日晚上定稿
QQ名:孙悟彻
QQ号:2469776474
手机:13869306637
微信手机:18753326636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114.55 万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比国足争气!细数杀入俄罗斯世界杯的“中国制造”世界杯进行到了第8天的赛程,不少球迷喜欢的球队及球星都陆续登场,虽然这一届世界杯中国球迷依然没有等到中国球员的身影,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缺席了世界杯。 与此相反,就像名嘴白岩松调侃说的那样,“俄罗斯世界杯,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 观看球赛的同时,不少球迷朋友们都发现了其中的中国元素。 据统计,本次中国品牌在世界杯的广告投入位列全球第一,总赞助费8.35亿美元,占世界杯期间广告总费用近40%。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