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5月4日上午8点10分
地点: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萩芦镇洪南村
事件:中富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一幢在建3层钢结构房屋发生坍塌,造成现场施工人员18人受困。
5日凌晨4点36分,搜救工作结束,被困人员已全部找到,其中死亡5人,轻微伤2人,送医救治11人,伤者神志清醒,暂无生命危险。
目前,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有序展开。
用无人机拍摄下的航拍画面:
▼
倒塌的建筑共三层,占地面积八百平米,现场到处是碎裂的混凝土楼板、扭曲的钢柱钢梁,三层房屋整体坍塌,叠合在一起。
经现场初步勘察,事故原因是建筑底层受力钢结构柱失稳引起的整体坍塌。
几位逃生的工人说:建筑倒得非常快,自己前脚刚走,后脚就倒了,所以能跑出来的,基本都是在一楼做事的工人,二三楼的工人,可能都没跑出来。
由于现场坍塌楼板和钢梁层层叠在一起,救援情况异常复杂。公民警通过拨打被困人员电话,在场的福州消防官兵使劲贴近楼板,以辨别确认被困人员位置。最终成功锁定被困人员准确位置。
军绿色的裤子上沾满了血迹,62岁的江西籍务工者张小朋是4日福建莆田在建楼房坍塌事故的幸存者。而他的侄女婿、44岁的冯火生仍被埋在钢筋水泥墙板里。
4日清晨将近8时,张小朋正准备把一桶和好的水泥吊上去,噩运突如其来。
“我听到哒哒哒几声响,转身就往外跑,跑开几米往后一看,楼已经没了。”张小朋一脸惊恐地向记者回顾事发瞬间。
张小朋往外跑出几步后又折转身跑回去,耳朵里全是工友呼号,他想要打报警电话,发现自己手抖得拿不住手机,这位62岁的老人哇地哭了出来。
没过几分钟,公安消防的救援车鸣着警笛来了,120的救援车也呼啸着赶来了。张小朋帮着公安消防官兵们救出第一批幸存者。
钢结构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和防范措施
稳定问题是钢结构最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对强度概念认识清晰,对钢结构稳定认识淡薄,并且存在强度重于稳定的错误思想。因此,在大量的钢结构失稳事故中付出了血的代价,得到了严重的教训。
钢结构的失稳破坏分两类,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
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1、设计错误
设计错误主要与设计人员的水平有关。如缺乏稳定概念;稳定验算公式错误;只验算基本构件的稳定,忽视整体结构的稳定验算;计算简图及支座约束与实际受力不符,设计安全储备过小等等。
2、制作缺陷
制作缺陷通常包括构件的初弯曲、初偏心、热轧冷加工以及焊接产生的残余变形等。这些缺陷将对钢结构的稳定承载力产生显著影响。
3、支撑不足
柱间支撑、隅撑、临时支撑、细杆往往被设计者所忽视,这也是造成整体失稳的原因之一。
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尚未完全形成整体结构之前,属几何可变体系,构件的稳定性很差。因此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支撑体系来维持安装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若临时支撑设置不合理或者数量不足,轻则会使部分构件丧失稳定,重则造成整个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倒塌或倾覆。
4、荷载变化、支承情况的不同。
在吊装中由于吊点位置的不同,桁架或网架的杆件受力可能变化,造成失稳。
5、使用不当
结构竣工投人使用后,使用不当或意外因素也是导致失稳事故的主因。例如,使用方随意改造使用功能;改变构件的受力状态;由积灰或增加悬吊设备引起的超载;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应力引起的附加变形;意外的冲击荷载等等。
局部失稳的主要原因:
1、设计错误
设计人员忽视甚至不进行构件的局部稳定验算,或者验收方法错误,致使组成构件的各类板件宽厚比和高厚比大于规范限值。
2、构造不当
通常在构件局部受集中力较大的部位,原则上应设置构造加劲肋。另外,为了保证构件在运转过程中不变形也须设置横隔、加劲肋等。但实际工程中,加劲肋数量不足、构造不当的现象比较普遍。
3、原始缺陷
原始缺陷包括钢材的负公差严重超规,制作过程中焊接等工艺产生的局部鼓曲和波浪形变形等。
4、吊点位置不合理
在吊装过程中,尤其是大型的钢结构构件,吊点位置的选定十分重要。吊点位置不同,构件受力的状态也不同。有时构件内部过大的压应力将会导致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局部失稳。因此,在钢结构设计中,针对重要构件应在图纸中说明起吊方法和吊点位置。
失稳事故的处理与防范
当钢结构发生整体失稳事故而倒塌后,整个结构已经报废,事故的处理已没有价值,只剩下责任的追究问题;但对于局部失稳事故可以采取加固或更换板件的做法。钢结构失稳事故应以防范为主,以下原则应该遵守。
1、设计人员应强化稳定设计理念,避免设计错误。
2、制作单位应力求减少缺陷
在常见的众多缺陷中,初弯曲、初偏心、残余应力对稳定承载力影响最大,因此,制作单位应通过合理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将缺陷减低到最小程度。
3、施工单位应确保安装过程中的安全
施工单位只有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合理的吊装方案,精心布置临时支撑,才能防止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失稳,确保结构安全。
4、使用单位应正常使用钢结构建筑物
一方面,使用单位要注意对已建钢结构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另一方面,当需要进行工艺流程和使用功能改造时,必须与设计单位或有关专业人士协商,不得擅自增加负荷或改变构件受力。
来源:土木吧、钢结构设计、“莆田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敲响警钟
回复 举报
有详细设计图纸才知道,施工原因还是设计问题。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