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给排水资料库 \ 建设海绵城市 让城市自主呼吸

建设海绵城市 让城市自主呼吸

发布于:2018-04-23 14:11:23 来自:给排水工程/给排水资料库 [复制转发]


??在更注重绿色发展的“十三五”,人与水如何和谐共处,我们将在怎样的城市诗意地栖居?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给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时间表”。随后,在全国各省市召开的两会中,海绵城市已经成为下一阶段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高频关键词。什么是海绵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避免哪些误区?应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timg.jpg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以及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让人造城市,转变为能够吸纳雨水、过滤空气、过滤污染物质的超级大海绵,达到降温、防洪、抗旱、捕碳等效益,根本解决人造城市阻绝水与生态的问题,迈向真正的生态与低碳城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被定义为: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法。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



??防止城市内涝

??根据住建部对全国城市内涝情况调查,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北京、广州、武汉等大城市都先后发生严重内涝,出现“看海”的情况,特别是北京2011年“6·23”和2012年“7·21”影响最大,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2013年“7·10”我省部分城市遭遇特大暴雨也发生内涝,成都市摸底河沿岸部分小区及街道也造成严重积水,形成内涝。海绵城市建设就是以低影响开发理念指导城市的开发建设,建设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雨水控制系统,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排等多种技术,减少径流量,控制年径流总量,避免发生内涝的情况。



??修复水生态

??近年,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基本上是外延增长式,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大量不透水的硬质广场、道路、建筑物,同时,大量的湿地、沟塘、绿地和植被破坏,下垫面被极大地改变,造成降雨不能就地渗透补充地下水。降水形成径流外排,渗透量和蒸发量减少,水的自然循环规律被干扰,径流发生变化,水生态系统被割裂,导致系统碎片化。由于水生态的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全国有300个城市缺水喊渴。由于城市被高强度地开发建设,下垫面被改变,降水不能有效渗透补充地下水或蓄存,水源得不到涵养,尤其是华北地区的地下水下降严重,形成更大的漏斗,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海绵城市建设将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纳入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通过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生态措施,增加水域、绿地面积,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修复破坏的水环境,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水源涵养,实现雨水资源化的目的。



??改善水环境

??近年,国家大力治理水环境,建设了一大批城市和企业污水处理厂,管网雨污分流,水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水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据相关资料,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仍有近十分之一(9.2%)丧失水体使用功能(劣于V类);24.6%的重点湖面(水库)呈富营养状态;不少流经城镇的河流沟渠40%黑臭。全国477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较差的监测点比例为43.9%,极差的比例为15.7%。据《2014年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2014年成都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8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类别比例劣V类为21.0%。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采用生态的手段修复修建河岸、湿地、水景、绿地、下沉式植草沟,像我市活水公园一样,对初期雨水经过沉淀、吸附、过滤、生化,起到净化的作用,改善水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的困难与挑战

??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巨额资金支持的建设热潮背后,更需要理性、冷静地思考,全面梳理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误区和障碍,把握关键,从长远着眼,从近期入手,制定近远期规划,才能构成更科学、持续的推进力,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序和科学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推行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然而,在具体的实施和落实过程中,却面临许多难题,涉及观念的转变、新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规范标准的制定、新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程序、管理模式创新、跨专业协作、政策与实施保障体系、科学合理的监测评估等诸多亟待解决和配套的工作。



??对海绵城市内涵概念认识模糊

??从国内部分试点城市的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与近期工作进展来看,存在对海绵城市的内涵、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排水防涝、径流总量及径流污染控制等基本概念和关系的认识模糊。



??一方面,狭义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功能和适用范畴被有些人忽视或夸大。通俗说,就是笔者略为夸张地归纳为对低影响开发的“万能论”与“无用论”两种认识,或者说是“灰色派”和“绿色派”两种不同的主张,即完全依赖或完全否定灰色基础设施。客观来讲,已建城市条件错综复杂,务实有效、可持续的排水系统解决方案很难简单地依赖单一的灰色或绿色设施。毫无疑问,完全依靠灰色设施不符合“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和建设要求,而在已建城区大范围的改造工作,受绿地率、管网条件及地面竖向关系等许多因素的限制,不考虑现实条件,一味追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也如天方夜谭,不仅增加实施难度,还可能拖延建设周期、增加投资甚至根本无法落实。



??另一方面,排水防涝与海绵城市的关系也亟待明晰。如一些城市将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狭义地局限于低影响开发分散式设施,而忽视了如多功能调蓄公园、管网提标改造、合流制区域内涝和污染控制等一系列综合方案和设施的建设。



??对海绵城市建设难度认知不足

??海绵城市建设一般既包括改造难度极大的老旧城区,也包括部分新城区与待建区,涵盖各种灰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的选择和合理组合,甚至还可能涉及河道、湖泊及流域的综合整治,如何尽快、有序地完成实施方案的整体规划,科学、有序、全面开展各个项目的设计及施工建设,是一项异常紧迫又有很大难度的工作。而且,不同区域也都面临不同的建设风险和落实困难。



??对于不少城市老旧城区改造项目,一方面,绿地率很低,难以提供充足的地上空间布置低影响开发或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还面临已建绿地的改造、市政道路空间和竖向关系的改造、合流制区域管网的提标改造、水涝点整治、涉及许多不同部门的协调、市民对大范围改造的理解和支持等综合性难题。新城区虽然绿地率相对较高,但建筑与小区普遍景观条件较好,高层建筑多,不仅面临建筑内排水雨落管断接、景观改造阻力大和提升空间小等专业问题,公共空间大范围改造工程对城市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和对居民的干扰,也会面临市民的抵触情绪甚至投诉压力等,成为推进的障碍。对于待建城区,地块开发建设时序与海绵城市建设期限的匹配、已拿到土地开发许可的建设项目如何强制落实控制指标,也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难题。而且,接下来编制具有强指导性、实施性的专项规划,大量项目的具体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推行PPP模式,质量监督和保障,评估验收准备等安排,都是各城市尽快推进和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焦点和难点。



??总而言之,旧城和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都会面临主、客观两方面许多的巨大困难和障碍。缺乏对这些困难和障碍的清晰认知,以及高效的制度突破和安排,高效率的应对策略,将会极大地影响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对建设指标片面理解和僵化操作

??海绵城市涉及新的突破性的控制目标和指标。“渗、滞、蓄、净、用、排”即精练地概括海绵城市建设的多目标、多途径特征,如何科学地认识这六字的内涵至关重要。但从一些城市实施方案看,存在理解僵化、认识不清的问题,进而影响实施方案的合理性。例如,在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各类项目的分配时,将这六字截然分开对项目进行安排,就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一方面,显然是不了解或忽视大多数低影响开发设施多功能的特点。以典型的生物滞留设施为例,该技术不仅包括渗透、滞蓄、净化、雨水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同时,它还必须具有溢流排放之功能以防止水涝,即,仅一种小设施就体现了上述“六字方针”;另一方面,在一个具体的项目甚至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流程中,也是由多功能的许多设施所组成。而且,在实际的雨水系统中,径流总量、雨水利用、径流污染控制[3-4]乃至排水防涝指标,也多是交织在一起,或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和耦合关系,而不是截然地分开。



??因此,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或专项规划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僵化分割控制指标与项目建设方案,而是要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根据各种设施的特点、适用性和多功能特征,综合分析和选择,进行系统地优化组合,及项目的总体安排。此外,对“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控制性指标,也需要科学地理解,结合不同项目具体条件,和其他量化控制指标,合理地来应用。



??事实上,上述一些困难或误区都是由于对海绵城市的内涵与系统的复杂关系缺少科学理解和清晰认识,如果不能清晰理解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会直接造成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混乱和缺陷,对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推广造成负面影响。



??应如何构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单纯的工程累积和技术措施的运用。其中涉及供水、雨水、污水处理排放等多种与水相关的工程系统的整合,也涉及和城市绿地、交通、公共空间其他功能的整合,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要把相互关联的以前“被独立管理”的各环节进行综合统筹考虑,思考全方面的解决方案,并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大局中。



??在2013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海绵城市,让自然做功。2014年10月住建部颁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其中明确表述“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实质上来说,海绵城市就是要在城市区域内实现就地滞洪、减少雨洪灾害、控制非点源污染、资源化利用雨水等多个目标的可持续雨洪管理。目前海绵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被看作是国家生态转型的缩影。



??充分立足本地现实情况

??合理制定海绵城市战略

??国家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里面对雨水管理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要求,其中将我国大陆地区分成了五个区,给出了各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限值。在这些大的规范要求下,各个城市应该进一步基于详细的前期研究,对本区域的气候、城市水资源现状、土壤植被等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城市、区域等不同层级合理制定关于水质和水量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避免简单的建设指标设定造成设计单位将海绵城市机械地理解成控制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比例等指标。这是海绵城市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这个过程既要向国际上先进国家学习,避免重复其他国家犯过的错误,同时也更需要根据本地情况的技术创新。



??协调多专业管理与设计

??突破各系统与专业藩篱

??可持续雨洪管理涉及建筑、规划、风景园林、市政工程、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需要进行多方合作。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各专业机构设置、设计院规模与工种等各种原因,使得多专业团体的合作很难保证。各专业的知识壁垒会严重影响海绵城市设计和研究的实际效果。因此有效协调多专业的管理非常必要,协调应在两个层面展开。在政府职能部门层面,需要在明确的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下把各利益相关方“统战”起来,认清各自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责权利,才能主动地协调合作。在行业专业人士的层面,需要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线,这个技术路线需要把各专业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重要作用弄清楚,保证各专业之间的协同配合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重视公共数据平台构建

??精准模拟确保实战效果

??地方气象资料、水文资料也是海绵城市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但在实际中分别在不同机构管理,规划设计和研究机构往往很难获取。在澳大利亚,政府开辟有专门的网页,可以查询各地与雨洪管理相关的气象、土壤的信息。同时结合指定的常用模拟软件,相应建设导则中还有常见的当地参数。这些努力保证了设计部门能很准确地模拟控制雨洪管理效果。成都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建立开放的设计资料和数据库,推广相关设计规范和方法,保证可持续雨洪管理的设计和建设效果。



??政府推动是主导力量

??四个方面应重点着力

??不同于手机等产品由企业主导的社会技术转化,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政府大力推动。根据社会技术转化理论,成都市政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更好地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一是构建创新性社会,鼓励技术创新,推动海绵城市相关技术发展。可以结合示范工程进行技术实践探索和追踪研究。

??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充分利用政府在法律规定下的各种行政方法和手段,建立良好的法规和制度,保证海绵城市相关技术转化的规范,同时引导和促进技术转化,鼓励实践运用。

??三是完善机构设置和管理流程,促进各个领域的相互沟通,协调各个机构共同进行可持续雨洪管理系统各个环节的建设和管理。

??四是加强公众教育,建立生态价值导向,建立技术转化的宏观社会环境。政府应该加大投入,通过媒体宣传、公众参与、设计、管理和维护人员培训、示范工程宣传等方式,让广大民众了解这种管理系统的生态价值和效应。






  • wangxueleiyy
    wangxueleiyy 沙发

    谢谢楼主的资料

    2018-04-23 17:41: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给排水资料库

返回版块

22.4 万条内容 · 5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浅谈:不同实验室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要求

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对于特殊实验室,如医学传染病毒研究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其安全就更为重要,而作为实验不可或缺的给水排水环节的作用不容小觑。下面针对不同实验室给水排水系统的分析。                                                    普通实验室的给水排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