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商易宝社区 \ 行业脉动 \ 美的集团:最看重人才的发展潜力

美的集团:最看重人才的发展潜力

发布于:2005-01-18 20:25:18 来自:商易宝社区/行业脉动 [复制转发]
在广东美的集团,人力资源被看作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美的”总裁何享健提出的口号是:“宁愿放弃100万元销售收入,绝不放过一个有用之才。”在这样的人才观的指导下,“美的”的管理层非常重视每年从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的工作。

  近年来,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美的集团更是加大了引进优秀毕业生的力度: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层次也逐年提高,1998年招聘毕业生104人,其中硕士8人,本科生74人,专科生22人;1999年招收毕业生246人,其中硕士16人,本科生214人,专科生16人;2000年接受毕业生的总量激增到665人,其中硕士51人,本科生541人,专科生73人。“美的”在全国17所重点院校设立“美的奖学金”,每年拿出60余万元奖励成绩优秀的在校生,既支持了教育事业,也扩大了在高校的影响。国内名牌高校毕业的MBA和其他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一进“美的”大门就可以享有年薪10万元人民币的优厚待遇,普通高校的上述人才也有8万元的年薪。

  为了抢筑新世纪的人才高地,占领家电行业的制高点,美的集团把2001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计划提前进行,早早就“兵分六路,全面出击”,到国内各大高校安营扎寨,举办校园招聘会,并在去年12月上旬就完成了全部招聘计划。据了解,此次招聘活动美的集团共“订购”应届毕业生68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达到了98人。“美的”最高决策层认为:这个消息比2000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更令人鼓舞。

  青睐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

  这几年,美的集团接收毕业生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这反映了企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但是,青睐高层次、高学历的毕业生并不等于就完全把专科层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从上面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到,美的集团每年还是接收一定数量的大专毕业生。“美的”人力资源部的一位负责人说:“相对来说,专科生进企业的门槛可能要高一些,但只要他确实有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素质,或是企业急需的特殊人才,我们也一样会敞开大门。”

  “不惟学历是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的集团的选人标准,不是很在意毕业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看重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要考查其有没有发展潜力。

  正因为看重毕业生的发展潜力,所以美的集团比较青睐名牌大学、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认为,受学校整体氛围的熏陶,重点大学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来说还是要高一些。这几年。“美的”招收的毕业生大多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著名学府。

  因为是一家电子科技企业,所以美的集团需求量最大的是两类人才:一类是从事技术工作的电子科技方面的科研开发人员,一类是从事经济工作的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员。相应的,这两类专业及与之相关的专业的毕业生是“美的”最主要的招聘对象,而对纯文科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美的集团招聘毕业生多是采取到高校开现场招聘会的形式,现在也开设了网上招聘。一般是报名学生先投递简历,人力资源部门看完简历之后确定面试名单,进行面试之后再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组织笔试,笔试的试题一般都是和求职学生应聘岗位的业务相关。

  除非是与国际业务有关的岗位,美的集团对从事一般性工作的员工的外语水平没有特殊要求,本科生只要达到大学英语四级就可以了,也没有专门的外语考试。

  据介绍,为了达到美的集团发展规划所要求的“保持28%以上的年增长速度”,“美的”在未来几年还将大规模引进高层次人才,预计“美的”的新员工将以每年增加15%的速度增长,高层次人才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也会越来越高。

  企业背景:广东美的集团,其前身是1968年靠5000元集资款创办的一个乡镇塑料生产小组,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之一,年产家用空调250万台,商用空调1万台,电风扇1500万台,电饭煲800万只,微波炉300万台,2000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在中国家电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如果只把人才引进来,而不能合理使用,不仅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还会造成人才的浪费。

  由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美的”,最初在用人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家族和地域的制约。“美的”曾作为全国第一个有博士加盟的乡镇企业而名闻全国,可这位博士后来因在企业中不能用其所学又悄然退出了,这件事给了“美的”决策层很大震动,也使他们明白了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于是开始有计划地招聘引进人才,打破“人缘、亲缘、地缘”的枷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如今的“美的”建立了开放而富有竞争的创业环境:加盟“美的”企业的可以自报家门--你有什么本领,能干什么;同一岗位如有两个以上的人看中就以“打擂”方式确定谁上,而胜利者也只是暂时的;半年以后(最多一年),一个岗位有新的挑战者出现,那么再设
  • ttt001
    ttt001 沙发
    看一些人力资源的文章,总有一些感触在其中,机会从来偏爱有帐本的人。
    2005-01-18 21:15: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业脉动

返回版块

12.08 万条内容 · 7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海信“融智”

  “大力度引进国际管理、技术人才是国有企业向国际企业进取的重要举措之一,而政府对此应该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连任九、十届人代会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再次把人才问题放在首位。  周厚健指出,经过一年实实在在的入世体验,中国企业应该感觉到,WTO对中国的冲击首先是对人才环境的冲击。随着人才争夺战的日趋激烈,入世后的真正较量特别是人才争夺战已经开始。  “国外企业可以大力度地挖走我们的人才,我们也可以到目标国家挖我们需要的人才。当然,这有个前提,你的薪酬标准必须国际化,在人才上的投入始终是最合算的投入。但是,要想吸纳外才,还得政府来开‘小灶’。”周厚健直言不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