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房建,但是随着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类工程也开始逐渐应用,而水利工程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最为基础的设施工程,那么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是如何应用的呢?
水利工程信息化现状: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对工程造价信息的网络化、集成化、标准化、准确性、实效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工具及方法需求也日益增长。从行业管理的层面来看,通过对造价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运行、维护,及时准确地发布造价信息,可以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实现造价信息资源共享。
工程造价信息化过程体现为工程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定额管理。工程量及工程计价主要靠人工通过计算器完成,计算过程历时长、工作量大、计算过程枯燥、修改调整繁琐且极易出错。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标准化的工程计价定额的颁发,工程计价应用软件应运而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造价实际工作中。
水利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水利工程造价虽然采用造价软件,但工程量需由结构设计人员计算后提交造价人员,之后手工录入软件编制工程造价。当工程结构变化时仍需重新提交工程量,再重复录入软件计算,专业之间沟通环节多、效率低,且错误率高。由于工程造价计算过程长,不能及时将计算结果反馈给结构设计人员,难于尽快进行方案比选。决定设计方案取舍工程造价与施工组织设计密切相关,施工组织设计应与造价进行多方案比较,但因计算手段限制,目前只能根据经验提出1~2个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使得施工方案可优化空间大,另外由于工程量及造价错误多发,由此引起的设计变更较多,使得工程投资难于有效控制。
BlM技术的优势:
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可优化和可出图性等特点,在建立的协同工作平台上可实现数据共享,使工程造价与各专业设计变更关系更加密切,交换数据信息更加丰富快捷,可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可控化工程造价动态管理。BIM技术集三维设计、动态可视施工、动态造价管理五维技术于一体,为优化工程设计控制工程造价、缩短工期、减少设计变更创造了条件。
BIM技术的应用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对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及费用可直观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科学决策;在设计阶段,设计方案的BIM模型可将数字信息无缝传递给建筑、结构、安装等各专业;在招投标阶段,利用BIM模型直接统计出实物工程量,根据清单计价规则形成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业主可快速完成招标控制价或标底的编制;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模型可分析统计成本费用,工程结算时可以根据BIM模型进行施工进度款的支付,有效避免超付或延付的情况发生。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施工难点多,尤其是水库、水电站、泵站工程,水工结构复杂、机电设备多、管线密集。传统的二维图纸设计方法,无法直观的从图纸上展示设计的实际效果,造成各专业间打架碰撞,导致设计变更、工程量漏记或重计、投资浪费等现象出现。采用基于BIM技术的三维设计和协同设计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基于BIM技术的设计软件,建立设计、施工、造价人员的协同工作平台,设计人员可以在不改变原来设计习惯的情况下,通过二维方法绘图,自动生成三维建筑模型,并为下游各专业提供含有BIM信息的布置条件图,增加专业沟通,实现了工程信息的紧密连接。
BIM技术在水利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信息化方面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大大提高了造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自动识别各类构件,快速抽调计算工程量,及时捕捉动态变化的结构设计,有效避免漏项和错算,提高清单计价工作的准确性;二是利用BIM技术的模型碰撞检查工具优化方案,消除工艺管线冲突,造价工程师可以与设计人员协同工作,从造价控制的角度对工艺和方案进行比选优化,可有效控制设计变更,降低工程投资BIM技术的出现,使工程造价管理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国内部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已引进三维设计平台,并利用BIM技术实现了协同设计,在提高水利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BIM技术在大型水利工程的方案决策阶段能提供完整、可追溯的沙盘模型,对及时发现枢纽布置不合理,防止返工,节约成本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型可生成相应的工程量及进度模拟,可有效提高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程度。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造价
返回版块1.72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BIM全过程运用是大势所趋,值得推广应用;国家和用人单位要加大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