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土建BIM应用 \ 经验之谈:BIM协同设计如何实现“协同”

经验之谈:BIM协同设计如何实现“协同”

发布于:2018-01-17 16:34:17 来自:BIM技术/土建BIM应用 [复制转发]

当前,有关建筑设计信息化的各种概念及术语已日趋普及,同时各地不断涌现出一些造型独特的地标性建筑,这一切似乎预示着建筑设计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技术变革。建筑设计信息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主流技术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新技术是否意味着更多的“奇形怪状”的建筑作品,国内设计院所应何去何从?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协同设计及BIM技术这两方面的有机融合,有效协同。

BIM协同扩展了协同设计的内涵

尽管BIM协同设计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建筑师和工程师的脑海中了,然而对于协同设计的涵义及内容,以及它的未来发展,人们的认识却并不统一。目前我们所说的协同设计,很大程度上是指基于网络的一种设计沟通交流手段,以及设计流程的组织管理形式。包括:通过CAD文件之间的外部参照,使得工种之间的数据得到可视化共享;通过网络消息、视频会议等手段,使设计团队成员之间可以跨越部门、地域甚至国界进行成果交流、开展方案评审或讨论设计变更;通过建立网络资源库,使设计者能够获得统一的设计标准;通过网络管理软件的辅助,使项目组成员以特定角色登录,可以保证成果的实时性及唯一性,并实现正确的设计流程管理;针对设计行业的特殊性,甚至开发出了基于CAD和BIM平台的协同工作软件等等。

而BIM(建筑信息化模型)的出现,则从另一角度带来了设计方法的革命,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二维(以下简称2D)设计转向三维(以下简称3D)设计;从线条绘图转向构件布置;从单纯几何表现转向全信息模型集成;从各工种单独完成项目转向各工种协同完成项目;从离散的分步设计转向基于同一模型的全过程整体设计;从单一设计交付转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支持。BIM带来的是激动人心的技术冲击,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BIM技术与协同设计技术将成为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的整体。协同是BIM的核心概念,同一构件元素,只需输入一次,各工种共享元素数据并于不同的专业角度操作该构件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参照。可以说BIM技术将为未来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BIM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也将是新的工作流及新的行业惯例。

因此,未来的协同设计,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设计交流、组织及管理手段,它将与BIM融合,成为设计手段本身的一部分。借助于BIM的技术优势,BIM协同的范畴也将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从而带来综合效率的大幅提升。

BIM普及的制约因素

制约BIM发展的因素有不少,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机制不协调。BIM应用不仅带来技术风险,还影响到设计工作流程。因此,设计师应用BIM软件不可避免地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到个人及部门利益,并且一般情况下设计师无法获得相关的利益补偿。因此,在没有切实的技术保障和配套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强制在单位或部门推广BIM是不太现实的。另外,由于目前的设计成果仍是以2D图纸表达的,BIM技术在2D图纸成图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程序的细节不到位、表达不规范的现象。因此,一方面应完善BIM软件的2D图档功能,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结合技术进步,适当改变传统的设计交付方式及制图规范,甚至能做到以3DBIM模型作为设计成果载体。

二是任务风险。我国普遍存在着项目设计周期短、工期紧张的情况,BIM软件在初期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技术障碍,这有可能导致无法按期完成设计任务。

三是使用要求高、培训难度大。尽管主流BIM软件一再强调其易学易用性,实际上相对2D设计而言,BIM软件培训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对于一部分设计人员来说熟练掌握BIM技术有一定难度。另外,复杂模型的创建甚至要求建筑师具备良好的数学功底及一定的编程能力,或有相关CAD程序工程师的配合,这无形中也提高了应用难度。

四是BIM技术支持不到位。BIM软件供应商不可能对客户提供长期而充分的技术支持。通常情况下,最有效的技术支持是在良好的成规模的应用环境中客户之间的相互学习,而环境的培育需要时间和努力。各设计单位首先应建立自己的BIM技术中心,以确保本单位获得有效的技术支持。这种情况在一些实力较强的设计院所应率先实现,这也是有实力的设计公司及事务所的通用作法,在愈来愈强调分工协作的今天,BIM技术中心将成为必不可少的保障部门。

五是软件体系不健全。现阶段BIM软件存在一些弱点。本地化不够彻底,工种配合不够完善,细节不到位,特别是缺乏本土第三方软件的支持。软件的本地化工作,除原开发厂商结合地域特点增加自身功能特色之外,本土第三方软件产品也会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2D设计方面,在我国建筑、结构、设备各专业实际上均在大量使用国内研发的基于Auto-CAD平台的第三方工具软件,这些产品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推广BIM应借鉴这些宝贵经验。

BIM技术无疑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CAD产业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服务商提供解决方案需来源于国内的实践,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应对BIM技术的准备,做出更具前瞻性的决策。

技术变革的时期,BIM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冲击,也是对行业传统的冲击。如何正确应对这一变革,将关系到我国设计行业及CAD行业的未来发展及国际地位。只有结合中国特色认真学习、结合实际、努力实践、勇于探索,才能尽快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沙发

    值得学习的资料,多谢楼主!

    2018-01-19 09:20: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土建BIM应用

返回版块

1.45 万条内容 · 39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BIM对监理的影响在哪 ?

2006年底,日本任天堂公司发布了名为“Wii”的家用游戏主机,主打“体感”概念,这一年成为了电视体感游戏的元年。这是一种全新的家庭游戏体验方式,它是如此的有趣以至于随后几年,体感游戏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似乎预示着以后电子游戏就将被体感一统江湖了。这样的市场形势甚至驱使其它游戏机公司纷纷投下巨资研发自己体感游戏设备。谁知2010年以后,体感游戏却出乎意料地进入了下滑阶段,直至最近几乎销声匿迹,令人唏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