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0人已点赞
分享
全部回复(7 )
主题
回复
粉丝
建筑给排水
47.27 万条内容 · 133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这次施工的高层卫生间采用降板,那么在降板内迟早会积水,并且变臭.有何良方,请赐教!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发帖时间:2003-08-07 12:42:16
功能:[回复] [收藏] [使用卡片] [违规举报] 【复制地址】 [点1300/回34]
分页:第一页 [1-50] 下一页 尾页 [新开阅读] [只看楼主] [刷新本帖]
[楼主] [每日必看] [大字 小字]
晚报讯 昨天,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青岛馆陶路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大半,道路两侧的雨污水新管道已基本敷设完毕。在挖掘馆陶路的宁波路至广东路段时,施工人员挖出了百余年前德国殖民者敷设的混凝土和瓷砖混质的老式管道。让施工人员惊奇的是,这些管道虽然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污水冲刷,但却一点瑕疵也没有(左图)。而我市多数老城区地下才使用了不到50年的管道却早已是千疮百孔。
怎么也砸不烂
据负责该工程施工的张仁光工程师介绍,这些管子是他们从8月2日开始陆续挖出的。当时挖掘时,他们就感觉有些奇怪,挖馆陶路下我市解放初敷设的管道时,十分轻松,几乎没遇到什么阻力,挖掘机轻轻松松就将旧管道挖个稀八烂。而在挖这段地下管道时,却经常挖不下去,工人们下去想将部分管道砸坏却非常困难(右图)。他们注意到,这些管道与国产的有很大不同,最后发现这些管道原来是当年德国人占领青岛后敷设的污水管网。也就是说,这些管道已用了上百年了,但至今仍然非常结实。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看到了这些“爷爷级”德国排污管道。记者发现,这些管道与国产的有很大不同,国产管道,包括即将敷设的新管道,其截面大多是圆形,而这些德国管则大多是上宽下窄的鸭蛋圆形;国产管道要么是陶土管,要么是水泥管,而这些管道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据张仁光介绍,上宽下窄的设计是为了让污水无法积存在管内;用水泥是为了坚固,而水泥中贴瓷瓦则是因瓷瓦的防腐功能好而如此设计。
“一百多年前就能想得如此周密,真让人佩服!”干了十多年施工的张仁光如此感慨道。
-----------------------------------------------------------------------------------------
1,儿时,我的学校拆除了一栋100年前的德国建筑,老师让我们把瓦摔碎填海。那种瓦的形状和现在的瓦不一样,
一面是圆形花纹,一面是平头,平头上有的德文清清楚楚,毫无磨损。我当时把瓦摔到海边的礁石上,竟然
不碎,感到很惊奇。
2,青岛的路边有很多污水井盖,青岛话叫“古力”,是从德语来的。近年来被盗的“古力”很多,
但是有一种古力却没有一个丢失,这种古力的中心都有一个“K”或者“S”,是德国人100年前装的。
由于选用钢材质地优良,开关设计巧妙,所以100年来丝毫无损。
3,无论多大的降雨,青岛的老城区都没有积水。所以,在青岛是买不到雨靴的。
原因就在于老城区发达的排水系统。
儿时,我的胆子很大,和小伙伴一起拿着手电筒,从明渠进了青岛的地下排水通道,现在还记忆尤新。
当时我们是从黄县路进去的,青岛的地下通道简直和电影〈悲惨世界〉中的巴黎一模一样。通道有宽有窄,
宽的有10米,窄的只有2米,我们怕迷路,所以在所有的岔路口都选择宽的主干通道。通道中间是1米宽的石砌排水沟,
两侧是各种管道,通道里的通风很好,地面很干,这是令我很奇怪的,因为青岛当时很潮湿,地下通道却很干,
所以我想这些通道设计的时候是动了一翻脑筋的。走了大约2个小时,我们先听到涨潮的声音,然后看到了大海,
原来出口已经到了栈桥西侧。已经走出几公里了。
这些工程是真正经过时间考验的“百年工程”。在急功近利,用心浮躁的今天,我们能否学习一下100年前德国人的
那种立根深刻,稳重务实,一丝不苟的精神呢?
(Zuo Yaoling引用)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