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大家最期待的便是年终奖了,这是对自己一年来辛苦工作的奖励。年终奖的多与少就决定着这个年过得好不好了。可是,你有年终奖吗?除了年终奖,传说中的“十三薪”你有着落吗?今天中国证书人才网给大家聊聊年终奖那些事......
年底是离职高潮期,很多老板为了拴住员工离职的心,希望迟发年终奖。而员工面对年终奖这块肥肉,不得不等,等完之后可能也不那么想离职了。
在这个时候华为却提前发放了年终奖,并宣布明年会将年终奖调整为季度奖金,让员工每个季度都能拿到钱!有钱,才有动力,有钱,才有人才,有钱,才有竞争。不得不承认,钱真的是万能的。
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的除工资之外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
有人说,一次年终奖超过工作一整年的工资;也有人说:是到年终了,但是没有奖。据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员工都没有年终奖,每到年末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啊。也有公司不发年终奖,而是发“十三薪”。提到十三薪和年终奖,估计很多人说:这两个难道不一样吗?!注意了!十三薪跟年终奖,是!不!一!样!的!
所谓的十三薪,就是第十三个月的工资,也叫做“年底双薪”
十三薪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主要是外资企业在实行。因为当时的政策允许外企可以不比照国有企业发放各类餐补、交通补贴等等,以年终加发一个月工资来代替。所以当时的十三薪比较偏向于全年各类补贴的综合发放。
后来随着经济改革,一些内资企业也借鉴了十三薪的办法。到现在,十三薪的意义就比较偏向于年终奖励了。
而年终奖,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经济效益和员工年度考核情况,给员工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十三薪和年终奖的区别
十三薪受众面广,符合要求的员工都能拿到,而年终奖则需要根据员工的考核来定,不同员工得到的年终奖往往不一样。
十三薪,如果用人单位有明确规定,则按照规定执行;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倾向于按照劳动者当年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对于年中解除劳动合同而应当支付十三薪的,司法实践中倾向于按照解除前劳动者12个月平均工资作为十三薪的计算基数。
由于年终奖是与绩效考核来匹配的,所以年终奖的发放既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即年度的业绩状况,也要考虑到员工年度的业绩状况和年初计划的完成情况。
十三薪和年终奖的发放
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发放十三薪和年终奖,都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属于企业自主管理的范畴,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考虑是否发放以及如何发放。不同公司有不同规定,当然也是有的公司会发,有的公司就没有啦!
这样看来,十三薪和年终奖发不发好像完全是看老板的心情,真的是这样吗?
十三薪和年终奖都是工资的组成部分,所以用人单位在发放十三薪和年终奖的过程中,不能违反劳动法律法规。
如果劳动合同或单位规章制度有“十三薪”或年终奖数额或者计算方式,且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单位就应按规定足额发放。
所以在和公司签劳动合同时,大家要注意!
员工离职后可得一定比例的年终奖
如果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都未对年终奖有明确规定,按同工同酬原则,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一般会支持离职职工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终奖。所以员工离职后,是可以拿到的。
马上要过年了,富仔身边已经有一些朋友莫名被公司“潜规则”了!所以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赶紧认真看下劳动合同,看看公司给与的赔偿是否都合理公平,如果没有,要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国证书人才网小编认为大部分年终奖停留在一个月薪水左右的,有辞职者的赶紧在这个年底,属于人才市场上的供求都减的时期,虽然机会少但是竞争也小,或许还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