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资委管控PPP业务财务风险
国资委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财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相信不少朋友应当关注到,内容不多,却能看出一些端倪和风向来。
点评:
1.央企和国企,特别是央企在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争夺战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左捶地方政府,右击金融机构,在两头均处于甲方地位。央企在PPP项目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大量PPP项目高杠杆表外运行。一个PPP项目地主政策经常出到个5-10%,能出到20%的是算是相当客气了,其他均由社会资本方来承担。而央企拿过来,马上通过各种交易结构的设置,将剩余资金的绝大部分转移到金融机构头上。不仅债务资金,连覆盖项目资本金的股权资金都大比例来自金融机构。
2.央企为做大规模,一便是高杠杆,二便是表外不合并报表,这两者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是因为高杠杆才不敢并表。现在该征求意见稿针对的就是上述问题,的确国资委高层一针见血看到了问题的根本。
3.于金融机构来说,如果像央企等的社会资本方的股权资金这块,不允许再依赖“名股实债”等模式,则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信托公司及一些寄生于PPP股权资金安排的私募基金对PPP项目还会有任何动力吗?那只剩下商业银行的PPP项目贷款,期限长,利率低,也只有国有银行还稍微有点兴趣。有人会说,有很多投资机构也愿意做“同股同权”的PPP项目股权资金提供方啊,只能说是一厢情愿了,央行只所以愿意投PPP项目,是因为有施工利润的诱惑,那其他投资者赚点可怜的“政府付费”?还是本来就不够的“社会公众付费”?
2、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明确动向
2017年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于11月1日举办,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和金融司司长的发言划重点。
点评:
1.PPP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其实一点也不意外,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地方政府的融资惯性和冲动,只要一个口子必然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所以关键问题不在这。
2.商投君一直认为,PPP对地方政府融资有两大实实在在的意义:
一是地方政府融资的公开化、透明化,之前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化导致哪级政府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债务。而PPP要求的规范化流程至少在公开化、透明化有一定保障。
二是地方政府杠杆向社会资本方杠杆的转移,央企等社会资本方分担地方政府杠杆。
然而现今PPP融资的问题就恰恰暴露在这两方面,只不过呈现的形式不一样罢了。央企等社会资本方杠杆过高,而且不并表表外运行导致债务隐性化。
3.划重点,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所表达的资本金不到位,资本金穿透后不是自有资金的PPP项目予以剔除。再次明确了,以后各种变异的PPP项目股权资金融资工具将退出PPP市场,与第一部分所表达的遥相呼应。
延伸阅读:
财政部王毅:不具备条件的PPP项目未来将被清理出库
在11月1日举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提出PPP发展下一阶段的几个重要抓手,其中包括要对现有PPP项目进行清理管理。“对不具备条件、未规范开展’两个论证’的项目,特别是那些不属于公共产品供给体系、自己的资本金不到位、资本金穿透以后都不是自有资金、未来项目运行没有很好的绩效、过度依赖政府付费的项目,我们有考虑把它剔除。”他表示。
在整顿不合规项目的同时,王毅表示,也要适度强化中央财政政策奖励强度,增强示范引导效应。
此外,要加快建立健全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统计监测体系,强化财政承受能力10%“红线”的硬性约束。
再者,要规范PPP项目公司资本金管理,坚持穿透原则,改变PPP项目高杠杆率的现状。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做到项目信息全流程公开透明。
王毅透露,未来,财政部将推动PPP进入规范、有序发展的新阶段。具体要实现四个转变,从关注落地率到关注规范性,从增量为主到存量增量并重,从关注短期效应到关注中长期效应,从推动国内发展到拓展国际合作,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