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声》专栏本期推荐原创作品
◆
◆
◆
作者 | 朝露
地产设计管理人
微信公众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
◆
丢掉技术,你是否也心有不甘?
经理人微信群里头经常讨论这样一些话题:
设计到了地产,倒是学会了一天到晚扯淡,却丢了技术,心有不甘,心头也没底;
企图用自我感觉良好的专业经验优势来碾压乙方,执着于与设计院在技术上斗智斗勇;
到头发现,工作上并没有刷到存在感,还反被设计院diss,夹心饼干两头不讨好。
丢了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专业技术手艺,换来一堆
云山雾罩一般
的沟通协调杂事,心头难免会问:
这个岗位要我何用?
这份工作的价值在哪里?
陷入这样困境的原因,更多在于岗位
定位
上。
设计管理或许本就没有技术路线
地产设计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
1、设计成果受外部不可控因素(如政策、市场、客户需求、部分行政审查等)的影响
远大于
稳定因素(如技术规范、生产周期、成本约束等),牵动着地产最敏感的神经,因而会消耗设计管理者相当一部分精力;
2、在稳定因素的范畴内,技术确可以支持更快更准的工作决策,但也只是推进中需考虑的一个角度,此外至少还有成本、进度等因素影响。
因而,
纯技术路线这一块领域发挥空间非常有限。
同时,这个行业大部分技术并非是rocket science,绝大部分项目的技术问题,只要有正规点的设计院的技术支持,都能解决。
不是说技术不重要,但其终究不是目的,用技术解决需求才是目的:
作为有一定专业背景的设计管理人,在技术语境下准确判断,做好各方需求和设计院之间准确的信息翻译传递的工作,是技术元素的价值点;
而如何有效组织协调这些甲乙方资源,准确的起到这个
桥梁
作用,并及时的让成果落地,归根结底是个对管理有强依耐性的活儿。
主动定位管理者
放弃专业的纵向深度,定位为横向的综合管理路线,看上去是一个没得选的事情,但也是更聪明合理的选择:
首先,地产工作性质赋予了岗位
天然的管理属性
,即使是如结构一样的配合专业,也会被分配一堆资源供调度;
其次,地产职场气候决定,人与人之间、各专业之间、甚至部门之间都
没有绝对的界限
,自己的地盘完全可以靠个人能力去渗透扩张;
不断拓展疆土,不断放大管理属性乃至蜕变为真正有
影响力
的管理人,
将不再受专业限制,实现职业瓶颈的突破
。
看清职业路径,做好岗位
定位
,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聚焦重点,
才有机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如果你喜欢朝露的文章,请关注公众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征集内容:
设计
项目
经验总结,热议话题讨论,(设计、生活、工作)中的趣事片段,以转行、求职、裸辞、跳槽、考研等为主题个人经历分享,规范条文解析,注册政策以及相关问题讨论的专业内容。
专栏作者:
58位; 原创作品 : 150多篇
投稿QQ:
2355735304
作品评选:
定期组织优秀原创作品评选,颁发荣誉证书及
土木
纪念品。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140.19 万条内容 · 214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含结构专业和建筑专业)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 (大约150米) 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 (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 ,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 安全 内部交通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