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环境、能耗问题的重视,乡村建筑、地域建筑的复兴,夯土景观得到建筑师们的关注,施工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夯土景观的表达形式和设计手法。
夯土景观的表达形式
景观设计从形体表达形式上讲就是把点、线、面这些设计元素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实现功能的前提下创造出既有审美价值又具生态价值的作品。考虑到夯土景观现阶段应用的局限性,其表现形式狭义的分可以按点、线、面分别对应夯土景观小品、夯土路、夯土墙,广义上说是夯土景观作品中对这些元素的综合运用。
☑1、夯土景观表达形式中的点元素
“点”
是设计元素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形成线、面的必要元素。我们这里说的点不是几何学上的定义而是在大尺度空间上的“点”,在室外大空间尺度设计中我们把夯土景观小品视为点的表现。夯土材料一般与其他材料的结合作为景观小品给人不同的体验。
☑ 2、夯土景观表达形式中的线元素
“线”
在空间上作为连续的元素最能体现连接、渗透以及韵律感。夯土路作为夯土景观表现中线元素的主要形式,既有普通道路的功能又具有乡土性,独具乡野意境,在需表现乡村意境的设计作品中可作为很好的表现手段。
☑ 3、夯土景观表达形式中的面元素
“面”
作为设计中较大的视觉元素,是限定室外空间的主要设计手段,夯土墙则作为夯土景观最为常见的表达形式,其虚实的对比以及不同造型和形式的组合使用往往能给人带来舒适的空间感受以及美学体验。
夯土景观的设计手法
夯土景观比较适合应用在室外大尺度乡野景观当中,其出发点应该是对一个地域的乡野景观体现其特有的风土风貌特质。
所以夯土景观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其设计的内核以及设计理念,需要结合一个地区真正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性,包括它的历史文脉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包括它的气候条件、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在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后将其结合进夯土景观中,这是设计手法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1、传统设计手法对于夯土景观营造的启示
可以借鉴的传统设计方法,简单的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景与借景
景观设计的平面布置中,往往有一定的建筑轴线和道路轴线,在尽端安排的景物称为对景。对景往往是平面构图和立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对整个景观设计起着主导作用。对景可以分为直接对景和间接对景。
直接对景是视觉最容易发现的景,如道路尽端的夯土景观小品、雕塑等,一目了然;
间接对景不一定在道路的轴线或行走的路线上,其布局的位置往往有所隐蔽或偏移,给人以惊异或若隐若现之感,设计中可以利用夯土墙结合适当的绿化来引导。
借景也是景观设计常用的手法。通过建筑的空间组合,或外部景观的限定手法,借用远处的景致。如苏州拙政园,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到几百米以外的北寺塔。这种借景的手法可以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给人极目远眺、身心放松的感觉。
(2)隔景与空间的限定
“佳则收之,俗则屏之”是我国古代造园的手法之一,在夯土景观应用中,也能采用这样的思路和手法。将好的景致收入到景观中,将乱差的地方用树木、墙体遮挡起来。障景则可以利用夯土墙作为限定空间的手段将不利的景观屏蔽继而围合出一个积极的空间。
(3)质感与肌理
夯土景观设计的质感与肌理主要体现在夯土墙以及夯土小品上。不同的夯土材质的压实叠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与肌理效果。不同的材料结合运用,有条理地加以变化,将使景观更有内涵和趣味。
(4)节奏与韵律
主要通过重复、间隔、渐变、起伏曲折的手法以及对于整体布局的合理调整,使得夯土景观在平面以及空间的分布上体现出节奏感和韵律感。
☑2、外部空间设计手法对于夯土景观营造的启示
与建筑空间不同的是,景观空间没有顶,没有屋面。景观项目,比如花园、公园、庭院,街道等,它们的尺度与外观都是独立的,只有天空是统一的颜色。景观是在地面,垂直面及天空间创造空间。
(边界越弱界面越突出)
人和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空间的效果几乎不依赖于测量上的尺寸;实际上空间传达的自然的感觉——狭窄的/宽广的,受保护的/开放的,依赖于观察者与空间中构成边界的实体的距离及观察者眼睛和实体的高差。评价一个空间是否均衡的标准就是人和空间的比例。
对尺度的经验而非尺寸决定空间。空间的效果取决于观察者和被观察物体间的距离。空间的效果取决于观察者的眼睛和被观察物体间的高差。
在欧洲,雕塑的传统经验认为,人的视野决定了观看雕塑的最佳点。比较建筑美术的视点(比例为3:1,相应的视角接近18°)、严格的建筑视点(比例为2:1,相应的视角接近27°)及观察细节的视点(比例为1:1,相应的视角接近45。为了防止观察者不小心进入小于观察细节的地带(形式会失真),在许多古老的纪念碑的这个界限边会放置绿篱、栅栏、铁链或高高的台阶。
一个空间通常不是从外部而是从面的中部体验的。在一个2:1的空间,如果站在中间看也会感到1:1空间的局促感。如不希望有这种感觉,空间也不能扩大到3:1,那么在外部布置有吸引力的视觉焦点(如一个小广场、一个长凳)或者至少设计一条穿过空间的小路也是个好主意。
如果要寻求一定的隔离感或安全感,没有局促感,推荐使用2:1的空间。关键是要保证隔离感,边界和地面需要稳固的实体相接,如不透明、封闭的边界墙。
如果使道路、广场等空间和主要空间的排列方向一致,且有通道联系二者,那么有可能在一个小面积里达到“广阔”的效果。
长而狭窄的空间。在面上布置设施,使人最多的时间都花在短的那边上,能减少此空间的局促感。如果一个空间的比例超过6:1,会显得更开放和宽广,边界处的封闭和安全感也大大削弱;这容易使人产生“巨大天空下的遗失感”,但是也能感觉自由和明亮。
空间比例超过6:1后,地面上清晰的起始点及潜在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必要;边界墙上的导向性设施如开口、门洞等减少,通道如道路、小径中间的目标等的导向性变得重要起来。10:1的空间有“失落”、“离开”感,但也觉得很广阔、“自由”。
全部回复(2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