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南京大学2005年建筑研究所建筑历史试题及答案

南京大学2005年建筑研究所建筑历史试题及答案

发布于:2007-12-24 23:04:24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中建史
一.填空
1.中国现存唯一的木塔(应县木塔)建于(辽代)
2.中国最早的大学建筑学科成立于(1929年), (南京中央大学)
3.北京4合院入口(朝南),区分内外院的是(垂花门),联系正,厢房的是(抄手游廊)
4.承德避暑山庄建于清(乾隆)时期,主要景点(沙堤),(万壑松风)
二.名词解释
样式雷 :(清代掌管设计和施工的官员称“样房”,因为由雷姓世袭所以称样式雷)/
面朝后市:(出自《周礼—考工记》,是中国古代的规划思想,意思是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场和居住区)/
四面厅:(江南私家园林花厅的一个形制,特点是四面的围合结构是活动的,而且十分的空透。/
华盖事物所:(没选作)/
通面阔:(中国清代称两榀梁架的距离为面阔,而正立面的总的开间称通面阔)/
以材为祖:(出自《营造法式》,就是中国古代的模数制以一个斗拱的高度,30分度,即材,为基础)
三论述 上海新天地项目
(还好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讲改建的时间给我们看了那儿的录像)
外建史
填空
1.古埃及金字塔成熟的代表(吉萨)
2.两河流域下游(巴比伦)王国,上游(亚述)国家
3.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柯林斯)
1.天坛的设计手法及成就
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为表现天的精神功能需要.
1. 采用宏大的用地规模.故宫960×760.天坛1650.3×1723.2130公顷,比皇帝高,创造"天"的气氛.
2. 总体布局,轴线偏东.
3. 从建筑形象表现"天".a.以圆象天,圜丘,皇穹宇的外围墙的圆形墙,祈年殿.b.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取得开阔的气势.c.通过高台基(圜丘,祈年殿),重檐屋顶(祈年殿)来扩大建筑体量.d.用纯净色彩表现天(蓝色).
4. 创造崇天的境界.提供了两个看天的视点,祈年殿和圜丘.同时又用丹陛桥来连接圜丘和祈年殿,形成了一条"看天的路线".
5. 运用了一系列象征的手法.
a. 数的象征.祈年殿的柱子,檐柱12根(12时辰)金柱12根(12月)同时两者又是24节气,加上井口柱4根(四季)为28星宿.圜丘台基的直径.上,1×9丈=9丈,中3×5丈=15丈,下3×7丈=21丈,形成三层台基.圜丘的地面铺石为,9×1,9×2,9×3……9×9.9为阳数之极.
b. 几何图形的象征.内外坛墙的形式是北圆南方,体现"天圆地方".
c. 方位象征. 建筑,主建筑坐北朝南,最高等级,斋宫坐西朝东,次之.丹陛桥,神道为正中,御道,王道分别在西东――突出皇权和天的关系.另牌位,版的位置.
d. 色彩象征,祈年殿的三重檐(蓝色)反映出天不是神圣的色彩,而是理性的光彩.
天坛体现的"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绿化的大量运用和建筑的数量和体量上的少来充分体现"天".通过主轴线来控制建筑.同时用扩大台基来表现建筑.不以形象取胜,而以境界取胜.有的节省,"无"上做文章,物质功能简单,精神功能复杂.
天坛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有些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因此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4.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 圣索菲亚__代表最辉煌建筑
5.圆厅别墅的设计者(帕拉第奥)
6.钢筋混凝土(19)世纪开始使用
7.塔特林是(构成派)的代表
8.洛克非勒中心建于20世纪(40)年代
名词
希腊十字式教堂:(西方纪念建筑的一种形制,就是中间的穹顶和两边的筒形拱在平面上形成等臂十字)
肋架拱:(随着结构技术的发展,为了减轻结构重量,形成的框架式的肋架拱,它起结构作用,其他部分起围合作用,它大大的使空间变得开徜) /
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在维也纳形成的一个流派,因为反对历史样式,和传统决裂,所以被称为维也纳分离派,其建筑特点是反对历史样式,大片光墙面,装饰集中;代表作品是分离派展览馆,代表人物是奥别列去和赫夫曼)/
未来派:(二十世纪初,在意大利形成的一个流派,他们对未来和工业充满幻想,作品追求运动和速度。代表人是马里内第和桑第里亚。) /
CIAM:(是国际现代建筑大会的英文缩写,它1928年在瑞士成立,目的是讨论现代建筑的相关问题,后于1956年解散)
论述
柯布的"新建筑5点"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罗曼建筑

罗曼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马式建筑、似罗马建筑等。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 罗曼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用拱顶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结构屋顶,对罗马的拱券技术不断进行试验和发展,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面仍为拉丁十字。出于向圣像、圣物膜拜的需要,在东端增设若干小礼拜室,平面形式渐趋复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