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一篇
中国真正读懂明史的人大概只有毛泽东。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将李自成的失败归咎于政治与军事决策失当。这一结论似是而非。李自成进北京后,确实失误频频。有三件事最具有代表性:义军劫掠京城;激反吴三桂;错杀李岩。这些事件从直观的角度看,确实属于政治和军事范畴,但却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李自成真正的问题出自于财政。“迎闯王,不纳粮”。一句话就断绝了李自成的正规财政来源。起义军的财政来源竟是吃大户,这种劫掠型财政,必然演变成为进入北京后的“骄纵”。没有系统的财政建设,地方官吏无钱正常运作,只有反正或降清。部属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必然思去,杀李岩实属无奈。李自成由于不懂经济,最终输掉了政治和军事。中国历史学家治史太过重视政治与军事,疏忽了问题的本质,那就是经济。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财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