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构建海滨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构建海滨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发布于:2007-12-16 19:46:16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构建海滨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以珠海市公共健身游憩系统规划为例

城市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需要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空间来容纳。

  城市公共健身游憩空间是指城市居民进行运动健身、户外休闲活动的用地空间,它包括城市绿地、广场、森林公园、公共体育用地等能发挥此类功能的开敞空间。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户外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城市公共健身游憩活动空间的需求不断上升。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是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追求的目标。研究公共空间的空间布局,必须针对公共空间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空间资源特征、从事活动的人群和公共活动特色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以建立“人群—活动—场所”特征突出而相互匹配的空间系统。

  珠海在进行公共健身游憩系统规划过程中,通过对珠海城市空间资源的独特性、使用人群及健身活动的类型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突出海滨城市、山水城市资源特色”的空间规划体系。

1、珠海城市空间资源特征评析

1.1 整体风貌特征

1.1.1 自然环境特征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濒临南海,市域面积为7649km2,其中海域面积为605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9%,陆地海岸线和岛屿岸线为690km。

  珠海市域地势平缓,且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陆地上的丘陵、平原和田野被纵横交错的水网分割,西江水系八大出海口(门)中有5个(珠江口、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和崖门)在珠海,因此,水体成为珠海市最重要的自然景观要素。

  珠海市域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共有近海、远海岛屿146个,被称为“百岛之城”。

1.1.2 人工环境特征&nbs 海市域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共有近海、远海岛屿146个,被称为“百岛之城”。

1.1.2 人工环境特征

  珠海市城市结构为分散组团式,各城市

市组团之间被自然山体、河流、海岸线及生态农田分隔;珠海市城区建设形成山环水绕、临山而筑、滨水而建之势;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基本以各山体为绿心,以海河岸线、道路绿化为纽带。珠海市大部分城市社区800m半径范围内均有城市滨水区、城中山体森林存在。

1.2 分区风貌特征

  在空间上,珠海市大致可分为东区、中区、西区3个各具特色的区域。

  (1)东区—珠江口上的海岛、海洋区。该区岛屿星罗棋布,且大多数岛屿都尚未开发,神秘、独特的亚热带海岛景观成为开发海岛水上运动的重要资源。

  (2)中区—从珠江口到磨刀门,北为唐家湾片区,中为中心城区,南为南湾城区。该区是城市建设活动最集中的地区,各城区组团基本形成以山体为绿心、海河岸线环绕、城区与山水交融的海滨山水城市的景观风貌。

  (3)西区—其北部为斗门地区,以山丘、河流、田园等为背景,自然风貌尤其是田园风光成为西区的主要景观特征。西区南部为金湾地区,城市滨海岸线较长且邻岸岛屿众多,生态湿地资源丰富,海岸、沙滩、青山、湖泊等构成了海滨城区的主要特征(图1)。

2、人群活动及场所特征评析

  作为一个新兴的海滨花园城市,珠海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已由一个边陲的小渔村发展成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大城市,并以其独特的自然山水环境、四季如春的亚热带海洋气候及丰富的城市人文景观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客人,更是许多人工作、定居的首选之地。

  从对珠海市民日常的运动健身活动调查的情况看,珠海市市民健身游憩活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除常规的球类运动和社区健身活动外,更多的市民热衷于户外休闲健身类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登山、散步、郊游、海岛休闲、垂钓等,这反映出珠海市民的健身游憩活动对城市自然资源的适宜性特征。

  珠海市民日常健身游憩场所主要是社区健身广场、社区绿地、水岸绿带、城市公园、公共海滩和城中森林公园,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而市民的周末健身游憩场所主要是各类运动中心、郊野森林公园、海岛和乡村田野,出行方式以乘坐公交车和自驾车为主。

3、公共健身游憩系统规划

3.1 系统结构

  根据珠海城市资源和人群活动特征,规划提出“构造覆盖全市开敞空间的户外公共健身游憩空间系统”的目标,将全市的森林公园、水岸公园、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广场、公共海滩、公共体育用地等开敞空间进行系统整合,在这些开敞空间里增加健身游憩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体育运动健身游憩场所。

3.2 四类运动健身游憩主题功能区

  结合各城区的资源特色,规划提出“突出资源供给特色的运动健身游憩主题分区,以及特色健身游憩活动的开发指引”(图2)。

  (1)以海洋岛屿为特征的运动健身游憩区。规划突出城市东部地区海域宽广、岛屿众多的空间特征,将其作为市民周末的海岛休闲游憩活动区域。规划将城市东部的万山海洋实验开发区作为海洋岛屿运动健身游憩区,在此开发海岛度假、海滩冲浪、垂钓、潜水等活动项目。

  (2)以乡村郊野地区作为运动健身游憩区。规划突出斗门地区自然山体和田园风光特征,在该地区开发郊野远足、露营、森林探险等活动项目以满足市民周末自然乡村远足健身游憩活动的要求。

  (3)以滨海休闲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该区位于西南金湾滨海地区,自然海岸线绵长,沿岸五大优质海滩似珍珠般串连,邻岸岛屿丛林密布,规划将其建设为以城市滨海休闲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在此开发沙滩球类运动、滨海自行车赛等活动项目。

  (4)以城市密集区群众社区健身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该区处于城市人口密集区,通过公共体育用地、城市绿地、城中森林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多层次的健身游憩空间,并形成以群众日常社区健身游憩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开发球类运动、户外健身、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等常规活动项目。

3.3 两个层次的健身游憩空间系统

  规划拟从系统层面,构建城市户外健身游憩空间和公共体育用地空间两个层面互为补充、和谐一致的健身游憩空间系统。

3.3.1 城市户外健身游憩空间系统

  规划将城市森林公园、水岸公园、城市公园绿地、公共海滩、户外公共体育场地等开敞空间纳入城市户外健身游憩空间系统之中,并建设各类健身游憩空间之间的交通网络(包括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进而提出各类户外健身游憩空间开发策略(图3)。

  (1)森林公园健身游憩空间。规划将城市森林公园按区位划分为城中森林公园和郊野森林公园。城中森林公园即位于城市组团中心的山体森林公园,开发此类森林公园可为市民日常健身游憩活动提供场地。郊野森林公园即位于城市边缘的山体森林公园,它可以承担区域绿地功能,对其进行适当的开发可为市民周末健身游憩活动提供场地。&
  • blog163
    blog163 沙发
    规划针对区位、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建设五大城中森林公园健身游憩设施的指引,并强调设施建设的日常化,如登山路径、眺望点、小型健身场地等建设的日常化。规划还相应地提出建设三大郊野森林公园游憩设

    设施的指引,用以满足周末家庭郊游的需要,如露营地、野外探险等特色项目的建设,并增加度假服务设施、停车设施等。

      (2)水岸公园健身游憩空间。规划结合珠海已规划的距离市区滨水地带30m~100m的水岸公园,提出6条海岸公园、5条河岸公园健身游憩设施建设指引,并根据公园区位、服务对象的差异,确定设施类别和比例;为旅游人口服务为主的公园,强调保留自然景观,适当建设游览广场、自行车路径和小型服务设施等;为社区居民服务为主的公园,强调各种设施的建设,如增加健身广场、小球场地、健身路径等。

      (3)城市公园、公共海滩健身游憩空间。规划根据城市公园绿地规模等级和主题特征,提出在公园内增加运动设施的指引和用地控制指标,如增加篮球场、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等运动设施区,并提出城市公园绿地内公共体育用地的下限指标(公共体育用地在城市公园绿地内的比例须在10%以上)。

    3.3.2 公共体育用地系统

      (1)体育运动休闲中心系统。体育运动休闲中心即指以室内体育场馆、综合健身馆、社区活动中心为主体,综合室外健身广场、运动服务中心(包括运动培训学校在内)的综合体。它既可提供正规化的体育运动服务,又可提供业余运动健身服务。规划拟在运动休闲中心内适当增加休闲服务设施(如餐饮、保健设施),以增加服务收入用于设施维护。

      (2)公共体育运动场地系统。公共体育运动场地即指在室外开展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的设施场地,包括全民健身广场和社区健身运动公园。

      全民健身广场是在户外集中安排各球类场地、健身广场、健身路径、游泳池等户外设施的公共体育运动健身场地。

      社区健身运动公园是在城市社区内,以500m为服务半径集中设置的户外健身活动场地,内设小型健身广场、健身设施和球类场地。规划提出建设社区健身运动公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与社区公园绿地对应,二者结合布置,实现共建。

    3.4 一条生态康体绿道系统

      规划利用与城市道路并行的带状绿地,结合城市滨水带状公园,形成一个供市民自由活动的非机动交通网络,该网络可以覆盖主城区,并联系城市公园绿地,形成一条串联所有居住区及公园绿地的环形绿廊。

      环形绿廊在设置上要注意避开主要交通性干道,并且应具有快捷的步行交通功能,自成体系地形成一个生态康体绿道系统,在其中可设置专门的游憩步道和自行车道,以便市民进行长跑和自行车运动等康体活动。规划的康体绿道按照服务半径分为大环和小环,两者之间通过廊道连接,在康体绿道与道路交叉的地方设置天桥和自控式红绿灯以保证绿道系统的畅通(图4)。

    [参考文献]
    [1]曼纽尔·鲍德-博拉,等著,唐子颖,等译.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杨峥屏,女,高级规划师,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
    2007-12-16 19:47: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3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卫生与安全防卫设计研究

一 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物按其来源大致可分为四类:①挥发性有机物(VOC),室内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有甲醛HCHO、氨、苯、甲苯、二甲苯等,其中甲醛是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②燃烧产物,做饭与吸烟及燃气热水器的使用是室内燃烧产物的主要来源;③生物性污染物,室内生物性污染危害主要可分为生物性过敏原,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真菌毒素等三类。这些病菌主要藏身于室内装饰材料、沙发、地毯等,人体是其重要的携带和传播渠道。温暖的微气候有利于许多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扩散,现代的温暖住房和办公室恰恰为其中的一些有害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医院中依靠空气反复循环而很少进行空气交换的通风系统助长了病菌的传播。SARS病毒在医院中的肆虐,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④放射性污染物,室内放射性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氡,据美国国家环保署调查,美国每年有1.4万人死亡与氡污染有关●[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