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7-12-16 19:30:16
来自:人才招聘 / 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美丽安谧的城市。这个半岛为大片的水域所包围,受到潮汐和珠江洪水的冲刷。有规律的季候风、赏心悦目的水流、市场充足的供应,使澳门成为令人舒畅的所在地。澳门是由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三个岛屿组成,市政厅广场位于澳门半岛的核心,新马路的中部,因位于市政厅前而得名(图1)。澳门文化司署从1983年以来就不断对此进行各类的保护工程。现在的市政厅广场是澳门城市中心最宽阔的一处游憩广场,它不仅是澳门最重要的旅游区,还是澳门市民进行各种休闲和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从历史上说,这个地方是葡式城镇与中式城镇的汇合点。今天,在这个经过环境设计的广场里,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共存与结合。
一 适宜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尺度
市政厅广场是由两个前地●①组成,一为议事亭前地,二为板樟堂前地,两个前地转折相连。正如大多数欧洲中世纪的广场一样,两个前地都呈不规则的形状,这正说明它们是经过历史演变逐步形成的(图2)。市政厅大楼和仁慈堂是广场中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广场形成的契机。我们从19世纪张宝作的中国版画《澳门远岛》●②中明显地看到仁慈堂和市政厅之间的广场已经形成。从整体上看,市政厅广场是一个时间延续很长、出场人物众多的集体项目,整个建设过程都是围绕着完善广场为目的(图3)。两个前地对比鲜明,各自的空间效果因与另一个前地的对比而得到加强,一大一小,一深一宽,一为市政厅所支配,一为教堂所控制。广场周围城市建筑和开放空间协调有机地共存。
议事亭前地位于澳门心脏地带,当年众多官署、各大酒店和商业字号云集于此。南端宽60 m,由新马路起;北端宽仅10余m,与板樟堂前地相连,纵向进深约120 m。议事亭前地呈封闭式,环绕此广场的建筑物多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成的。议事亭前地北侧3层楼房是名闻遐迩的龙记饭店和古朴庄严的利斯大厦。利斯大厦是昔日澳门首屈一指的嘉宾酒店,它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属于文物保护之列(门面不许改动,里面可以改造)。如今它们外貌依然,但里面有些已经改建成4~5层,装有电梯。利斯大厦现一半改设为旅游司办事处,另一半则为食肆林立的“食街”。
议事亭前地的南侧是邮电大厦、仁慈堂及小巧别致的便民药房等。邮电大厦相对仁慈堂后退出一个空间作为市民休憩的场所,这里布置了绿地、座椅和咖啡亭,一条弧形道路穿过绿地将行人从议事亭前地引向邮电大厦和新马路。从平面图上看议事亭前地属于深远型广场,这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观看广场的主题建筑——市政厅。
议事亭前地南端相当宽阔,其中的景物几经变迁:20世纪30年代是草坪(图4);1940年树立了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带兵袭击北岭炮台、杀害清军将士的美士基打(Vicente Nicolau de Mesquita)铜像。1966年澳门同胞把铜像拉倒,后筑起花圃;70年代起又改为喷水池。1992年初,议事亭前地的广场不准通车。1993年6月,议事亭前地大肆重修,路面全铺葡式碎石,喷水池则向后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