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

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

发布于:2007-12-16 18:51:16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一、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

环境给予人类以维持生存的条件,并给予人类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

&

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物质生产,通过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又不断地创造和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

因此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条件。

二、“城市”的出现是发展经济“聚天下之民,敛天下之财”的产物。汉文字一个“井”字,形象地表明纵横交错的街坊路口有一口水井,人们聚居在周围生产生息,到井边汲水、交易、交往、休闲,这种具有生产生活 公共空间的环境应该说就是“城市”的雏形。而以井为基本环境要素的公共空间交易空间,古代亦称为“市井”。后来为防御掠夺,围以高墙成了真正的“城市”。“城”也算是最早的环境保护吧!“城”是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的基本环境,是发展经济的载体,有“城”才能有“市”。“市”是经济,“市”的发展反过来又是改善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环境的动力与活力,促进“城”的发展。因之,城市建设从城市形成的那一天起就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组成一个“生存链”。

(一)城市建设的本质就是环境建设

当今世界,人们将环境分为三类,第一环境为自然界的山川平原、江河湖海、生物植被;第二环境为城市(包括乡村)建设;第三环境为室内设计。由此可知,第一环境为自然(生态)环境;第二、第三环境为人文(人工)环境(这里包括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和遗迹)。城市建设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人类生存生活生产、改善居住质量、发展经济的最基本尽可能好的环境。因此,城市建设的本质就是环境建设。

(二)城市建设的目的就是创造一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现在人们对环境的层次认知越来越细,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居住环境、生产环境、公共环境,公共环境又可分交通环境、景观环境、商业环境等等,人们不但要求有好的物质环境,而且强调有好的精神环境,即所谓的“硬环境”、“软环境”不一而足。

现代城市建设已不是古代那种“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交易而归,各得其所”的封闭简单的模式,它是集工业生产、科研教育、商品经济、行政管理、居住生活、文化庄旅游于一体的开放型建设,从城市功能上分水电气供应、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垃圾污水处理、排涝地抗灾、自然资源保护等综合性系统工程。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佚名
    佚名 沙发
    一、结合实际,高起点制定开发建设规划
    马集镇位于临夏州与甘南州的交接处,南望太子山,西通土门关,大夏河流经全境,临合公路横穿镇区,历来是汉藏文化和农牧经济的交汇点,当地群众素有经商贸易的传统和经验。该镇总人口1.6万人,其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4.5%,辐射带动马集、刁祁、漠泥沟三乡镇近5万多人,是三乡镇经济中心,2006年,全镇人均纯收入1273元,集镇贸易额达6000万元。为了把马集镇建设成为兰州至甘南、四川旅游黄金通道上集餐饮、商贸、旅游、民族用品生产销售、清真牛羊肉屠宰加工为一体的重镇和我县集镇开发建设的样板集镇,县委、县政府把规划作为集镇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狠抓规划编制。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马集镇总体规划,规划控制面积80.52公顷,规划期末镇区人口规模达6000人。2005年县上决定对临合公路马集镇区过境段进行开发,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并委托州建筑设计院编制马集镇旧街道街景规划。临合公路马集镇区过境段开发带规划面积10公顷,规划有餐饮区、休闲娱乐区、停车住宿区和民族用品销售区四个专业功能区,规划有绿化带、停车道、人行道,建筑以2—4层楼房为主。旧街道街景规划路面宽12米,人行道宽6米,设计有给水、排水配套系统,建筑以2—4层为主。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力求体现马集镇的特色,我们注重了“四个结合”,即坚持发挥传统优势与培育新兴经济优势相结合,主要是进一步做强做大马集镇传统的商贸优势,依托临合公路穿境而过的机遇,打造以旅游、休闲为主的新兴经济增长点;坚持夯实经济基础与提升文化品位相结合,主要是发挥藏汉、藏回文化交汇的优势,提升以伊斯兰文化为主的集镇文化品位;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相结合,新旧区共同开发改造,相互影响,提升集镇品位;坚持算大帐与算小帐相结合,提出新区开发的初期,部分干部群众考虑到马集镇附近地皮相对较贵、开发成本较高的实际,提出把新区建在集镇以西的新农村。对此县上认真研究,如把新区放在新农,当时可降低开发成本,但是会严重影响马集镇的开发建设和今后的发展。为此,决定新区仍放在旧集镇附近,使之相互关联、渗透,同步发展。为了使规划更加切合实际,更具有可执行性,县上今年组织城建、发改等部门和六个建制镇的主要负责人考察学习了临洮、积石山县居集镇、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充分吸收借鉴外地和兄弟县市集镇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县上多次召开会议,对省上专家拿出的开发带三套规划方案反复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定了最能结合实际、最能体现特色的第三套方案。目前,旧街道街景规划已付诸实施,新区开发带规划正在修改完善,即将交付使用。
    2007-12-20 15:20: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blog163
    blog163 板凳
    (三)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一个人的机体必须健康健全,有活力,有仪表、有气质,而城市也大体如此。

    净化,是城市的健康。城市的功能布局有如人体肌体器官的协调,道路有如骨架,河流有如血脉,有好的骨架、血脉才能附着肌体;有合理的道路河流框架才能组织建设、循环流动、运转自如。水电气物资供应、污水垃圾排放有如城市的消化系统,只有设施齐全,吐故纳新,清洁卫生,城市才能健康生存,不然将病态运转,黯然失色。

    绿化,是城市的生机、活力。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绿化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地的裸露砂化,绿化可以隔离噪声、净化空气,改善气候,象城市的“肺”一样使城市的呼吸更舒畅。绿化可引来鸟类、昆虫等人类的朋友创造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优雅宜人的环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苔痕上附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多么美妙的绿化的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居住环境。

    美化,是城市的仪表,是城市的形象。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局限于平面的规划布局,而要提到立体(空间)的“城市设计”高度。组织好城市的天际轮廊、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城市”二字:“市”从别一个角度理解为现代的“公共空间”(古代主要用于贸易)。没有公共空间,有“城”而无“市”是不完整的,不能称做为“城市”;因之在城市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的功能空间、交通空间、景观空间,特色空间(如山水等)的组织,设计好城市广场、山峦水体、停车场、街心花园、雕塑喷泉、路灯、电话亭、夜景亮化……把每一个空间、建筑、设施、小品、都当着精品去做,为城市创造美好的环境。

    文化,是城市的气质、品性,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文明素质。环境保护,除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之外,对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是上千年乃至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印证,文明素质的象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而目前,不少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都是在现代“建设”的名义下不断被破坏被扼杀,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历史文化遗迹是不能再生的,破坏一个就少一个,当有朝一日,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在“建设”的名义逐步消亡时,那么我们还谈什么历史文化遗产人文环境的抢救、保护、开发、利用。不然,将愧对祖先,愧对子孙。在城市建设特别是旧城改造中,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一定要有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对历史文化遗迹本身,而且要保护它的周边环境和天际空间,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展示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内涵。

    四、环境是人类生态生活生产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条件,反过来人类利用自然的资源不断创造,改善自己的环境,促进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的本质就是环境建设,是创造一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保护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并为子孙后代留有可发展的资源和空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宜未雨先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让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将环境保护工作当着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来抓,提高认识、统筹规划、保护环境、造福子孙。(结束)
    2007-12-16 18:52: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7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城市建设管理中环境问题的思考

城市是我国经济、 、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在城市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城市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地完善和发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给城市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以致产生了居住拥挤、交通混乱。空气污浊,能源紧张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既影响了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也危害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安宁。如何在城市管理中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环境问题。是当前城市发展战略中急等解决的一个难题,这也关系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问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