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0人已点赞
分享
全部回复(4 )
主题
回复
粉丝
城市规划设计
15.37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小弟的第一个的作业,,自从上了规划这课,就喜欢上它了,,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高质量的城市建成环境是一个社会昌盛、经济繁荣和环境优化的城市不可或缺的物质特征。世界各地兴起的各种保护传统和历史街区的城市实践无不印证了这个论断。中国的城市建设应该更多地关注城市的社会文化和市民的生活需求,从追求发展速度和庞大规模转移到提高生活质量上来。
由于亲切宜人、精致细腻的城市公共空间与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城市环境设计应该致力于用细腻的手法,强调对历史的保护及对现有环境的“反馈”。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城市设计,应是强调整体和谐的城市设计,而非大刀阔斧、伤筋动骨的城市设计。这就要求城市设计师必须从对“大手笔”的钟爱和陶醉中清醒过来,放下“斧子”,拿起“雕刻刀”,通过对城市空间的精雕细琢来实现区域振兴,从而让城市的活力充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4)城市设计师进行城市设计,应是一个“品”而不是“饮”的过程。
理解一个城市的社会文化背景需要时间,高质量地改善一个城市环境也同样需要时间,毕竟高品位和高质量的城市建成环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中国现在城市建设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与之恰恰相反。
类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和这种冲突所带来的灾难进行了深刻地描写。
戈登·卡伦在《城市景观》(1971年再版)的序言中提到:“要在现代城市中找到像历史上那样的完美的城市空间设计及手法的例子是很困难的”。他认为原因之一就是现代城市的变化太快。“慢一点、精一点”正是目前中国城市建设对城市设计师提出的要求。
3、结论
人生活在历史—现实—未来这个时间序列中,并从明确自身在这个序列中的位置中得到安慰。历史遗存可以将人的思绪一下子上溯几十年,甚至是数百年、上千年,从而实现时间和空间的交融。中国城市设计应该尊重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性,并从中寻找中国城市发展的契机和方向。
人们的自发性行为总在细腻的、亲切的、宜人的、有活力的场所发生。一个历史的、尺度宜人的、精致的城市空间往往是人们愿意驻留的地方,而不同人的集聚又促成了行为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正是为城市带来活力,使城市得以振兴的源泉。城市设计师必须要能体会这种多元化的价值,从而进一步通过设计加以实现,必须从偏重数量和速度的大跃进模式回到对城市质量的追求上来。
[注 释]
①芒福德将城市比作“文化的容器”,意喻其积淀着人类的历史,将人们的记忆、意象及信息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可参见Lewis Mumford: 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its Transformations,and its Prospects.(New York: Harcourt,Brace & World, Inc.,1961).
②引自著名人文学者余秋雨和景观设计师俞孔坚于2002年8月在珠海进行的有关珠海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对话。
③这里作者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些大牌建筑师们的设计作品,而是意在提醒国人应该关注这些设计作品在中国受到追捧的原因。毋庸置疑,这些方案所体现出来的“震撼力”“突破性”迎合了一个迅速崛起的国家在树立城市形象方面的需求,这也许正是上述设计作品获得青睐的主要原因。但是,设计与建筑所在地的经济、文化背景的关系却在不经意中被忽略了。
④汪敏华.请留住鸣虫.解放日报,2000-7-18.
⑤在《寂静的春天》中,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对那种“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对人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