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7-12-16 02:42:16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接连参加了两次专家评审会,突然生出一些想法,总觉得不吐不快。
首先专家是如何选择出来的呢?参加过的两次专家评审会,似乎都没有人指出或提出关于该次专家评审团成员的选择标准,而且今天下午的专家组成员还是临时确定的。我自己也觉得担纲专家组成员觉得不太合适,但却成了专家组成员之一。因此,感觉专家的选择有些随意。也许是因为平常大家认识的知名人士就是这些吧。因此,这种专家组的局限性就比较明显了。我想,说不定没有参加到专家组的人中,恰恰有我们需要的专家。所以从心底里来说,选择的专家应该具备一些必须的条件。那么,选择专家组成员时,就应该事先根据评审工作的需要确定一些条件,然后根据确定的条件列出候选人,最后在候选人中确定正式的专家组成员应该比较妥当。
对于专家的评审,事先没有准备的时间,评审时提出的一些意见我觉得有时并不能说是经过充分考虑的。作为专家评审会的组织者,应该事先确定专家组成员,发放有关的资料,给予专家充分的思考时间,仔细比较评审方案的优劣,收集足够多的数据或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来的意见才会是比较详实的意见。如果仅在会上才发资料,提出评审的话题,完全有可能出现专家临时想出来的意见不见得合理或科学,反而给专家评审效果带来负面的影响。由此种情况分析,专家评审实在有其局限性。要缩小这种局限性,应该改变一些做法,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评价意见。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