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建筑一定需要理论的支持吗?

建筑一定需要理论的支持吗?

发布于:2007-12-04 03:31:04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本人系在校的一名学生,学建筑三年了,前段时间做一个学习设计时被老师指出为何要这样,去处理建筑空间,支吾许久答不出来。其实那是我自己感觉比修改前要好一点才改的,又前两天看了篇文章是关于“建筑”这两个字的解释,作者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字,其结果我仍然对“建筑”这两个字没有更深的理解,甚至更加迷惑——建筑设计中一定需要理论的支持吗?

接触建筑以来,耳闻旁听,知道建筑学的核心应该是构形,而建筑理论的核心则是对形式的一种探究,建筑创作的本质则应该是形式的推演,然而建筑师就一定得从理论的分析层面去开始建筑创作吗?建筑也是一种概念性很强的艺术,为什么不能像美术和音乐一样多一点创作的激情,少一点理论上的支持呢?很难想象那个把马桶搬上展览厅的杜尚应该用何种理论去解释他的行为!

这也许不是bobxxk同学一个人的困惑,有这样困惑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困惑?该不该有这样的困惑?这困惑的根源究竟在哪儿?我们就这个问题采访了部分颇有成就的建筑师和建筑学者等,且看他们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imoer
    zimoer 沙发
    同济大学建筑学本科生 姚怡珺
    面对一个建筑,不同的建筑师有不同的看法。归纳一下,大致有三种反应:一类建筑师说不出这个建筑设计是好还是坏,另一类能看出设计的优还是劣,还有一类建筑师不仅能够甄别设计的优劣,还能道出其设计的优点在哪里,缺点何在。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境界的三类建筑师呢?理论背景贫富的差异使然。

    理论是需要的,毋庸置疑。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回首建筑学的形成,我们的原始人类最早只是栖身于洞穴,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用土石草木等天然材料建造简易房屋。这种建筑活动把自然环境改造成为适于居住的人工环境,人类在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的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才逐渐形成了建筑学。之后建筑学成为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我们需要的理论,并非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教条学说,或是标新立异夸夸其谈的激进思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具有指导性的前人建筑活动的经验,包括对空间对形式对功能对材料等等的经验。

    所有的发言,都有明确的观点。但是最后的结论是:没有统一的结论。可见,对于建筑设计与理论支持的关系,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理解。但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在这些观点的背后,这结论似乎又是清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本身就是一条真理,百花开放,百家争鸣,各有千秋,不可拘泥于某一个框框之内。建筑设计的好坏优劣,首先接受的只能是实践的检验,而不是理论。

    中国的建筑教育一种在呼吁改革,一会强调学生基本功训练,一会又强调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再就是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等等。但是究竟该怎样改,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倒是在渐进的改革中,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深深击中我们建筑教育的要害。
    2007-12-04 03:33: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imoer
    zimoer 板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韶宁
    建筑设计一般要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建筑子问题往往互相交织,不可单独解决。建筑学不是数学,数学可以从最基本的公理推导出最优的、确定性的结论。建筑学这样做比较困难。建筑学不能为每一种单独的情况创造一种特定的解决方法。正如某位建筑师说的,我们不能在每个星期一创造一种建筑学。

    我们在创造建筑的时候,往往自觉不自觉的依托某种经验性的框架,这种框架可能是从别的建筑师那里借鉴过来的形式,也可能是某种哲学观念,也可能是一堆简单的建造规范。从广义上说,所有的经验性框架都可以叫做理论。

    建筑师的做法往往是,运用一种或多种框架,结合当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各个方向上进行探索,然后对其进行修改,这种修改往往是没有尽头的。这一过程充满不确定的偶然因素,建筑师并不拒绝这种偶然,相反,还把这种偶然看作是新想法的一个契机,也许一个偶然的契机会带来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这和生物的进化过程类似,偶然的基因突变会带来物种的兴盛。

    理论本身不是对世界的完整概括,世界太复杂了,任何概括都是不全面的。一种理论只是一种对世界的观察,这种观察可以有无限种。有一个开玩笑的说法,在某些人文学科,可以为任意一种理论找到任意多的证据,在建筑学内,几乎任意一种形式都有相应的理论。很多理论本身有多少价值是很值得商榷的。

    评价一种理论的价值是困难的,不同的建筑师对同一种理论会有不同的理解,同一种理论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比如,现代主义的早期,改良社会的左派传统思想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在现在,我们关注更多的是现代主义的形式和空间。

    很多理论的用处不是描述这个世界,而是为建筑师的思考提供一个框架,大家大可不必为某些理论过于认真。而是应该看到理论背后的真实世界的问题。

    2007-12-04 03:32: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民居的再度理解

-从民居的概念出发谈民居研究的实质和方法一. 民居的概念: 矛盾和争议民居大概是建筑学里使用最多却又最少达成共识的术语之一了。从历史上看, 民居几乎从来都是作为和“建筑”相对的概念而存在的: “建筑”是 “伟大的”、“精致的”、“纪念性的”、“大师杰作的”; 是营造的艺术与科学, 且隐含着由特定价值观所支配的美学品位。而民居则被排除在所谓的艺术网络之中, 通常被定义为“本土的”、“自发的”、由本地居民参与的适应自然环境和基本功能的营造(Oliver, 1997; Rapoport, 1969; Rudolfsky, 1964)。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