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7-12-04 03:12:04
来自: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据同济大学李峥嵘副教授介绍,在既有建筑改造方面,对公共建筑的措施会更加严格一点,执行起来也比较方便,包括贴外保温墙面等,这是由政府出面强制执行的。而民用建筑则比较困难。上海市科委的马兴发处长也表示,对民用建筑的改造涉及到产权问题,强制施行的法律依据不足。
绿色建筑 节能建筑 生态建筑
那么,已经推广的部分节能措施,真的起到效果了么?原有民用住宅建筑是否就不能节能了呢?笔者为此专门走访了几户上海居民。
太阳能供热:
家住江湾镇的陈坚红小姐一家几年前买了顶层的复式公寓,太阳能热水器是当时的一个很大卖点。可现在,陈小姐却对这个“新鲜玩意儿”非常不满:“这个太阳能热水器要在晴好天气蓄一天的热,然后到晚上才可以用,这样限制了我们的洗澡时段,很不方便。而且,这个太阳能热水器供热能量不够,如果我们一家3口连续洗澡的话,它就不能满足需求了。”问是否真的省钱,她说:“其实也省不了多少,因为很多时候热水不够用,还是要消耗其它能源。”
循环用水:
这个技术现在并不是很普及,只有某些新建小区才会有。据了解,循环用水系统由于造价高,目前还不可能普及入户,往往只在一个小区建一个大系统,各家各户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分别通过两根水管和小区的整个系统相连接。生活中产生的中水经排水管道与小区循环用水系统相连,处理后可再回送到业主的用水管道。但是,由于各家各户用水量不一,处理成本也不一样,而每月所交的额外的循环用水处理费用却是一样的,矛盾由此产生。
另外,据笔者在某小区的调查,业主们反映每月为循环水系统交的费用足够买一台净水机了。于是,业主愿意为节水额外付费的积极性越来越小,与物业的收缴费拉锯战开始了。
分时用电:
分时用电对于国家而言的确节省了能耗量,但用户却没有这方面切身的感受。家住斜土路的陆先生说,刚装完分时电表的时候,家里人都很起劲,晚上10点一过就拼命用家电设备。可时间一长,他发现电费非但没少,还多了。究其原因,晚上用电时,不注意电器的待机能耗,日积月累,这部分的电费也非常厉害。而在心态上,因为便宜了就多用,于是不知不觉比原来还要浪费了。
看来,无论怎样的节能措施,一旦到了居民这里,首先想到的是“节钱”。当“节能”不能和“节钱”划等号时,居民的节能积极性就下降了。这也是导致目前许多既有节能措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