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7-12-03 17:14:03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一均质土坝,坝基渗漏严重,分析主要原因为:一、大坝在施工过程中,清基不彻底,坝体与坝基接触部位存在渗漏,根据地质报告,整个坝段坝体与坝基接触部位有一层厚约20cm腐殖土,土体内含有植物根系、腐殖质、砾石和砂岩碎屑等杂物,土体大部分为流塑状态,含水量大,强度低,为强透水层;二、主河槽段坝基为风化砂岩,表层强风化,筑坝时,破碎风化层未清到新鲜层面,引起层面、接触面渗水;三、坝基砂岩局部存在节理裂隙或层间泥化夹层,库区水流随着节理裂隙渗到下游,在大坝下游坝脚外,砂岩出露地方,渗水随岩石裂隙流出。
根据地质报告,坝体与坝基接触带为腐殖土层,厚度为20cm,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度为0-13.8m,第三层为风化砂岩层,厚度为2.2-4.9m,第四层为砂岩层,为相对不透水层。坝基一至三层作为本次防渗处理范围。由于坝基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土层,适合用高喷灌浆和混凝土防渗墙处理,第三层适合采用帷幕灌浆处理。对坝基防渗处理,采用坝基高喷灌浆与帷幕灌浆结合方案.
请问应该先进行帷幕灌浆后高压摆喷;还是先高压摆喷后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是否能利用高喷设备进行(一个钻孔)?请赐教!谢谢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1 帷幕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1)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进行边排孔灌浆,再进行中排孔灌浆。边排孔宜分为
三序进行,中排孔可分为二序或三序施工。
(2)由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宜先进行下游排孔的灌浆,再进行上游排孔的灌浆。每排
孔宜分为三序施工。
(3)单排帷幕灌浆孔应分为三序施工。
2、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时,一个坝段或一个单元工程内,后序排上的第
一序孔宜在前序排上最后次序孔在岩石中均灌完以后再开始钻进。
同一排上相邻的两个次序孔之间,以及后序排上第一次序孔与其相邻部位前序排上
最后次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的间隔高差不得小于15m。
3、 帷幕后的主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必须在相邻部位帷幕灌浆检查合格后,才可
开始钻进。
4、 固结灌浆宜在有混凝土覆盖的情况下进行。钻孔灌浆必须在相邻部位的混凝土
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开始。
5、固结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可分为二序或三序施工。
6、工程必要时应布置观测孔,安设抬动监测装置。灌浆过程中经常观测和记录,严
禁抬动值超过设计规定。
二、对灌浆孔的要求
对灌浆孔的一般要求如下:
1、 帷幕灌浆孔宜采用回转式钻机、金刚石钻进或硬质合金钻进。固结灌浆孔可采用
适宜的钻机和钻头钻进。
2、帷幕灌浆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因故变更孔位时,应征得设
计同意,并作好记录。孔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3、帷幕灌浆孔宜选用较小的孔径,一般可采用91、75、59mm孔径。孔壁应
光滑、垂直、完整。
4、 钻孔角度与岩体裂隙方向、倾角大小有关。在裂隙倾角很大或接近直立时,如采
用直孔灌浆,则浆液的渗透范围有限。这时,应垂直于裂隙面打斜孔灌浆,以便尽可能多
地穿过裂隙面。裂隙倾角较小时,应尽可能打垂直孔。
5、孔距、排距与排列形式。孔距与岩层的裂隙构造程度有关,如裂隙比较宽而岩性
坚硬,采用灌浆压力较高,浆液扩散范围广,孔距可以加大。如裂隙很小或岩性较软弱,
灌浆压力较低,孔距可小些。钻孔排数一般为2~3排,单排者很少。排距2~4m.孔距
采用2~3m,最密的为1.0~0.5m.排列形式采用梅花形或正方形。
6、根据岩性和裂隙发育程度决定灌浆段长度,一般可采用5m一段。裂隙发育、吸
浆量大的地层,应适当缩短长度。大裂隙、溶洞等特殊地层,应单作一段进行灌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