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绘图员的日子(八十) 基础初探(二) 设计点滴上

绘图员的日子(八十) 基础初探(二) 设计点滴上

发布于:2017-07-20 10:45:20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进入舒适区,让你得不到任何东西































写在前面的话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打造一个“完美”的计划呢?






在“SMART”目标系统的基础上,不要局限于那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要制定有难度的拓展性目标,然后想尽办法接近和实现目标。




制定的计划要详细具体,并且拆分为多个可执行模块,行动时以计划为指南而又不拘泥于计划,顺势而为,随其自然,敢于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大机会。




“完美”计划就是在行动中,抛弃错误的决定,不断修正不完美,一点点接近那个“完美”的理想目标。















“胡说八道”—一周检视
















工作







上周主要火力集中在B18项目上,桩基及墙柱协调,然后值得一提的是参加了珠海为数不多的专业讲座,这种机会我还是蛮珍惜的,毕竟眼界太小还不出去看看,只能沉井底任鱼肉了。L师兄说多去外面看看,哪怕是广州深圳都无所谓,真正的价值不在眼下,在“小”与“大”之上无疑他已遥遥领先,放不下,拿不起是我们这代人的一大特色,什么时候能真正走出这样的怪圈,那你就算是一个赢得世界之人。









是:





参加了装配式钢结构系列讲座,初步了解装配式钢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大会还介绍了华策中心大厦的基本概况、工程难点及技术创新。



1.png



2.png




第一次完成大地下室基础图









非:





对于不熟悉的工作就是来回炒反复的炒,这一来一回时间就那么流逝了。瞬间想起和S工交谈说的那段话,虽然他已经离职,但我想他还是一个挺有思想的一位同事。




S:L工为何不试试做做地下部分,地下室或是基础应该可以随便挑?




L:不不不,我感觉现在塔楼都做的不清不楚,哪能谈地下部分啊!




S:L工,那你就想多了,什么都试一下嘛!




L:不是不试,时候未到。我的计划可能是明年再争取尝试吧!




S:呵呵!我觉得不能那么刻板,有什么样的水平就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你觉得在单位你会比xxx他们差吗?




L:我做事情一般都会有计划进行,循序渐进才能稳固扎实。




S:我同意你的观念,但有时候计划也会把人带坑,走进胡同,要知道有时候机会是稍纵即逝的




L:谢谢S工指点,你说的我会好好考虑一下。




S工的想法其实也没错,相信这也代表了在设计院待个两三年的绘图员的心声。但我觉得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还是踏踏实实的把塔楼做好先,个人感觉塔楼的设计融入的概念会比地下室什么的多得多,从布墙柱到调模型到绘图,仔细体会下,这都无疑是个人结构概念的碰撞。而地下室呢,无梁楼板,加腋楼板,单向双次梁楼板等等,其实工作量真心不大,仅仅是不断的重复劳动,虽然塔楼也是不少,对地下室而言,结构多是满足顶板承载力需要及配合建筑设备专业调整再调整。




就在去年下半年,我跟进了优特项目,然后因为人手问题在做完住宅和商业部分后介入地下室工作直到现在的B18项目,连续三个项目都参与了地下室设计,B18项目的基础也尝试完成,也算是实现了当初的三年之愿。人生当有所规划,但正确认识自我又是重中之重。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带来的麻烦便是通过多次摔倒后才能意识到自身不足,这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把握主动的人从来都是前期投资预测、中期统筹兼顾、后期价值分享。









生活





萌宝逗乐瞬间:1爸妈下班归来;2出浴;3被爸妈轮着“抢”走;4爸妈夸张的动作。




“我不是沉迷手机,而是孩子睡着以后,好不容易有点自己的时间,我实在舍不得睡觉!”这是最近看到的一段独白,夫妻间、朋友间、同事间,理解万岁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还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呢?你是前者还是后者?









圈子





有一件让你装逼让你飞让你长期坚持的事情,这便是很多人前进的动力,那么你能说虚荣心不是件好事吗?当然我觉得这事得有一个客观的前提,不是为了作而做,不是为了做而作,积极向上,不骄不躁,身怀谦卑,如此而已。




你的小世界的爆炸对你来说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当中很多人应该都是这样,从父母身边到学校,从一个学校又到另一个学校,最后走进社会,而实际上我们中的很多人真的融入这个社会了吗?你确定你难道不是仅仅进入另一个学校,实现了最终的两点一线(家、公司)。这个时候你的小宇宙需要一次彻底的更新换代,首先我能想到就是一次思维的爆炸,一次深层次的质变才能真正实现螺旋式飞跃,期待这一刻的到来。
















“正儿八经”说设计

















避免反复我们这样做







一个项目前期,往往会出现勘探点布置和基础设计不一定同一个人完成,在B17地块布勘时,考虑到后面设计的便捷性,我将各主楼的点编号区分开来,比如1#编号为1ZKxx,相应的2#就是2ZKxx,纯地下室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编号,这样无疑给后期带来大大的便利。那么遇上不规律的编号怎么办呢?




我们这样做:(可能您会有更好的方法,如有望不吝赐教)




一张总图,一个Excel表。总图用来记录每个勘探点对应地勘报告中的土层信息,比如粘土层顶标高、强风化顶标高、中风化顶标高等,那么一张包含各个孔点信息的总图就形成了(用于后期判断孔点周围基础类型,比如底板底土层类别判断是做天然基础还是桩基),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记录Excel表也随之生成(用于确定基础承载力,桩长,进入持力层深度等等)











CFG桩




3.png




这个表格应该能表达我想说的









2017.07.19  珠海




泰基 木子青见







木子青见

(微信公众号



结构菜鸟人生






[真实记录绘图员的日子,结构小菜鸟,”堕入“行业三年,深信思考比行动更重要的理想主义者。不忘初心,追求高效,只争早夕,学而思。。。]




全部回复(2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凌晨风羽
    凌晨风羽 沙发
    谢谢分享
    2017-10-13 20:32: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r199002
    zr199002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
    2017-10-13 15:32: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09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外墙阳角处楼板预留洞口如何设置附加筋

请教各位大神,有这样一块板,要在左下角这个角上预留一个650X650的洞。那么这个洞应该怎么附加筋呢?设计说明有墙边洞的附加筋做法,墙角能适用吗?如附图:设计说明上还有阳角附加筋的做法如下图,那么我有点搞不懂了。预留这个洞刚好在这些附加筋的地方,那这些筋应该是加不了了。这样我就有点迷惑了,这个洞应该怎么附加钢筋呢?请各位大神指点迷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