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行业政策 \ 修龙:建筑产业现代化之思与行

修龙:建筑产业现代化之思与行

发布于:2017-07-05 17:20:05 来自: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 [复制转发]
1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标志性政策文件及活动

驱动因素

解决问题

关注重点

停滞原因

建国初期

《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

大规模建设需求

建设速度与效率

工业

建筑

政治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

《建筑工业化发展纲要》

大规模建设需求

劳动生产率不高,质量问题较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

住宅

市场原因、

政策原因

转型期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多种

因素

劳动力成本增加、公众对建筑品质要求提高、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

全方位整合(须科学规划,理性发展)




2. 从“建筑工业化”到“建筑产业现代化”


从“住宅产业化”到“建筑产业现代化”,其内涵则更宽、更广,不仅涵盖住宅建筑结构部分,而且包含了部品部件的大规模工业生产,还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包括全生命周期管理)融入进来,使这一概念更加科学、全面。目前行业内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理解经常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简单把“工业化”理解为预制混凝土(PC)技术
目前政府的很多激励政策也都是针对PC制订的。实际上,PC只是工业化的一部分。PC具有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等优点。但这些优点的发挥需要一定的边界条件。首先要对未来市场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防止产能过剩。第二,PC构件现有生产能力不能满足产业需求规模。


误区二: 忽略部品部件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产业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部品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一方面它能够降低单个部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设计、选用产品。而目前行业对部品部件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还没有意识到其足以占据建筑产业现代化“半壁江山”。


3 关于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几点建议
3.1理性决策
此轮建筑产业化发展浪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如何不重蹈前两次中途停滞的覆辙,需要积极、理性,科学谋划。




3.2 整合产业链资源
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是目标,实现路径是“三化":


一是标准化。当前最急需解决的是建立行业产业化统一标准。


二是平台化。非常有必要将设计、制造、建造、运维等建筑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共同打造一个贯穿全产业链的基础性平台。


三是信息化。信息化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3.3 丰富技术内涵,加强技术创新与集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建筑工业化不断探索,已经形成了最为熟知的预制混凝土体系(PC),除此之外还有钢结构体系、混合结构体系、现场工厂化施工体系、部品部件集成内装体系(SI)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当今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内涵。


4 结语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行业发展的推动者,经过60余年的研究与积淀,对建筑产业化的多项技术都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并已形成了成套的技术体系,如全国标准图设计、PC技术研发、集成内装体系(SI)实践等,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正全力深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事业,并以科技部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依托,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模式展。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业政策

返回版块

2911 条内容 · 5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研究报告

一 项目背景(一)《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颁布实施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美丽中国”构想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元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建设将走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道路。文件要求: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尽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构件、部件、部品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