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行业政策 \ “互联网+”潮起济南建筑产业化迎头赶上

“互联网+”潮起济南建筑产业化迎头赶上

发布于:2017-06-30 11:14:30 来自: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 [复制转发]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3年以及10年的“互联网+”发展目标,提出包括益民服务、便捷交通、协同制造等11项重点行动。其中,协同制造方面,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空间尤为广阔,尤其是建筑产业现代化与互联网有着天然共生性。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互联网+”顶层设计的出炉,将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增加新的内涵。就济南而言,自推广建筑产业现代化以来,我市就把信息化作为基础工作大力推进,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目前,已在全国物联网信息管理方面具有领先水平。A 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必由之路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建造住宅。简要讲,就是构件(楼板、墙、楼梯等各种部件)在工厂中进行流水线生产,然后到现场组装式建房。其特点是,以工业化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方式;以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的设计管理理念;以预制装配式干作业替代现场湿作业。与传统混凝土现浇的建筑模式相比,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种革命性的转变。其中,信息化是必由之路。
  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对品质的把控,做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以推动产业的平行发展和产品的纵深发展,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加强分工协作,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信息化是标准化和集成化的基础,也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来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技术有望融合在一起,会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增添新的内容和内涵。B 推动互联网由消费向生产领域拓展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说,“互联网+”行动的提出,最大的焦点在于推动互联网由消费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在“互联网+”协同制造行动中,《意见》提出,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
  这一蓝图正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正在努力实践和积极研究的方向。以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研发的可变性住宅CSI技术为例,在住宅室内空间、厨卫等方面,就已经为消费者预留了“个性化定制”的空间。
  据了解,CSI是我国首套支撑体和结构体相分离的住宅建设技术,其主体框架结构具有更高标准的耐久、抗震性能,寿命达百年以上。该系统的各种管线放在架空地板内,隔音效果好,整体厨房、卫生间像冰箱彩电一样可以随意摆放,室内空间可根据房主需要做个性化的分割,厨房等室内生活设施可实现工业化大生产,避免了装修中的大手术。通过C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集约化生产、配套化供应、装配化施工、社会化服务,能实现建筑的节能、省地、节水、节材、环保。
  此外,建筑产业现代化全产业链的发展,对物流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意见》提出,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建设智能仓储系统,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物流是一条生命线,“互联网+”高效物流正是建筑产业化所急需的。
  “可以看到,‘互联网+’正在向国家整个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型具有意义的领域去推动。”济南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王全良说,以前建筑产业现代化所涉及的信息化,仅是从行业发展需要去做和推动,现在的“互联网+”顶层设计,是对包括建筑产业现代化在内的生产领域信息化的高度认可,反映了国家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C 济南已建成全国领先的建筑物联网
  关于“互联网+”,工信部曾指出,将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互联网相关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电子产品、传感器、实体应用等技术,使“互联网”的应用产业更广大,引领带动作用更为强大,整个经济在智能化、互联网的支持下做强做优。
 济南在推广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成功打造了包括门窗设备和制造产业链、工业化装修产业链、太阳能产业链和钢结构建筑产业链等“七加一”主导产业链发展模式,其中,还包括管理信息化产业链。

管理信息化产业链之所以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本质上就是建筑制造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据王全良介绍,济南与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山东联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建筑物联网系统,就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建筑产业现代化中的一系列管理问题。“济南市现在运行的装配式物联网系统,其作用就是在工厂阶段,不管是预制的墙还是柱,都通过芯片连接起来,诸如钢材、沙子、石子在哪里生产的,整个生产过程由谁经手的,谁检验的、谁安装的、谁监理的,全都清清楚楚。这样每个构件的质量都可追踪,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这带来了建筑服务业的巨大变化,能够实现建筑业的‘工业4.0’变革。同时,济南市把建筑物联网系统作为一个主要系统,真正把管理信息化通过产业化的方式高度集成,计划未来不断建立和完善云服务系统和大数据平台,为济南乃至全国提供信息化管理的服务,共同推进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快速发展。”
  王全良认为,从“互联网+”的思维去认识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信息化、物联网并非一个系统、一个软件那么简单,应该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核心作用。建筑产业现代化对信息化的需求无处不在,涵盖从标准制定、建筑设计、部品订购、质量监管、仓储物流到行业管理、产业链协同发展、产学研合作等各个环节。“互联网+”与建筑产业化必将互相促进,共同快速发展,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推手,以创新和创造极大地改变着百姓和社会生活。
  • liubo-humn
    liubo-humn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的资料
    2018-11-26 06:12: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业政策

返回版块

2891 条内容 · 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天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明年推广200万平方米

工厂15分钟做好一面墙、现场5天建好一层楼……不同于传统的“添砖加瓦”建造方式,如今建房子就像“搭积木”。由天津住宅集团实施的本市首个装配式住宅施工项目,已在北辰区双青新家园保障房现场全面开建,这标志着本市住宅产业化项目的成功破题,将成为天津未来建筑的主流模式。   近日,记者来到双青新家园20号地6号楼,这是设计为18层的楼房。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映入眼帘的是依次排列的预制墙、预制梁、楼板、空调板等房屋预制部件。项目负责人王鑫告诉记者,装配式住宅施工俗称“搭积木建房”,房屋的主体构件先在工厂生产好,再运到工地现场拼装而成。记者看到,6名工人合力安装预制楼板,仅几分钟就安装完毕。“以往大板楼也是预制的,年头久了会渗水,而且冬冷夏热。这种楼板怎样避免这些问题?”记者问。“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技术体系。”王鑫说,像楼板、预制墙这些房屋主体构件全在工厂里预制生产,结合自主研发的28项核心专利技术,经过国家实验室多次检测,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要求,辅以多种新型技术和保温节能效果,这样出来的产品精度更高。搭积木式建的住宅效果等同于传统现浇结构,能达到8.5度抗震设防要求,建成后的房屋非常牢固。同时,整体工期还能缩短三分之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