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
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交流学习上海等地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11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海市召开了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现场会。
《指导意见》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
在此次工作现场会上,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岳清瑞做了《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思考》的报告,详细梳理了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前世今生,认为我国应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
岳清瑞表示,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包括结构体系、围护体系、部品部件、水电暖、装饰装修等。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和科技水平相关。他举例说在欧洲非地震区,低层和多层建筑为主,且工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劳动力稀缺,因而德国、法国、丹麦等欧洲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高装配化建筑;日本地震烈度大,虽然集合住宅多数为混凝土,但减震隔震技术先进。法国、丹麦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主; 英国走了钢结构建筑道路; 瑞典木结构为主更多的国家选择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从全球范围看,绿色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是建筑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装配式建筑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同时也是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中美联合声明的重要内容。
岳清瑞认为,技术基础和进步对发展装配式建筑十分关键,包括基本建筑体系和关键技术、产业化技术工人、工业化部品部件生产质量水平、部品部件物流体系及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等关键因素。
岳清瑞进一步阐述了我国装配式大板住宅建筑的经历和教训。以北京为例,70年代末80年初沿二环、三环建设2000万平米高层大板房住宅,可以说轰轰烈烈,编制了《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JGJ等相关技术标准。但是受经济水平、基础材料、技术管理等多方限制,出现冬冷夏热、渗漏水、隔音差、节能、维护费用高等缺陷。进入90年代,20年断档期教训深刻:福利房改革、商品混凝土、建筑业模式、技术问题等导致大板体系一下子被“判死刑”,没有给提升发展的机会。反观二战后额欧州,持之以恒地改进、完善、提高,才有今天装配式建筑的硕果。
他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市场,在社会发展、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等具备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条件,展装配式建筑成为必然。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方面,我国已形成了外挂墙板、钢筋桁架叠合楼板、预制剪力墙和框架、套筒灌浆、机械连接等不同产品和技术,建设了一批预制墙板和楼板生产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在多地试点,形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但是也存在设计、生产、运输、施工产业链和配品供应链不完善;预制件按照产品计税,相对现浇体系没有成本优势;节点连接、装配施工质量和抗震性能存疑;产业工人缺乏,现场物流系统缺失等许多问题。
钢结构建筑方面,在工业厂房、大跨度建筑、超高层建筑等应用较广;不少企业自主开展了新型钢结构体系探索,但都不能称为成功,需要完善;钢结构工程技术水平特别是施工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问题包括严重缺乏有经验的钢结构设计人员、以及熟悉钢结构建筑师和设备师等;与钢结构匹配的围护结构仍然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以及钢结构住宅防火防腐问题。
木结构和竹结构建筑方面,在农村自建房木(竹)结构屋盖应用较广,只是没有纳入统计系统;在轻型木结构、大跨木结构、多层木结构、模块式木结构等技术、研究层面最近发展较快。存在问题包括严重缺乏有经验的设计人员,还没有成熟的设计软件,缺乏村镇自建房标准;有部品部件产品,但未形成规模化的供应,市场尚未成熟;多层木(竹)结构消防和耐久性问题制约其发展。
岳清瑞最后提出了技术层面的主要瓶颈和解决思路。为解决缺乏与产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和建筑体系问题,应创新结构体系,走高性能结构之路,解决结构构件及节点标准化、通用化问题;提高性价比,走绿色建筑之路,解决各方不同的需求和关切问题。针对缺乏系统集成和一体化技术体系问题,应培育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和全供应链,发展系统集成建造技术和平台;推广EPC总承包模式,发展全过程、全专业一体化技术。
此外,关键共性技术瓶颈问题需要重点突破。高烈度地区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可靠性与抗震性能、与钢结构匹配的围护结构体系产业化解决方案、木(竹)结构设计部品施工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难点。
生产和管理模式、商业模式需要改变和创新,现场物流管理和配套产品配送体系,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培育多元化发展的装配式建筑市场,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体系不搞零和游戏,需要齐头并进。高性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木(竹)组合结构、复材结构是未来发展方向。
岳清瑞表示我国应走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在高烈度地区和大城市高层建筑,积极推进钢结构建筑产业发展;在低烈度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点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村镇和低层建筑,利用林木资源,推广木(竹)结构建筑。通过政府推动,发挥产业政策作用,还需补齐人才、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扶持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通全产业链和全供应链。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八大任务,是中国政府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发出的最强声,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他最后表示。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