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桃花岛
施工企业BIM应用目标
施工阶段BIM实施目标主要是利用BIM技术加强施工管理,通过建立BIM 施工模型,将构筑物及其施工现场 3D 模型与施工进度链接,并与施工资源、安全质量、场地布置、成本变化等信息集成一体,实现基于 BIM 的施工进度、人力、材料、设备、成本、安全、质量、场地布置等的动态集成管理及施工过程可视化模拟。
施工企业BIM应用流程
施工企业BIM应用所面临困难
施工企业肩负着保障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等全方位的施工管理责任,面对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如何做好施工过程管理,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前BIM仍处应用初期,施工企业
一般在项目上开始应用BIM,而对于即将或正在实施的项目来说,
项目经理核心工作是确保项目履约(外部合同与内部责任状),而不是科研。
因此,BIM在项目层面具体应用中有
几个困难点:
一是项目经理的自身对BIM的理解与能力;
二是没有经验和体系保障的BIM价值的相对不清晰性和不及时性与实施中的项目所具有质量成本进度等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
三是BIM所代表的数字化思维方式与过程化导向管理模式与当前施工项目管理结果导向与粗放式管理模式之间的冲突;
四在施工阶段核心的不是建模能力而是模型解构能力,将虚拟的建筑模型快速结构为现实的构件与生产工艺,这需要模块化与机械化的支撑,这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现阶段施工企业BIM具体应用点
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是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主要内容之一,认真做好图纸会审,检查图纸是否符合相关条文规定,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工艺与设计要求是否矛盾,以及各专业之间是否冲突,对于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完善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都有重要意义。图纸会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等,做好图纸会审这项工作,图纸中的一些问题就能及时解决,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进而节约施工成本。应用BIM 的三维可视化辅助图纸会审,形象直观。
1.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实施要点
传统的图纸会审主要是通过各专业人员通过熟悉图纸,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业主汇总相关图纸问题,并召集监理、设计单位以及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商务经理、技术员、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等相关人员一起对图纸进行审查,针对图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商讨修改,最后形成会审纪要。
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与传统的图纸会审相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发现图纸问题阶段,各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的熟悉图纸,在熟悉图纸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图纸问题,在熟悉图纸之后,相关专业人员开始依据施工图纸创建施工图设计模型,在创建模型的过程中,发现图纸中隐藏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汇总,在完成模型创建之后通过软件的碰撞检查功能,进行专业内以及各专业间的碰撞检查,发现图纸中的设计问题,这项工作与深化设计工作可以合并进行。
(2) 在多方会审过程中,将三维模型作为多方会审的沟通媒介,在多方会审前将图纸中出现的问题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标记,会审时,对问题进行逐个的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可以大大地提高沟通效率。
(3) 在进行会审交底过程中,通过三维模型就会审的相关结果进行交底,向各参与方展示图纸中某些问题的修改结果。
2. 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的优势和不足
(1)优势
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首先,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会发现传统二维图纸会审所难以发现的许多问题,传统的图纸会审都是在二维图纸中进行图纸审查,难以发现空间上的问题,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是在三维模型中进行的,各工程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一目了然,通过软件的碰撞检查功能进行检查,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图纸不合理的地方。其次,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通过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漫游审查,以第三人的视角对模型内部进行查看,发现净空设置等问题以及设备、管道、管配件的安装、操作、维修所必需空间的预留问题。
(2) 不足
由于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对人员和电脑要求较高,这也是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实施的一个难题。一方面,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要求配置较高的硬件设备和具备相应素质的BIM 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创建三维模型要求有充裕的时间,如果建模人员素质不达标,或者时间比较紧张,则采用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难度较大,因为准确反映图纸信息的三维模型是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的基础,若建模人员素质不够或者时间紧张导致三维模型不达标,无法实现图纸会审的目的。
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是深化设计人员在原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图纸进行完善、补充、绘制成具有可实施性的施工图纸,深化设计后的图纸应满足原设计技术要求,符合相关地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并通过审查,能直接指导施工。主要包括各专业的深化设计以及专业间的协调深化设计。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是应用BIM 软件进行深化设计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深化设计质量和效率。
1.基于BIM 的各专业深化设计实施要点
传统深化设计是先由各专业深化设计人员熟悉图纸,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对各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向施工单位介绍设计意图,以及解决施工单位对图纸的相关疑问,完成交底之后,各专业深化设计人员在明确深化设计方向之后制定深化设计的相关原则文件,保证深化设计的质量,而后编写深化设计说明,绘制构件布置图、构件详图以及节点详图,对布置不合理的相关构件以及节点进行重新布置或者优化设计,最终完成深化设计。
基于BIM 的各专业深化设计与传统的深化设计相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各专业深化设计人员在完成接收设计单位的图纸交底之后,通过制定相应的深化设计原则之后,各专业通过安排专业的建模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各专业施工图设计模型的创建。
(2)完成专业模型的创建之后,各专业深化设计人员可以在各自专业施工图设计模型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工作,如管线走向,节省材料,降低施工难度;校核型钢与钢筋穿插是否合理;通过软件的碰撞检查功能对各专业间的碰撞进行检查。
(3)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可以直接导出施工图,在对模型完成相应的优化之后,在BIM 软件中,对图纸、图层、尺寸标注等进行相关设置之后便可直接导出施工图纸,在出图过程中如果构件过于密集还可通过过滤器功能进行分系统出图,或单独导出某构件的详图。
(4)在多专业进行协调深化设计时,各专业深化设计后的模型按照统一的坐标原点和高程整合到一起,形成项目的整体模型;在三维模型中通过碰撞检查发现各专业之间的碰撞点,还可通过三维漫游,以第三人的视角对三维模型进行巡视,发现问题,最后各方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5) 关于施工图设计模型的来源,有以下可能的情况:
设计单位不提供模型时,可以根据施工图自行创建施工图设计模型;
设计单位提供施工图设计模型,但未考虑施工需要,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某些工作中使用其模型;
对于不能满足需要的工作,应考虑单独建模或者对已有模型进行优化;
在前期通过业主方与设计方进行沟通和协商,让设计单位提供符合施工标准的模型,主要是针对文件命名,分区分层分段建模的相关要求。
2.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的优势和不足
(1) 优势
基于BIM 技术提高了深化设计的效率,保证了深化设计的质量。一方面,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通过创建三维模型,各专业深化设计人员在创建三维模型的过程便可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设计以及设计中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三维模型进行深化设计,更为直观地发现模型调整前以及调整后的状态,在最后施工出图过程中出图较快,特别是在对模型进行修改之后,施工图的更新可以自动生成,大大减少了绘图的工作量。
(2) 不足
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所形成的施工深化设计模型,由于需要用于形成施工过程模型来指导施工,模型精度要求比较高,需要各专业配置相应的技术人员并安排合理的时间,若各专业无法保障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时间,则无法保障深化设计质量,后期的施工将会产生许多返工或质量安全事故,总包方无法保障各分包方BIM 能力时,既耗费了人力物力,又难以达到深化设计效果。
施工组织与方案优化
施工组织文件是项目管理中技术策划的纲领性文件,是用来指导项目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能保证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
1.基于BIM 的施工组织与方案优化施工要点
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优化流程是首先由项目人员熟悉设计施工图纸及进度要求,以及可提供的资源,然后编制工程概况、施工部署以及施工平面布置,并根据工程需要编制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安排等内容,在完成相关工作之后提交给监理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相关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监理审核不通过,则根据相关意见进行修改;监理审核通过之后提交给业主审核,审核通过后,相关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基于BIM 的施工组织设计优化了施工组织设计的流程,提高了施工组织设计的表现力,需要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BIM 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三维模型对施工进度相关控制节点进行施工模拟,展示在不同的进度控制节点,工程各专业的施工进度。
(2)在对相关施工方案进行比选时,通过创建相应的三维模型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三维模拟,并自动统计相应的工程量,为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3)基于BIM 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劳动力计算、材料、机械、加工预制品等统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在进行施工模拟的过程中,将资金以及相关材料资源数据录入到模型当中,在进行施工模拟的同时也可查看在不同的进度节点相关资源的投入情况。
2.基于BIM 的施工组织与方案优化的优势和不足
(1)优势
基于BIM 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优化与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相比有很大的提高,利用BIM 对施工进度计划以及相关施工方案进行三维模拟,更加直观地展示了工程进度以及相关施工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便于发现其中的问题。
(2)不足
在相反方面,由于设计模型的创建问题,若项目前期没有相关模型,再行创建工作量比较大。
设计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到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处理,如:增减工程内容、修改结构功能、设计错误与遗漏、施工过程中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使用材料的改变,这些都会引起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可以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中的某一个单位提出,有些则是上述几个单位都会提出。例如,工程的管道安装过程中遇到原设计未考虑到的设备和管道、在原设计标高处无安装位置等,需改变原设计管道的走向或标高,经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办理设计变更或设计变更联络单。这类设计变更应注明工程项目、位置、变更的原因、做法、规格和数量,以及变更后的施工图,经各方签字确认后即为设计变更。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实现模型的参数化修改,可以轻松对比变更前后工程部位的具体变化,并具有可追溯性。
1.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实施要点
传统的设计变更主要是由变更方提出设计变更报告,提交监理方审核,监理方提交建设方审核,建设方审核通过再由设计院开具变更单,完成设计变更工作。
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与传统的设计变更相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在审核设计变更时,依据变更内容,在模型上进行变更形成相应的变更模型,为监理和业主方对变更进行审核时提供变更前后直观的模型对比。
(2)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在进行设计变更完成之后,利用变更后BIM 模型可自动生成并导出施工图纸,用于指导下一步的施工。
(3)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利用软件的工程量自动统计功能,可自动统计变更前和变更后以及不同的变更方案所产生的相关工程量的变化,为设计变更的审核提供参考。
(4)设计变更对施工深化设计模型产生影响,进而对相应的施工过程模型也产生影响。由于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和BIM 应用成熟程度条件下, BIM 模型尚没有正式用于项目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BIM 模型辅助设计变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通过在设计变更报告中插入BIM 模型截图来表达变更意图以及变更前后设计方案的对比,其直观性对于提高沟通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2.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的优势和不足
(1)优势
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为建设工程施工工程中的设计变更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方面,三维可视化为设计变更的审核提供了新的平台,更为直观地展现设计变更前后模型的变化,更快捷地统计对比变更前后工程量的变化;另一方面,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在确认变更之后,通过对模型按照变更方案进行修改,自动导出相关的施工图纸,大大减少了工程因为变更而产生的大量的绘图量。
(2)不足
在施工前期若已经创建了项目BIM 模型,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若无相关BIM 模型,需要设计变更过程中创建BIM 模型,因为模型创建过程中工程量比较大,则不建议进行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另外,若项目无法保证相关建模人员的素质水平,不能保证模型创建的精度,也不建议进行基于BIM 的设计变更。
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项目管理者按照目标工期要求编制计划,实施和检查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并在分析进度偏差原因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修改计划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通过对进度影响因素实施控制及各种关系协调,综合运用各种可行方法、措施,将项目的计划工期控制在事先确定的目标工期范围之内,在兼顾成本、质量控制目标的同时,努力缩短建设工期。基于BIM技术的虚拟施工,可以根据可视化效果看到并了解施工的过程和结果,更容易观察施工进度的发展,且其模拟过程不消耗施工资源,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返工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风险,增强管理者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能力。
基于BIM技术的进度管理主要包括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监控两部分内容。
1.进度计划编制
基于BIM 的进度计划编制与传统方法比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应用之前首先明确应用目标
基于BIM 的进度计划管理对工作量影响最大的地方就在于模型建立与匹配分析。在宏观模拟中,进度计划的展示并不要求详细的BIM 模型,只需要用体量区分每个区域的工作内容即可。在专项模拟中则需要更加精细的模型,这种模拟适合有重大危险或相当复杂抽象的专项方案。
首先需要考虑是选择不同的模拟目标会对后续工作的流程以及选择的软件造成一系列影响。若选择使用三维体量进行进度计划模拟,主要展示的是工作面的分配和交叉,方便对进度计划进行合理性分析。这种方式在工程量估算等方面准确性不高,视觉表现较简陋。
若在三维体量的基础上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可以用简易模型进行进度模拟,模型中只区分核心筒、砌体墙、柱、梁、板和机电各专业,粗装修、精装修等工作可用砌体墙模型以不同颜色进行表现。这种方式下的表现力有所提升,但是在工程量估算、成本估算等方面依然不准确。
若按图纸建立模型或使用设计院的模型进行施工进度模拟,是最实用的施工进度模拟。在工程量估算准确性和视觉表现上都是十分优秀的,但是要考虑简化模型,减少制作施工模拟的工程量。推荐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施工模拟,但是要预留较长的工作时间。
若进行专项模拟,主要展示的是复杂、抽象的操作或工作条件,主要用于交底和沟通。以展示清楚为优先,平衡建模与模拟的工作量。
(2)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进度模拟模型
进度模拟模型可选择使用以下几种:
体量模型。建立体量模型时主要考虑对工作面的表达是否清晰,按照进度计划中工作面的划分进行建模。体量模型建模最快,一般2 小时内可完成体量建模,推荐使用Revit 进行体量建模,方便输入进度计划参数进行匹配;
简化模型。当工作的细分要求较高时,应建立简化模型进行模拟,简化模型在体量模型的基础上能反映工程的一些特点。简化模型的建模速度也较快,建议建模使用Revit ,方便进度计划参数的输入;
多专业合成模型。当需要反映局部工作的施工特点时,可采用多专业合成模型,如将Revit、Tekla、Rhino 等模型导入软件中进行模拟制作。在采用多专业模型时应注意:不同软件的模型导入Navisworks时需要调整基点位直;除Revit模型外,其他的模型需手动匹配,最好能按不同软件设置不同的匹配规则。
(3)编制总进度计划工作表
编制总进度计划工作表时,应考虑4D 、5D 施工模拟的要求,选择以工作位置、专业为区分的WBS 工作分解结构模板,批量设置相关匹配信息。选择以工作位置、专业为区分的WBS 模板是考虑到施工模拟需要以三维模型、三维体量进行进度计划展示,因此需要很好地界定三维模型,否则会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影响进度计划的表达。建议进度计划中包括并不限于以下信息:进度信息与模型匹配的信息、模型中不同专业的信息、用于模型筛分的信息。
(4)工程量估算
工程量估算大致分为三种方式:导出数据信息进行估算、导入专业算量软件进行计算、在一站式管理软件中进行计算。
第一种以Revit、Excel、MS Project 的协同工作为主,导出Revit 数据至Excel 表格进行估算,再将数据输入进度计划软件中。
第二种以Revit、国内造价软件(广联达、鲁班、斯维尔等)、Project的协同工作为主,将Revit 模型导入国内造价软件进行算量,再将数据输入进度计划软件中。
第三种以VICO、ITWO 的一站式管理软件应用为主,在理论上,可将模型导入VICO、ITWO 中,通过进行分区分层、进度计划编制、模型与进度关联、工程量计算、造价计算、劳动力计算、进度时间估算等工作,从而制作出5D 施工模拟;但目前VICO、ITWO在国内还缺乏足够的应用实践,其实用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以下内容对这两个软件不再作详细叙述。
(5)工作持续时间估算
本项工作是在工程量估算的基础上,分配劳动力与机械,依据工程量与施工企业定额估算工作的持续时间。估算方式是导入工程量数据在进度计划软件中进行估算。将工程量估算中的前两种方式计算出的工程量数据导入进度计划软件中,设置施工定额,进度软件自动计算工作持续时间。
(6)模型与进度计划进行匹配
模型与进度计划进行匹配时,可灵活采取匹配方式。匹配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手动匹配。手动匹配时,是在Navisworks 中选择模型,与相对应的进度计划项进行匹配。筛选出模型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手动匹配方法多种多样。手动匹配的优势在于灵活、方便、操作简单;
规则自动匹配。按规则进行自动匹配主要是依据模型的参数特点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应到进度计划项上。自动匹配快捷方便,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匹配工作量,但是缺点是不够灵活,流程繁琐,匹配错了难以修改。
(7)进度优化及核查
进度优化主要还是依靠原有的优化工具进行,在复杂工程的进度优化上,可使用Navisworks等软件制作施工进度模拟,通过动画的方式表现进度安排情况,直观检查进度中不合理的安排。
(8)总控计划交底
计划交底采取施工模拟与工作计划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需要调整的部分则进行讨论、记录,意见达成一致后,修改总进度计划及施工模拟。
施工进度模拟在交底中的作用也非常显著,在进度协调会中临时检查进度计划表中的各项关系,查找是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在进度协调时利用清晰直观的动画进行展示,减少了各方的理解歧义,以便达成共识。
(9)编制阶段进度计划
计划协调部在将一级总进度计划分解细化形成阶段计划的过程中,应对复杂情况的施工区域额外进行详细度更高的施工模拟,提前核查可能发生的情况。阶段性计划可以从总控计划中抽取出来,细化成分段更细的施工进度部署。编制方法与编制总控计划的施工进度模拟相同。
(10)审查分包方计划合理性
在进度会议上进行进度计划的协调工作时,利用施工模拟、流线图等方式辅助沟通,减少分包各方的理解歧义,快速理解工作面交接,以便达成共识。
2.基于BIM 的进度控制实施要点
与传统进度控制相比,基于BIM 的进度控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执行进度计划跟踪
进度计划的跟踪需要在进度计划软件中输入进度信息与成本信息,数据录入后同步至施工进度模拟中,对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形成动画展示。相比传统工作来说并未增加工作量。
(2)进度计划数据分析
同样适用赢得值法进行分析,但是数据主要通过自动估算以及批量导入,相比传统估算方式,会更加准确,而且修改起来更加快捷。由于BIM 在信息集成上的优势,在工作滞后分析上可利用施工模拟查看工作面的分配情况,分析是否有互相干扰的情况。在组织赶工时利用施工进度模拟进行分析,分析因赶工增加资源对成本、进度的影响,分析赶工计划是否可行。
(3)形象进度展示
在输入进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施工模拟展示进度执行情况,用于会议沟通、协调。对进度计划的实际情况展示方面,施工模拟具有直观的优势,能直观了解全局的工作情况。对于滞后工作、对后续工作的影响也能很好展示出来,能快速让各方了解问题严重性。
(4)总包例会协调
在会议上通过施工模拟与项目实际进展照片的对比,分析上周计划执行情况、布置下周生产计划、协调有关事项。
(5)进度协调会的协调
当交叉作业频繁、工期紧迫等特殊阶段时、当专业工程进度严重滞后或对其他专业工程进度造成较大影响时,应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并形成纪要。会议应使用4D 、5D 施工模拟展示项目阶段进度情况,分析总进度情况,分析穿插作业的滞后对工作面交接的影响。辅以进度分析的数据报表,增强沟通、协调能力。
(6)进度计划变更的处理
若进度计划变更不影响模型的划分,即修改进度计划并同步至软件中。若进度计划变更影响模型的划分,先记录变更部位,划定变更范围,逐项修改模型划分与匹配信息。模型修改完成后,将进度计划与模型重新同步至软件中进行匹配,完成变更的处理。处理完成后,留下记录,记录应包括变更部位、变更范围、时间、版本。
(7)模型变更的处理
模型变更时,先记录变更部位,划定变更范围。为修改后的部位划分范围,输入进度信息、专业信息等数据。将模型同步至软件中,重新进行匹配,完成变更处理。处理完成后,留下记录,记录应包括变更部位、变更范围、时间、版本。
质量安全管理
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目标是: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在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和安全管理目标。
基于BIM 技术,对施工现场重要生产要素的状态进行绘制和控制,有助于实现危险源的辨识和动态管理,有助于加强安全策划工作。使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得到减少和消除。做到不发生事故,尤其是避免人身伤亡事故,确保工程项目的效益目标得以实现。
1.基于BIM技术的质量管理实施要点
传统的质量管理主要依靠制度的建设、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的熟悉及依靠经验判断施工手段合理性来实现,这对于质量管控要点的传递、现场实体检查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BIM 可以在技术交底、现场实体检查、现场资料填写、样板引路方面进行应用,帮助提高质量管理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模型与动画辅助技术交底
针对比较复杂的工程构件或难以二维表达的施工部位建立BIM模型,将模型图片加入到技术交底书面资料中,便于分包方及施工班组的理解;同时利用技术交底协调会,将重要工序、质量检查重要部位在电脑上进行模型交底和动画模拟,直观地讨论和确定质量保证的相关措施,实现交底内容的无缝传递。
(2)现场模型对比与资料填写
通过BIM 软件,将BIM 模型导入到移动终端设备,让现场管理人员利用模型进行现场工作的布置和实体的对比,直观快速的发现现场质量问题,并将发现的问题拍摄后直接在移动设备上记录整改问题,将照片与问题汇总后生成整改通知单下发,保证问题处理的及时性,从而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动态样板引路
将BIM 融入到样板引路中,打破传统在现场占用大片空间进行工序展示的单一做法,在现场布置若干个触摸式显示屏,将施工重要样板做法、质量管控要点、施工模拟动画、现场平面布置等进行动态展示,为现场质量管控提供服务。
2.基于BIM 的安全管理实施要点
传统的安全管理、危险源的判断和防护设施的布置都需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来进行,特别是各分包方对于各自施工区域的危险源辨识比较模糊。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建立的三维模型让各分包管理人员提前对施工面的危险源进行判断,并通过建立防护设施模型内容库,在危险源附近快速地进行防护设施模型的布置,比较直观地将安全死角进行提前排查。
(2)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模型和仿真模拟交底,确保现场按照防护设施模型执行。
竣工验收
传统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在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后,先由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然后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后,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组织设计、监理等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制定验收方案。在各项资料齐全并通过检验后,方可完成竣工验收。
基于BIM 的竣工验收与传统的竣工验收不同。基于BIM 的工程管理注重工程信息的实时性,项目的各参与方均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工程信息实时录人到BIM 模型中,并且信息录入人员须对自己录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并负责到底。在施工过程中,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资料,工程洽商、设计变更文件等都要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并关联到BIM 模型中,竣工验收时信息的提供方须根据交付规定对工程信息进行过滤筛选,筛除冗余信息。竣工BIM模型与工程资料的关联关系: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工程资料,结合BIM模型的特点与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工程资料与模型的关联关系,将工程资料分为三种:
(1)一份资料信息与模型多个部位关联;
(2)多份资料信息与模型一个部位发生关联;
(3)工程综合信息的资料,与模型部位不关联。
将上述三种类型资料与BIM 模型链接在一起,形成蕴含完整工程资料并便于检索的竣工BIM 模型。
基于BIM 的竣工验收管理模式的各种模型与文件的模型与文件、成果交付应当遵循项目各方预先规定的合约要求。
BIM 成果形式
(1)模型文件
模型成果主要包括地质、测绘、桥梁、隧道、路基、房建等专业所构建的模型文件,以及各专业整合后的整合模型。
(2)文档格式
在BIM 技术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分析报告等由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生成的相应格式的文件,在交付时统一转换为pdf格式。
(3)图形文件
主要是指按照施工项目要求,对指定部位由BIM软件渲染生成的图片,格式为pdf。
(4)动画文件
BIM 技术应用过程中基于BIM软件按照施工项目要求进行漫游、模拟,通过录屏软件录制生成的avi 格式视频文件。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