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海绵城市试点案例:厦门经验

海绵城市试点案例:厦门经验

发布于:2017-06-26 10:08:26 来自: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 [复制转发]
基本概况
城市概况:

厦门市域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沿海地区组成,全市现状土地面积1573.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5万人。
1.webp.jpg

城市性质: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城市空间
结构:“一岛一 带双核多中心”的组团式海湾城
下垫面概况:厦门市以低丘、台地类型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62.5%,其次是平原和滩涂,各占14%和7.7%
厦门市植被覆盖率约为60%,其中山区的植被覆盖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2.jpg

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 1530mm ;时空 分布不均,3~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10月至来年2月为秋冬少雨干燥季节
厦门年暴雨日数(一年内日降雨量达到或超过 50mm 的天数 ) 平均4.4天,近几十年来,厦门暴雨日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频繁出现
3.jpg

海绵城市建设特征分析
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依托山体、溪流、海岸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建设格局,构建“山、水、林、 田、湖”相融共生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4.jpg

海绵城市建设需求:
水资源问题
本地缺少大的储存调蓄水库,河道独流入海,河短坡陡,降雨不易收集和储存
人均水资源 331 立方米 / 年 ,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城市用水 75% 靠外调,本地水资源短缺严重
水安全问题
常受台风天气影响,短历时暴雨强度大;排水易受海潮顶托,湾区容易产生内涝,部分旧城区(城中村)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偏低,改造难度大
5.jpg

水环境问题
近年来厦门市主要溪流劣 V 类河段比例居高不下 ( >80% ) , 离《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 》 确定的 2020 年的要求(20%以下)差距甚远 厦门近岸海域一 、二类海水水质类别比例仅占1.2%,三、四类海水水质类别为4.8%,其余均为劣四类海水 。近海岸水域的水质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6.jpg

水生态问题
早期的防洪工程建设中 ,河道硬质化,渠道暗涵化,明沟“三面光”,造成渗、蓄、净能力降低
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分析:
优先构建大海绵体
城市建设区外围海绵体建设 ,极大的提高绿化率 , 植被覆盖率,做成巨大的绿色海绵体;把10条溪流的水源地的水文过程搞平缓,去极值化;山区的洪水和平原的涝水要分割治理。
7.jpg

精心建设小海绵体:
小海绵体是海绵城市的细胞,是形成海绵城市的基础,在小区规划、项目策划、土地出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规划要求
补充、完善和提升中海绵体系
中海绵体是小海绵体与大海绵体之间的连接体,主要是转输体系。
针对城市洪涝标准内雨情,通过中小河道、雨水管道、泵站提标改造、增设行泄通道、调蓄区、蓄涝区等策略
利用城市竖向与人工机械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
8.jpg

源头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更强调绿色手段
结合改造、更新(城中村、老旧小区、城市道路等)逐步推进,避免“为了海绵而海绵”的误区2015 年 , 厦门将海绵理念融入了老旧小区改造中,小区绿地下沉降低,铺设植草沟,破旧的硬质路面改换成透水砖。小小的改动,却在不知不觉中发挥着大作用。
9.jpg

案例分析:原海绵城市改造方案
新建大理石铺装挖掉重建透水铺装;
未考虑学校景观,将现有绿地大部分改造成下凹式绿地;
将原有天然池塘填埋改造成雨水蓄水模块。
10.jpg

总面积:2.5公顷,工程造价:580
案例分析:优化后海绵城市改造方案
结合道路破损适量增加透水路面;
增加绿地面积,新建学校教育农场;
保留原有天然池塘并修葺提升;
根据学校要求,增加垂直绿化;
工程造价:430万
11.jpg

开展流域综合整治,强调问题导向和系统治理
在再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要求下,厦门2012年启动了溪流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历时一年完成了岛外十条溪流的城市水系规划,规划成果已进入实施阶段。
以“防洪安全、涵养水源”为基础:
溪流的开发利用不能威胁城市的饮用水源安全,蓝线划定和断面设计首先要满足防洪
防涝要求;同时还要统筹协调河道水利工程、生态建设、水环境治理和河道空间综合保护和开发利用等要求
12.jpg

以“控源减污、生态修复”为前提
以流域溪流流域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规划为基础,结合不同河段规划目标提出城市水系,流域污染控制目标和水生态修复目标,将流域污染控制方案及溪流生态修复方案纳入,水系控规体系,统筹考虑水安全、水景观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基本需求。
以“提升景观、串联绿道”为重点
以整体河流廊道为空间基底,进行景观功能布局和各系统规划,串联城市绿道系统、公共空间系统,展现和塑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形象,形成自然生态与人工环境相结合的市民活动场所和休闲旅游带。
以“土地整理、片区开发”为手段
根据水体不同的功能区划,对溪流沿线用地进行防护和空间开发利用,调整土地使用功能,使其与景观设计的定位相适应,策划可开发项目,提升土地使用价值。
入海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实施“咸淡分离”
厦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马銮湾新阳主排洪渠总长约4.9公里,流域汇水面积约28.3平方公里,平均宽度65米,平均水深在2.5米。目前主要功能为流域排污行洪通道,水质常年较差,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及城市环境。
新阳主排洪渠自身缺乏上游稀释外来水源,目前主要依靠与外海联通的闸门在涨潮期开闸引入海水倒灌冲刷净化,属咸淡水交替水系,不利于渠内生态系统的稳定,也给后续的生态治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为此,除了正常的控源截污、河道疏浚和原位治理的技术外,结合滨海城市特点和当前改善水环境的迫切需求,实施黑臭水体治理的“咸淡分离”,以利于采用生态修复技术。
13.jpg


技术经验总结

借鉴先进经验,建设湾区水源工程和实现城市“绿肺”功能

新加坡海绵城市建设首先从水系治理开始,由线到面,最终建成绿色花园城市。政府于197年下定决心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历时十年完成城市水系整治,实现河口湾区水源工程建设。
新加坡地势起伏和缓,中西部是山丘和保护区,东部沿海是平原地,一共有32条主要河流,没有天然湖泊,建有17个蓄水池(平原水库)储存淡水,同时发挥着重要的城市“绿肺”功能。
新加坡经验:
拆除河道蓝线内的建筑设施,清理河流污染源,修复河道岸线,扩大河流缓冲带,水面恢复,岸坡绿化;
域中下游生态景观水位、防潮及调蓄河道的作用,同时保证河流现有的排洪、排涝功能,提
升水域淡水水位,减少海水入侵,增加区域地下水入渗量,涵养地下水源,并尽可能降低工程建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4.jpg

实施“两阶段”技术管控
依据《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建筑材料技术标准》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等。
在建设项目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增加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审查内容。
15.jpg

技术管控的行政保障
行政管理层面:明确规划、建设、国土、市政交通、园林绿化及林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市相关单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权责,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实现全周期管控,在“两证一书” 、施工许可、验收等阶段嵌入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问题与思考

城市建成区咸淡交替水质的黑臭治理
以厦门筼筜湖为例,为咸淡交替水质,交换水体来自西海域,无功能区划标准;此外,离子浓度高,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生长缓慢,水体自净能力不足,生态修复效果不明显和持久
城市建成区生态空间的恢复
厦门土地资源宝贵,在早期的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城市生态空间被挤占,关键生态服务功能受损,例如鼻子沟排洪渠和筼筜湖流域排洪沟均被暗渠化,如何提高典型生态受损空间综合修复技术有待研究
城市高密度地区海绵城市构建方法:
强化基础资料和参数属地化研究,指导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基础资料的确实和参数的取值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方案合理性和工程投资,应强化基础资料和参数属地化研究,指导具体工程设计,重点对各类型示范项目实行动态监测,校核设计参数,优化设计方案
项目强制性管控缺乏依据
部分项目业主对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配合度不高。项目强制性管控的法律依据不充分,海绵管控过程中,只能将建设要求作为提醒,不能因此扣发或延发审批文件。项目技术审查时难以将海绵技术要求实行到位,建议国家出台海绵城市的法律法规文件,颁布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1.webp.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qingbaikou
    qingbaikou 沙发
    没有具体到径流量如何监测吗
    2017-07-08 16:52: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o1445591486232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厦门的海绵城市在小区中做的还不错,值得学习
    2017-07-05 19:03: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57 万条内容 · 79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海绵城市工程案例详解系列—城市水系

导 读 城市水系常见问题:◆河道固化、裁弯取直、河漫滩被侵占、城市的亲水界面被毁坏;◆河水排水迅速,河堤压力大;◆河流与两岸湿地连通性差、自然河床和动植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灭绝;◆水生动植物生存条件差,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力不足,生态系统脆弱。 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打造河湖相连、绿水绕城、花香四溢、水系交融的文明生态城市。这是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策划中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是市之所需、民之所盼的民生工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