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行业政策 \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走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走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发布于:2017-06-23 11:54:23 来自: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 [复制转发]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巨大差距,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二是我国是人口和资源总量的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的贫国。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由此可见,我国实现工业化进程是在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资源并不十分富裕的条件下推进的。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弱点和弊端,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目前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由于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而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第一,科技含量高。这包括两个方向:一是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又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中国产业整体的科技水平。二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走集约型增长为主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经济效益好。这就要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为此一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使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二要促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降低管理成本和产品成本;三要全面整合中国产业,按市场化要求配置资源,提高中国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中国产业具有竞争能力。
  第三,资源消耗低。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重复传统工业化大量消耗资源的老路。为此我们只能走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信息化使得各企业在商品生产中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来减少资源的消费,工业化的发展会更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这种良性循环就能在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环境污染少。传统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国际上大力推行环境保护和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应该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第五,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在非熟练劳动力呈现出无限供给趋势下实现工业化,不但要考虑产业结构优化、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更应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问题,应该在比较成本的原则下面对中国资本稀缺状况,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综上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不是像传统工业化那样先工业化后信息化;二是坚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是先发展后治理;三是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不过度地追求所谓的自动化。


  建筑业的状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且具有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以上需靠建筑业完成。为此,不可能依赖手工操作的小生产方式来完成,必须依据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走建筑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极大提高建筑生产力,出色完成建设任务,更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创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许多数字显示,近几年由于无效投资在不断增加,中国固定资产的总效率出现下降的趋势,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建筑用能逐渐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建筑能耗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建筑业的新型工业化对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实现有重要意义。


  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走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分析


  一、基于企业发展角度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业过度竞争现象较为明显。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重要表现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产品的同质化),且进入壁垒较低,退出壁垒相对较高,大多数企业以相似的业务和经营管理模式竞争,为了释放自身生产能力,各建筑企业竞相压价、恶性让利,其结果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过低。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建筑市场和“走出去”的市场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同时,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类型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对建筑企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技术创新滞后、融资能力薄弱、综合管理水平不高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生存还是死亡?这确实是个问题。对于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和较强大经济技术实力、立志与国际顶尖承包商比肩的少数优秀国内承包商而言,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机遇,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是真正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这当然是个问题。


  二、基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全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都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的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许多数字显示,近几年由于无效投资在不断增加,中国固定资产的总效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大量的新增投资使资产存量每年增长12%以上,大大超过国民净收入的增速。即使不考虑收入分配中对劳动报酬的倾斜,资产的增长也快于资本收益的增长。也就是说,平均的资本收益率在下降。另外,我国固定资产和GDP的比例已超过40%,但是资本目前占GDP的比重还不到30%,换句话说,过去许多年投资而积累起来的资产每年所剩余的收益达不到GDP的30%,但我们却在消耗40%的GDP来追加投资�。


  三、基于推进宏观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H.钱纳里等人认为:“从历史上看,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的中心内容”。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特别是重化工业投资,成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开始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林毅夫、蔡肪、李周把中国当时采取的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叫做“赶超战略”。他们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积极改革》一书中对由这种战略造成的产业结构扭曲、低经济绩效和福利损失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们指出,从1953-1978年,中国在高积累(平均积累率为29.5%)下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高达平均8.2%(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6.0%)的高增长。
  但是,在几十年“工农业总产值”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并没有实现经济现代化,也没有改变自己在低收入国家中的位次;相反,与原来起点大致相同的亚洲“四小龙”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究其原因,一则是由于产值增长的数字并不能反映实质性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传统工业化道路依靠高投资和高消耗实现了产值的高增长,同时也“扬短避长”造成经济整体效率下降,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造成了土地、淡水以及煤、电、油、运以及其它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使我国生态环境加速恶化;抑制了对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关系重大的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降低了投资效率对过去走过的道路反思,认识到沿着着条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外延(粗放)增长道路,中国是无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的。


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化还未真正实现,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建筑业的发展仍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建筑业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
市场优势。今后20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建筑市场将面临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机遇。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战略的实施、投融资体制和公用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都为建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优势。中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建筑业主要的竞争优势所在。虽然由于劳动生产率低,这种优势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只要我们在职业技术培训方面措施得法,中国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局面有望得到根本改变。这必将使“中国建筑”的竞争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后发优势。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把握住发展机遇,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不需要按部就班地重复别国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可以采取超前配置产业的方式,少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缩短甚至跨越部分产业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建筑业的前沿领域,形成后发优势。

注释:
  �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质[2005]119号).
  �李爱明.固定资产投资暴增53% 数据又敲响警钟[N].人民网-市场报,2004年03月19日.
  �吴敬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抉择[M].人民出版社,2006.
  �2005年中国建筑施工行业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李清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吴敬链.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3]李进峰.转型期中国建筑业企业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5.
  [6]谷源祥.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业政策

返回版块

2877 条内容 · 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住宅产业化车间里建房子 天津队伍挺进西部

2200公里!从天津到贵州毕节。毕节经济开发区公租房项目建设现场,吊车有条不紊地拼接着预制板,丝毫看不到传统砖头瓦砾,盖房子就好像“搭积木”。这种“组装式建房”,正是天津人带来的核心技术。  天津建材企业寻找“根据地”的想法,与“革命老区”贵州省毕节市“脱贫摘帽”的决心一拍即合。2013年7月,天津金日久公司70多名精兵强将奔赴毕节市,挺进大山深处,把盖房子的“好手艺”带到了这里。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工业园区拔地而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