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构造 \ 山东省在住建部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材料

山东省在住建部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材料

发布于:2017-06-21 16:51:2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构造 [复制转发]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住建部有关部署要求,把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推动建筑生产方式革新进步、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因地制宜,稳扎稳打,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一、坚持六轮驱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实现良好开局
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拉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强化科研集成创新,完善标准技术支撑,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创新服务监管机制,有关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一)全力优化政策环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省长郭树清等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抓紧安排试点、先做起来;《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明确提出强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省政府2014年7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的意见》,2014年8月召开的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都对有关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厅将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密集组织了多层次的专题调研;成立了以厅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综合协调组、应用推广组、科技支撑组、标准规范组、产业培育组和项目管理组等6个工作组,分工负责,调度督导;2014年9月专题召开了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现场会,做出进一步部署;去年和今年,省财政先后列支8880万元支持试点建设、课题研究和规范编制。各市也陆续出台了支持政策:济南提出,城区新建民用建筑的产业化建造比例到2015年不低于25%,2016年不低于30%,2018年不低于50%;潍坊对装配式结构建筑,按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给予补助补贴。
(二)不断强化技术支撑。我厅成立了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委员会,选聘98位行业一流专家组成施工与装备、工程管理、标准定额等6个指导组。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机制研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陆续展开,有的已形成成果并转化应用。征集了建筑产业现代化重点推广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了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信息数据库。开展了装配式保障性住房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编制了标准化户型设计图集。对率先启动的部分现代化项目,组织开展了方案评审和咨询服务。
(三)逐步健全标准规范。结合山东实际,研究提出了建筑产业现代化配套标准规范编制计划;本着“急用先编”的原则,2014年下半年率先发布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等第一批3项地方标准。先后举办了3期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规程宣贯培训,邀请全国一流专家,对838名监督管理人员和生产施工一线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四)稳步增加工程项目应用。启动了两批试点,济南、青岛、潍坊等6个设区市和滕州、荣成等4个县级市,山东万斯达集团等54个生产基地,济南港新园公租房等17个工程项目被列入试点范围,试点项目规模达80万平方米,全省新开工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总规模近150万平方米。济南西客站片区安置三区小学、青岛万科东郡、潍坊坊子区石埠社区等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已进入装配施工阶段的济南市港新园公租房项目,装配化率超过80%,建设规模7.8万平米,2016年6月可竣工。2014年8月住建部王宁副部长实地考察我省试点项目,给予充分肯定。
(五)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在住宅产业化多年发展的基础上,济南被列为国家住宅产业化第三个试点城市,已建成8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近年来,山东万斯达集团等开发并规模化推广了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PC外墙挂板、AESI装配建筑体系等成熟技术。潍坊昌大建设集团等部品构件生产线正在建设,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日益壮大。2014年我省混凝土预制构件总生产能力达470万立方米,整体厨房、整体卫浴产能分别达到218万平方米和20万套。
(六)努力完善配套监管服务。我厅承担了住建部委托的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工程质量监管机制课题研究,牵头完成了住建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起草工作;编制发布了《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规程》;明确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模式下监理管理要点和程序;正在组织制订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安全管理要点。济南市积极研究质量追溯监管新机制,开发建设了装配式建筑部品物联网系统,各地围绕项目建设周密论证方案、跟踪服务实施,有效保证了试点项目顺利推进。


二、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三个突破,推动有关工作加快发展
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我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部署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以稳步提升项目应用规模和产业发展规模为中心,着力在政策环境、技术支撑、管理服务三个方面实施突破。力争2017年年底前建成6个综合示范城市、20个规模化工业园区、100个生产基地、800万平方米示范工程,初步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服务监管体系。
——以稳步提升项目应用和产业发展规模为中心。一是制定建筑产业现代化评价认定标准,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合理定位,差别化发展。二是全力搞好试点项目建设管理服务,出台管理办法,建立定期调度督导和动态考核机制,深化试点成效,以点带面扩大生产应用规模。三是把落实新开工项目作为最关键的着力点,协调各地在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工程中率先采用产业化模式建造,既要打造装配率高、示范性强的项目,也要打造装配率相对较低,容易推广普及的项目。
——在政策环境上实施突破。一是提请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研究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在财政、金融、用地等方面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二是做好省级财政支持资金的下拨工作,进一步协调财政、科技等部门加大对省级试点的支持力度。三是督促各地进一步细化财政、金融、规划、用地、科技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撬动市场内生动力。
——在技术支撑上实施突破。一是组织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生产控制、现场连接技术、配套检测检验方法等关键技术课题攻关,完善配套标准规范。二是编制完善保障性住房等标准化户型结构设计图集,深化部品构件标准化设计。三是论证筛选先进成熟技术,编制技术推广目录,开展部品构件评价标识管理制度,发布相应的计价定额。
——在管理服务上实施突破。一是研究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建设管理新机制,鼓励支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模式组织建设项目,理顺招投标、计价等政策依据。二是以试点项目管理为抓手,“解剖麻雀”,出台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安全管理要点,组织开展抽查、巡检,强化常见问题防控。三是多层次组织设计、生产、施工、监理等一线技术人员专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三、有关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提3个不成熟的建议:一是出台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综合性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支持政策,强化对各地的政策指导。二是制定建筑产业现代化结构体系、构配件及部品部件的认定标准,完善技术标准,特别是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验收和计价标准等配套标准。三是出台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需要的招投标、施工图审查、计价定额、建设监理、质量安全监督、工程验收等管理办法,加快形成适应产业化发展内在要求的项目实施监管机制。



  • sango77
    sango77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
    2017-10-04 08:19: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

7.64 万条内容 · 1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安徽合肥:巢湖市加快“绿色建筑”推广,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

近日,合肥市城乡建委发文通报2016年度合肥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巢湖市住建局受到先进表彰。2016年巢湖市住建局严格执行合肥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制度,全年审查绿色建筑项目10个,累计推广绿色建筑项目13个,总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在合肥市四县一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天瑞凤鸣花园二期、巢湖市图书馆三馆2个项目被授予“安徽省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荣誉称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