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 20 世纪 20 年代柯布西耶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建筑宣言。这既是大师对机器美学的礼赞,也是大师对住宅作为定型产品被工业化量产的预言,这个“未来”不久就成为了现实。以二次世界大战战后重建为契机,大量的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及建筑材料的匮乏,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装配式建筑采用系统化设计、模块化拆分、工厂制造、现场装配的方式建造房屋,能更好实现建造质量、施工周期、人工用量和建造成本的控制,减少人工作业的误差,减少现场施工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战之后,装配式建筑先由欧洲发端,20 世纪60 年代遍及欧洲并影响到北美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装配式建筑完成了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以装配式住宅为代表的工业化建筑被认为是世界建筑技术八大发展趋势之一,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为满足未来个性化需要提供了可能。
2015 年末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长陈政高提出“2016 年要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行装配式建筑成为2016 年住建部八大重点工作之一。2016 年1月1日起实施的《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设计、构件制作、施工装配、室内装修的一体化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和界定,申请参评的工程项目要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工业化建筑基本特征。
那么为什么直到近两年,我们国家才从国家政策法规层面上大力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关于建筑产业化我们国家有什么样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准备?建筑产业化对整个建筑行业会有哪些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改变?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和关键点在哪里?与传统方式比较,装配式建筑的室内设计和装修施工在方法、标准、流程、组织和管理等方面有什么影响和改变?如何平衡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标准化与风格的多样性的问题?
带着以上这些疑问,本期关注栏目采访了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CSP 研发推广中心主任刘刚和环艺院室内设计三室主任曹阳。刘刚是绿色建筑方面的专家,目前主要从事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应用与推广工作,曹阳的工作集中在高端办公与精品酒店类型的室内设计,目前以装配式与智能化空间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访谈,两位主任为我们介绍了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的产业热潮中,作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国有大型设计企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建筑工业化领域所做的研究和成果。
装配化部品材料生产
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现状
傅祎:我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接受的建筑教育,教学内容里就涉及装配体系;也读到过一本国外编写介绍这方面内容的书,好像是荷兰的;曾参观过日本赠送同济大学用作专家公寓的几栋装配式小楼。而在近 30 年之后,我国才有深入研发、大规模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势头。对此您怎么看?
刘刚:从发展来看,中国的建筑工业化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20 世纪 80 年代是发展高峰期,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一方面由于开裂、漏水等技术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商品房个性化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建筑工业化发展经历了几起几落。
目前开始大力推广有两方面直接原因,一是受政策影响,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市场一线熟练工人稀缺,用工成本提高,市场发展到达一个拐点,因此倒逼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傅祎:现在如何解决八九十年代的技术问题?
刘刚:当时这些问题在国外是有解决方法的,只是我们没有了解,就停止了发展。
傅祎:建筑工业化生产的装配式建筑,其特点就是标准化,如何满足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商品房个性化的需求呢?
刘刚:现在的技术发展恰恰到了一个节点,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生产制造,包括建筑都可以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整个建筑业的工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其实都是比较低的,这可能是行业特点决定的,虽然单个建筑看着小,但是每个建筑都不一样。前年看到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近三四十年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在稳步上升,但建筑业却在下降。从中国的现状来看,整个建筑业工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所谓工业化 4.0,建筑业可能也就是 1.0、2.0 的水平。当然反过来说,建筑业的潜力和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就更大,整个信息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给建筑业再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些基础的条件和机会。
傅祎:目前国内很多院所企业都在做建筑产业工业化的相关工作,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这一领域在国内整体的面貌,中国建筑设计院研究的侧重点在哪儿?
刘刚:目前在全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非常热,但是这个“热”可能更多地还是体现在 PC 结构的工业化方向,而真正把整个一条线都做到位的,国内现在还不多。我们院做的研究涵盖了不同的角度,除了传统的 PC, 钢结构体系的研究,还有两个比较新的结构体系,一个是盒子的模块体系,在工厂里做好所有的房间,现场完全是积木式吊装。还有一个是造楼机,是一种现场工业化体系,建筑构件全部在工厂中做好,现场直接安装,这个思路实际上是把现场当成工厂来运营。
傅祎:所以施工设备就很重要,施工设备是你们自己研发吗?
刘刚:由中国建筑设计院牵头的一个联盟,在北京顺义马坡那边有一个试验基地,用现场工业化体系建楼。
傅祎: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操作组织,对设计院现有的设计方法、管理和流程等方面会有影响吗?
刘刚:这是个非常大的转变,不只是设计本身,而是整个管理体系,包括主管和监管部门,比方说验收、监管等环节都有很大的改变。目前相对来讲,我们 CSP 中心还是一个比较小的部门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装配化住宅介绍
CSP 体系——设计是整个产业链的整合
CSP 贯穿了建筑的规划设计、构件部品制造、施工安装、运营维护、建筑改造、拆除再生的全过程。CSP 是以建筑构件、部品信息化模型为基础 , 在统一的技术路径和标准指导下,运用智慧管理的方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 面向国内外有识企业、院校、科研单位等建立起的一个平台 , 以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CSP 的核心是关联,把房屋建设过程中独立的、分散的单项技术、 工艺、 阶段等, 通过统一的标准和开放的接口,相互关联成为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整体,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互联互通。
傅祎:就设计院系统来说,CSP 这套系统最关键的节点和环节,或者说是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刘刚:关键在于设计师的转变,对设计师统筹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20 年前那些手画图板的前辈工程师,虽然工作效率不如使用计算机的高,但他们对节点的精细程度或者对现场的把握非常强。近年来设计可能更多的是纸上谈兵,设计师对整个建筑细节的把控能力越来越弱化,希望能够找回来。
傅祎:当建筑规模不大,设计工具不发达,建筑师的设计从图纸到建筑实体之间的路径比较短。随着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和设计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提高设计的生产效率,依赖于每一个个体在整个设计链中特别窄的波段上的能力与水平。而在建筑工业化的产业链上,设计师要有系统化和产业化的思考,对整个设计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了解,还要把设计延伸到设计之前和设计之后。
刘刚:设计不只是在设计院里进行,应该是整个产业链的整合,是设计院、施工企业、制造企业乃至后期运营维护企业一起做的。
傅祎:从长远讲,发展装配式建筑也是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建筑行业作为数一数二的资源高消耗行业,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人们设计更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绿色建筑设计要求顾及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装配式建筑或者说建筑产业现代化使之落了地,落实到了具体的流程。
刘刚:要真正实现所谓的建筑节能,包括绿色建筑,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等等这些问题,有很多具体技术的节点。要按照产业化的方式推进改造整个行业,这是最根本的方式。但是由于前面很多不合理的东西都已经确定,只能从末端进行改造,会很难。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装修和能源系统等等,都要在最前期完成,就是从源头解决整体合理性问题。
傅祎:请您介绍一下 CSP 体系。
刘刚:CSP 体系包括结构支撑体系、外维护体系和内填充体系,我们叫建筑三分法。现在实际工作是从内填充体系开始做,这和室内结合最紧密,要集成整合的东西最多,也是最精细、实现产业化最难的一个体系。
傅祎:曹阳主任是专攻室内设计的,你认为执行这套体系和传统室内设计的工作方法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曹阳:一直以来在设计院中室内设计只是单一的工种,在尽量不破坏建筑原墙基础上修饰空间,接触 CSP 设计模式之后,发现作为室内设计来讲可以考虑得更前端。向上从空间分配布局入手,在分配房间的同时要考虑收纳系统比例,墙与柜子的安排。向下也要考虑部品工厂如何进行各个部件与原建筑界面的安装节点,要预留接口设计。因此,室内设计师从上到下要考虑得更全面,更具主动性。
傅祎:你谈到了空间布局和节点设计两部分的工作,与传统的设计方式相比,在空间布局上需要的设计时间是多还是少?
曹阳:设计时间周期会长一些,因为思考的问题会多一些。
傅祎:设计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形成标准图集了吧?
曹阳:是的。例如墙面、门套、安装的做法可以形成通用的节点与模数,再次使用只需更换表面的材料样式即可,对于未来成熟后的设计效率会提高。
刘刚:换个角度理解,我们还拿汽车做比喻,生产一辆汽车可以很快,以秒计、以分钟计都可以,但设计一款新车,从理念到细节处理却要以年计。设计的内容不同,需要更多的时间,我们现在就是要像设计汽车一样设计建筑。
曹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从单个项目来讲考虑得就要更全面,不但要考虑空间中材料的美观搭配,还要考虑如何收口与安装,设计量一定是增加的,设计周期一定会延长。从整体项目的完成周期角度讲,由于在设计阶段已经将未来后期的施工与安装阶段都进行了思考与量化,所以对于整体项目周期来说一定是大大缩短的。 而形成完整的CSP体系的室内设计方法后,使用在未来的项目中,随着设计方法的完善,装配过程的可复制,会大大提升建筑装饰行业的施工效率、缩短项目周期。
装配式住宅案例:广州美汇外部环境实景图
广州美汇客厅
标准化与多样性
傅祎:标准图集一旦形成,在室内设计这个层面上应该如何平衡标准化和多样性?如何满足个性化需求?
曹阳:标准化不是单一化,标准化的最高境界是工业化,工业化的目标其实是多样性。标准是为满足多种人的需求,不是为解决某类人或者某类房子的需求,CSP 与室内设计合作规范这个标准,也是为了让未来的设计产品更丰富多样。
傅祎:在设计实操层面如何体现多样性?
曹阳:从现阶段主要通过两种手段:一是材质样式与规格模数。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换一种规格就能够达到一种新的视觉呈现,在模数里再找寻新的比例关系。当然新的模数和规格会产生新的连接方式与造价。
傅祎:新的连接方式和造价?怎么理解?
曹阳:主要是机器生产的限制,机器的出材尺寸是有限制的,如果设计师设计出了新的装配板件系统突破了机器的出材尺寸,就会为加工生产带来难度。
傅祎:在这个限制内应该可以做出很多变化,只要在模数范围内,材料改变样子就改变了,模数思维对设计很重要。
曹阳:机器的出材尺寸限制内的变化完全可以实现,而模数思维肯定要代入装配式体系设计的前面。设计室内空间不是简单先涂抹一个样式。首先在平面布局,把内填充系统装载进去的同时,必须知道每一部分的区划,使整个户型分板的尺寸达到统一,这样才能完成真正的装配式设计。
傅祎:此外,还有什么手段能平衡设计的标准化和丰富性?
曹阳:还有就是设计师赖以生存的创造力。装配式建筑是市场的需求,然而结合社会中使用者对于审美功能方面的需求不同,就需要设计师在部分装配模数与材料恒定的一些条框内进行设计想法的发挥。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更强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带有逻辑性的去思考空间整体。
总之,第一是从设计方法上通过材质颜色和模数的变化,第二是从设计思维上通过创意,使全装载体系更加丰富。
广州美汇卫生间
广州美汇卧室
后期的运营与维护
傅祎:理论上讲,装配式与智能化空间设计的后续使用维护会更方便,那么在运维上与传统的方式有哪些不同?
刘刚:使用上没有什么不同,同时倡导为房子提供像汽车一样的 4S 维护,后期运维会更加便利。
傅祎:未来维护由谁来做?是设计单位吗?
刘刚:不是设计单位,这里涉及整个产业链,要由整个体系来做。把房子当产品做,自然就需要维修保养,在日本房屋制造商也负责后期维护,欧洲一些房子持续几百年还很好,关键在每年的维护。
傅祎:就你们对国内情况的了解、研究和调查,后期运维情况是怎样的?
刘刚:目前所有的部分都是分割的,需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做得还不是很深入,但是至少从设想上来讲,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傅祎:万科研究和实践装配式住宅比较早,它的优势在于自己做的系统,可以自己维护,但是如果想做全国性的标准和系统,后期的运维工作,目前有没有机构可以接盘?
刘刚:这需要从最初开始整体考虑进去,整合相关机构一起做。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
曹阳:设计及管理方法可以普及给有能力的物业管理公司,或者开发者就是未来的经营者,其自身就可以从设计前期开始掌握相关的装配部品的维护方法。
刘刚:装配式建筑本身就是一种产品,牵涉的不止是设计院层面,还牵涉到开发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和施工企业等全产业链,谁的产品就由谁安装和维护。我们初步的想法是,要尽量减少管控的模糊地带。
傅祎:我个人的经验,现在家装市场里工人的水准和装修的质量明显下降。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现在的产品销售都是带施工安装的,好的木工进了装配式的橱柜系统,好的管工进了卫生洁具安装系统,能干的工人都进入产业化体系中去了。
曹阳:装配式施工未来能够解决许多问题,湿态作业很少,节能污染小,项目周期快,这些优势往往是未来空间使用者更为关注的。
傅祎:装配式建筑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思维模式是理性和系统的,而曹阳你是在美院系统接受的专业教育,你认为,你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和装配式建筑系统的工作方法是否适应?
曹阳:从我个人角度讲,美院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创造力和包容性的启发。首先不会在思维模式上形成定式与壁垒,很容易就接受一些新鲜的设计方式,并当成一件特别有意思、值得研究的事去做。而装配化设计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发展与当代需求的产物,主要以解决现实问题而生的设计方式,从这一点看可能不太是美院同学们的菜。但就像艺术一样,不仅仅要追求个性化,还要更多的被大众化所接受,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因此我认为,学校在进行创意性或者开放性思维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于项目落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出艺术家式的设计师,更应该培养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师。
(本文访谈者刘刚是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CSP 研发推广中心主任。曹阳是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环艺院室内设计三室主任。)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