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构造 \ 住宅产业化园区案例研究

住宅产业化园区案例研究

发布于:2017-06-20 11:55:20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构造 [复制转发]

1概况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国内发展起步较早的住宅产业化基地。该基地由建设部统一管理和指导,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负责日常管理,以及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工作。

2功能分区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规划范围面积约为11km2。规划按功能分为四大区域:研发园区、工业园区、住宅示范园区、物流园区。此外,规划还包括:沿区内四条主要道路形成的交通景观轴线、基地入口及三个节点景观、沿派河滨水生态景观带。

➤➤➤1、研发园区

研发园区建设用地67.1hm,规划总建筑面积15×104m2。主要承担以下工作:系统地研究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内涵和住宅产业关键技术;吸收、研发、孵化、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相关技术和产品,对现有技术产品和新技术产品进行技术集成;协助企业研究制定节能省地型住宅相关的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对新建建筑和已有建筑进行能耗监督、技术评估。

➤➤➤2、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总用地444.6hm。其主要用于吸引国内外节能省地型住宅建材生产企业来投资建厂,另外主要引进住宅部品生产企业并进行技术集成。

➤➤➤3、住宅示范园区

住宅示范园区规划总用地95.46hm,规划总建筑面积150×104m2。区内以中小套型为主的普通商品住宅或经济适用住房的住宅开发项目,作为集成示范项目开发,重点以采用节能技术、产品和措施,以高舒适度、低能耗、高技术集成为主要实施内容。通过住宅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带动产业园生产企业的研发和生产,以及住宅部品技术集成和整合,实现产业化生产方式,并迅速形成影响,向周边地区推广,真正发挥示范效应。

➤➤➤4、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规划总用地159.54hm。主要承担以下功能:通过构建开发区物流与信息平台,建立集展示、服务、贸易于一体的集散中心和结算中心,相关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发布、共享,缩短物流环节,降低运营费用,节约社会资源;可以通过大批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降低产业化住宅生产的成本,使住宅产业化更快形成市场。

3技术研发与相关企业和产品
➤➤➤1、技术研发

基地围绕住宅产业体系加强住宅产业化技术的研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工业化住宅相关技术,编制适应本地区的技术标准;(2)建立研究机构并与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围绕住宅产业化进行相关研究。

(1)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工业化住宅相关技术,编制适应本地区的技术标准,以建筑结构产业化为突破口,引进德国预制结构建筑体系,组织技术攻关,根据我国建筑标准,结合安徽省实际,编制适应本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建筑体系和与其相配套的产品与技术标准,把国外技术转变成可以大范围推广的实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整套标准化、通用化的住宅建筑体系、部品部件通用化体系与成套技术。

(2)建立研究机构并与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围绕住宅产业化进行相关研究,基地成立了中国建筑材料设计研究总院合肥研究开发中心,推广实用研究成果;检测建材产品质量、性能。

基地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作成立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研究院,开展对各建筑和技术体系集成的综合研究,以及规划与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设备节能、绿色与智能建筑设计、节能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为产业化住宅部品、部件企业提供应用开发、经济性分析、标准匹配和编制、产品质量、性能检测和认证服务。已编写完成国内首个《叠合版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并通过安徽省建设厅、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审批。

基地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肥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广泛合作,进行新能源综合利用、住宅技术体系研究、节能省地型住宅套型设计、规划设计、建筑体系、配套设备设施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

基地企业——合肥海恒集团与丹麦Ceneggia能源咨询公司合作成立建筑节能咨询公司。对住宅和公共建筑项目进行综合能耗分析、优化设计和经济性分析。通过引进欧洲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和检测、评价体系,提升本地区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节能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

➤➤➤2、相关企业及产品

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吸引国内外节能省地型住宅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在基地投资建厂,以产业化结构体系为龙头,逐步形成从结构体系、围护结构、设备设施到内装部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4运营管理模式

➤➤➤1、基地发展模式

将住宅产品视为一个整体和系统,以资本为纽带,依托国有大型企业,以控股、参股、技术合作等方式,控制和引导住宅上下游产业;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住宅研究设计、部品部件制造、装配集成、项目开发、物业管理等有序配合,构筑住宅产业化集成和示范平台。

基地发展以构建完善的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为抓手,以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建设住宅示范项目为撬动点,以构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为核心,推进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整体实施,致力于打造节能省地型住宅总装集成与核心技术研发中心、住宅产品制造园区、节能省地型住宅示范项目、物流与信息平台。

➤➤➤2、基地核心优势

(1)产业化住宅技术标准和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链

基地园区通过产业链,培育出住宅产业化技术研究、生产制造、施工组织、项目开发和产业化管理的企业群体,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化住宅技术标准;二是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链。

通过对住宅各个部品部件的标准化、模数化、工业化和通用化技术研究,制定一套通用的技术标准和模数。通用体系的建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各个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生产企业按照共同的规制和标准,生产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互为边界的产品。最终形成住宅部品体系生产链,供应开发商需求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2)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

基地建设致力于建立开放型住宅产业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力度,集合了巨大的建筑材料与部品、构件生产能力,形成“产业联盟”。

基地吸引国内外先进住宅部品、部件和建筑体系生产企业入区投资建厂,着重培育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各生产企业联合起来,在一个技术和产业平台上完成住宅产品的配套集成,形成了一个利益、责任、发展的共同体一一“产业联盟”。“产业联盟”更具有价格优势、质量优势、效率优势、服务优势和产业优势。

开发区积极发挥安徽省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载体的作用,大力推进与国内外大型住宅产业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两年一次的中国(合肥)住宅产业博览会建立国际化、开放型的产业发展和交易、交流平台,吸引国内外节能省地型产业化住宅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在基地投资建厂,通过产业链招商,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先进科技的实际转化,加快形成节能省地型住宅及相关产业集群。

5总结
综上所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发展历程体现出以下成功要点:

➤➤➤1、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

将住宅产品视为一个整体和系统,以资本为纽带,依托国有大型企业,以控股、参股、技术合作等方式,控制和引导住宅上下游产业;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住宅研究设计、部品部件制造、装配集成、项目开发、物业管理等有序配合,构筑住宅产业化集成和示范平台。

基地发展以构建完善的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为抓手,以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建设住宅示范项目为撬动点,以构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为核心,推进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整体实施,致力于打造节能省地型住宅总装集成与核心技术研发中心、住宅产品制造园区、节能省地型住宅示范项目、物流与信息平台。

➤➤➤2、合理化的园区功能划分

研发、制造、示范、物流与信息平台

➤➤➤3、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集群打造

产业化住宅技术标准和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链

汇聚相关生产能力——形成产业联盟——借助展会招商——企业间配套集成——形成产业集群

➤➤➤4、注重技术研发的投入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工业化住宅相关技术,编制适应本地区的技术标准;建立研究机构并与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围绕住宅产业化进行相关研究。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

7.65 万条内容 · 18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装配式建筑系统的总结和反思

一、概述   2016年度是我国房地产和建筑业发展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之年,也是全行业聚焦新型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元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政策引领下,我国建筑业开始艰难的迈向绿色建筑及其工业化的突围发展之路。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突然停滞并很快走向消亡,PC技术沉寂了三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在中国兴起,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值得期待的事件;时隔30年的断档期,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员都非常匮乏,短期之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员、技术、管理、工程经验等软件方面的问题。现实的情况是大家采用投资办厂来应对产业化发展需求,建了工厂才知道市场并不成熟,运营管理非常困难,各地产业化推广都停留在试点示范工程阶段,根本无法实现建筑工业化的质量和成本优势,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非常普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