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通过商品符号确定社会地位——中铁(石家庄)合计研究院推荐

通过商品符号确定社会地位——中铁(石家庄)合计研究院推荐

发布于:2017-05-27 16:06:27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日益摆脱短缺经济,城市居民已逐渐步入了鲍德里亚 Jean Baudrillard) 所言的“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一切商品不仅具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还具有符号价值,即后来他所说的象征价值。所有的人都可:通过商品符号来表明自己的品位,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一切风格和地位都可以通过追求符号而获得。而对布迪厄而言,消费不仅是物质活动,还是象征性活动,供我们消费的物品既是一种物质形式,也是一种象征形式。我们消费它们的能力,既标明我们物质方面的社会地位,也表示我们社会方面的社会地位——即我们的“文化资本”。这在建设领域近年来的异国风中可见一斑,异国式建筑的适用性与实用性已非消费者所关心之事,品牌形象与定价策略似乎才是目前消费方式与选择商品》判断标准。异国风格建筑成功运用符号来建构与区分消费者的身份认同,在当代消费会中尤为极端。
在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接轨后,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环境也日趋商品化、资本化。经济全球化中的公司建筑形象正逐渐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资本” (symbolic capital) ,建筑被品牌化、商标化 ( branding) ,建筑形象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德博尔 (Debord) 认为消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奇观社会” (society of spectacle) ,商品化模式已发展到使用和交换价值被“符号价值”所替代。
“所谓奇观就是商品已经占领社会的全部”,城市与建筑则显著地成为奇观构成的一部分。城市建设环境所具有的符号价值形成了消费社会的最重要的奇观,而具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全球化中的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趋于商业化,建设环境标新立异,或营造吸引注意力的大型事件如奥运会、世博会等,这些都预示着奇观社会的特征。其中,旅游观光是全球化下消费的重要文化产业,“地方”已经变得商品化,观光者的视觉消费活动使得生产者通过精心安排、营造和包装建设环境(城市设计是其手段)来获利,一切都服从资本的逻辑。
“消费主义”思想、创造“符号化的资本”和“奇观社会”特征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社会日渐盛行。建设消费景观成为政治权力、资本获取利益的重要途径,也成为社会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消费文化追求。
当代城市环境的“布景化”实质是符号化的消费景观,城市设计在制造、传播建设环境的符号意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权力集团的授意下,城市设计赋予建设环境从属于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消费意象。城市设计往往成为“地方营销”的重要手段,创造建设环境的视觉特征,使之具有象征意义。
有些符号化景观代表着私人资本对于建筑的想象,有些则投射出政治家对地方的期望。当前中国地方城市热衷于城市形象设计,举办“城市设计论坛”和“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咨询”活动常常演化成一种地方营销的传媒策略和公关手段。在此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难免异化为服从资本的文化逻辑的“美学生产”工具,这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消费文化观念变革对城市设计的巨大挑战。


全部回复(1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丛林突击
    丛林突击 沙发

    看看啊,学习一下。
    2017-11-26 22:17: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duanjjxj
    duanjjxj 板凳
    感谢楼主分享的资料
    2017-11-26 18:39: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4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消费主义”:资本的文化逻辑——中铁(石家庄)合计研究院推荐

市场经济的繁荣与社会整体物质生活的巨大改善,不断促成了广大民众在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迅速变更,进而形成了整个中国社会在文化层面上的精神分化与重组。 “‘以经济为中心’既是一个十分诱人的社会政治纲领,同时,在现实活动层面上,它也是中国大众的具体生活信念和价值坐标,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生活改造和提高的基本力量。”由此,“世俗化”、“大众文化 (mass culture) ”、“消费主义”都成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