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古代建筑完胜现代排水?又一个神话而已

古代建筑完胜现代排水?又一个神话而已

发布于:2017-04-24 10:41:24 来自: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 [复制转发]

暴雨来袭,北京多地又“看海”,这是北京近几年来非常常见的现象,人们不禁感叹为何中国首都屡屡成为“地中海”。

“千龙出水”的 紫禁城“笑傲江湖”

无论是新闻,还是朋友圈,近两天可以说淹没在一片“看海”声中…在这中间,有关故宫雨景的照片不断在网上被人们关注,照片不但展示了“千龙出水”场景,更显示出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强大排水能力。600岁的故宫,堪称“笑傲江湖”。


“千龙出水”。7月20日,中轴线三大殿台基的排水石龙头正在吐水,排掉台基上的雨水。


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杂志,其官方微博发布的多组照片显示,故宫虽然也经历着暴雨的冲刷,但是却并未出现严重积水情况,这座矗立了600年的建筑经受住了此次暴雨的考验。




7月20日,雨水经太和殿广场的沟渠,通过排水口泄入内金水河。


注入内金水河的雨水尚未淹没石桥涵洞顶部,涵洞能保证明沟流水畅通。


现代排水拼不过古人智慧?600岁故宫不被淹大揭秘!


每次“看海”之后的老话题,又被拎出来拷问了——故宫为什么不积水?不少小伙伴们都在骄傲和感慨老祖宗的高超智慧。这其中,也有人在质疑:现代排水是不是根本拼不过古人智慧啊!



确实,自明代定都北京近六百年以来,皇城从未有过被淹的记载,层层排水系统设计理念之先进令今人叹服。但是,故宫也因为其身份的特殊性,排水功能并不能代表过去那个时代排水的整体水平。


让我们换个角度,看看紫禁城为啥不积水!


揭秘1:紫禁城的排水——全京城优先

据史料记载,紫禁城所有的雨水和积水,最终只有一条路径,就是流入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中南海和外金水河相连,紫禁城排水系统是北京城区排水系统的第一级,这是昔日皇家地位的体现。


也就是说,这里最初建造设计时,这个“皇家重地”就理所当然的位居优先排水第一位榜首!


揭秘2:紫禁城的地势——绝对高

在对于故宫排水系统一片#跪拜模式#的评论中,也有网友这样说:

网友们的话糙理不糙,故宫专家表示,故宫的排水的确靠高度差,利用坡降自然排水。以故宫前三殿为例,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前后排列,坐落在一个8米多高的工字型台基上,分为三层。“千龙出水”的奇观就源自这里,暴雨来临时,雨水逐层下落,使得台面无积水。


故宫专家:“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京城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形北高南低,因此水向东南流。紫禁城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亦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略有坡度。紫禁城南北地平高差约2米,这一坡降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积水能缓慢排泄。”


揭秘3:雨污分离——后续维护很重要

如今,故宫的排水系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其中污水的最终出口,也将排出到市政排水管网。故宫专家表示:故宫雨污分离,污水与市政排水管网相通,雨水主要采用原来的古雨水系统进行排放,两套排水系统并用,从未出现过堵塞的情况。


另外,经过不同朝代叠加的建设活动,那些古代的雨水系统难免有所损坏或难以发挥原有的功能,今天的故宫人对此进行了修复,并在故宫原来没有排水系统的位置也修建了新的排水管线。从去年开始,故宫将全院的水泥地面和沥青地面改成砖石材料的传统建筑材料,加强了排水和渗水功能。


揭秘4:根本不会出现积水?NO!NO!NO!

与大多数故宫“千龙出水”、“毫无积水”…的画风不同,还有一些网友发现,这皇城里头也有下不去脚的地方啊!

还有网友拍到这样的画面



甚至还有人翻出了这样的照片:


不是说好了不存水的嘛?!


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对此故宫回应:在短时大量降雨时,故宫确实可能出现局部积水情况,但得益于完善的排水设计,雨水能在20分钟内排掉。


所以,对于故宫排水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不会出现严重积水,而不是根本没有积水或者不会出现积水哦。

揭秘5:想穿越回去不看海?——清朝普通老百姓可真不是这样的

根据历史文献显示,雨季中的晚清社会,高墙之外的黎民百姓就没有皇帝那么幸运了。当时的报纸记述了北京城的一场水灾和苦难中的苍生。


清光绪十九年,雨水连日不绝。京师自五月十三日大雨过后,雨水即连绵不绝,良田浸泡水中,收成全无…到初九日又见阴雨滚滚而下,雷声紧促,到了十三日,京城积潦成河,城内平地积水数尺,大街小巷墙倒屋塌,洼下居室水淹至房檐,浅者也没到炕上,居民真可谓坐立不安…西单牌楼以北的道路均是一片汪洋,深不见底,铺户官厅泡入水中。东单、东四牌楼及东西长安街均在水中,大清门的水直抵午门,均深二三尺,御河及东西城各处水势汹涌,加之西北山洪涌入城内,灾害更加严重…


故宫排水系统能够经受住暴雨考验,既是因为古代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如今,现代的排水系统在暴雨面前,的确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和瑕疵,但是想要改进城市的排水系统,仅仅模仿古人是远远不够的。紫禁城“唯我独尊”的“皇家”排水奇迹,在现代城市中几乎无法复制。
我们能做的,是吸收精华,然后运用现代建造理念,精益求精、拒绝浮躁,让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都经得住暴雨的考验。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59 万条内容 · 79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埋地给水管道过河时拉管施工,前后需要设阀门井吗

埋地管道过河时,拉管施工,前面需要加阀门吗?有什么规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