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超过20个省市发布了推进海绵城市的相关规划,并启动超过数千个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成为一股热潮。
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多是“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海绵城市建设涉及范围广、专业多,在发展的道路上,
各种争论、指责层出不穷,已然进入
“百家争鸣”
时代。
正所谓
“水满则溢”
,任何事物发展过快、
过热,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我们相信,
争论与融合是海绵城市建设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赵雅
海绵城市目前百家争鸣,本文所谓“派别”,仅指不同专业领域人士的各异看法,并无真实派别之论。
我们相信,争论与融合是海绵城市建设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俞孔坚的言论很多硬伤,‘堤防没必要、全拆掉’是非常错误的!”
“他们对我的观点不理解,还抬杠。”
“这些都是西方垃圾,海绵城市建设大部分用于绿地的措施错误,会破坏绿地、污染土壤,致命打击园林生态。”
“海绵城市不是颠覆性地改变园林功能,也和园林结合的。”
2016年7月10日,一篇题为
《我们为什么要做防洪堤?》
的文章在海绵城市业界不胫而走,引发关注。
文章剑指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2014年的一次演讲,
后者主张建立绿色海绵系统,将硬化河道变为生态廊道系统,砸掉防洪堤这样的钢筋水泥。
“俞孔坚的言论有很多硬伤,‘堤防没必要、全拆掉’是非常错误的!”
驳文作者——从业水利十年的“大崔”如此说。
“他们对我的观点不理解,还抬杠。”
2016年7月17日,俞孔坚感慨,
他从哲学角度提出了系统的雨、水价值观。
这是海绵城市领域最近的一次唇枪舌剑。实际上,对于圈内人士,这类论战早已司空见惯。
2013年,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潮起。在内涝频发的窘况中,这一新兴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成了各地新宠。从中央到地方,诸多城市成为试点,动辄投资数百亿。
然而,自海绵城市概念提出以来,这一模式从设计理念、基本参数到建设方法等,均纷争不断。水利、给水排水、景观、风景园林、市政道路等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专业领域,逐渐聚拢成派,不时短兵相接。
2016年夏,多轮强降雨致使全国30个海绵城市试点近半数内涝,争论波澜再起。
派别林立,争论不休
“这是破天荒的头一次。”2016年7月9日,在住建部组织的城市防洪排涝专家座谈会上,程晓陶等几位水利专家获邀与会。在这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专家的印象中,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部长征求有关海绵城市建设意见会。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
“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
的刚性指标。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即城市如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专家的专业背景不同,意味着迥异的海绵城市建设路径,而目前,甚至连最基本的参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都争论不休。
像程晓陶这样的水利专家,
认为这一指标将海绵城市项目优先引向在小区尺度上留住一二十毫米小雨水量,只能解决“小雨不积水”,
而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中更为关注的是“大雨不内涝”与“水体不黑臭”,不仅不能解决,反而阻拦了城市河道基流
(指由地下水外渗进入水系的部分,即河道中常年存在的径流),导致河道干涸。“(在座谈会上)我把主要观点都说了。”
“都两年了还纠结这个?我们会上、会下、当面都不知道给他们说过多少次了。”2016年7月26日,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车伍说,
海绵城市恰恰是要利用天然或模拟自然“海绵”的蓄水、滞水和保水功能,回补地下水,为河湖提供必要的基流。
径流总量控制不仅要控制排放总量,也是雨水资源利用和控制径流面源污染的关键指标,对排水防涝等控制目标也有贡献。
对于上述
“把雨水就地消纳”
的做法,不光遭到水利派质疑,在观念层面还面临风景园林派的挑战。
风景园林业界与海绵城市的交集主要是具有渗滞雨水功能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如最为常见的下沉式绿地——绿地低于路面,雨水会自然被绿地吸纳存滞。这亦成为一些风景园林业界人士的反对对象,在传统的道路设计中,路面是低于两旁绿地的。
最近的一次交锋是2016年4月24日,中国广州首届海绵城市论坛。
“可以说是舌战群儒。”与海绵城市倡导者相反,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保专业委员会委员张乔松眼里,
“海绵城市建设大部分用于绿地的措施错误,会破坏绿地、污染土壤,致命打击园林生态。”
2016年5月,在风景园林界盛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该学会副理事长强健强调绿地不是蓄水池;甚至有园林从业者向中央反映意见,
称之为中国园林的一场“浩劫”。
首批海绵试点城市武汉——青山江滩公园的雨水花园。
在北京建筑大学海绵城市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文亮看来,风景园林派的观点太极端。“海绵城市不是颠覆性地改变园林功能,也和园林结合的。”
这种抗衡仅是目前海绵城市学术争论的一隅。在近年来的相关会议上,各派观点云集,研讨会如辩论场。
水利派强调河湖水系是最大的天然海绵体;景观派强推绿色基础设施工程;风景园林坚守原有城市绿地生态;一些市政管理人士偏向传统灰色管网铺设……
种种因素累积形成了一番独特情景:一边是对海绵城市的重视度、关注度陡增,相关文章著述、学术交流增多,一边是由于对海绵城市看法各异,派别林立,争论不绝于耳。
从两派对峙到三派鼎立
“现在海绵城市圈,谁都可以发表意见,谁都可以随便解读,非常混乱。”2016年7月26日,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车伍无奈地说。
他是给排水领域的权威专家。
二十多年前,车伍便开始研究现代雨洪管理,那时候,这类研究无人问津,更谈不上有何争论。近年来,由于雨水管理问题是涉及多专业的综合系统,园林管理部门、高校园林专业相继开展了相关课题。早期的争执,也正来自这一领域。
由于对绿地与雨水关系的意见分歧,风景园林与景观化为两派对峙。
2011年,俞孔坚提出一个假设:
“如果所有绿地比地面低20cm,城市绿地就能承担起滞洪作用,暴雨积水能基本解决。”
后来被浙江风景园林协会名誉理事长施奠东视为“旷世未闻”的奇论。时隔5年,这一提法仍在挑动着风景园林派的神经。
2016年7月17日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俞孔坚已倦于胶着,“现在都懒得和他们讲,他们价值观极其落后。”至今两派难以言和。
不过,这仅是初期“茶杯里的风波”。转折始于2012年,
当年北京发生“7·21”特大暴雨,城市扩张积聚的矛盾在极端天气中迸发出来。
由此国家开始重视城市雨洪管理问题,从国务院到住建部,相继下发一系列排水防涝相关文件、规划指南、技术标准,海绵城市概念也从无到有,直至升为国家战略。
起初,海绵城市概念重点指
低影响开发(
以源头分散措施和绿色设施管理城市径流污染和总量,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等
)
。随后结合到我国城市建设,排水防涝、防洪等多方面,其外延逐步扩充。
参与编制工作的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俊奇表示,2014年10月,住建部牵头编制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为构建“
缓解内涝、雨水利用、径流污染控制”
等多目标雨水系统,海绵城市除了低影响开发,也包括传统灰色管网、超标雨水的排放系统。
自此,由于对采用传统灰色管网、绿色基础设施的做法产生分歧,海绵城市圈也逐渐形成了“灰色”“绿色”“灰-绿结合”三派鼎立的局面。
灰色派主张建设地下深隧等大型工程,以俞孔坚为代表的绿色派则认为“试图依赖灰色工程的海绵城市最终都要失败”。
2016 年3 月,在国家首批试点山东省济南市,地下“水廊”已见雏形。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海绵城市纳入国家战略,学术领域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争论愈演愈烈,形成当前胶着局面。
“提到这种高度后,雨洪管理已经不单是给水排水专业、建设部门的事,需要有更多专业和部门参与。”
车伍说,目前多数争论集中在跨专业上,由于海绵城市项目复杂,需要长期研究才能理清。“即使在给水排水或环境工程专业领域,能真正开展深入研究的专家也不多。”
派别融合
即便观点相左,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赞同要把争议摆在桌面上,展开正面讨论。
车伍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12月,在《中国园林》杂志社主办的海绵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仅风景园林一派就提出了诸多质疑。会后,为了促进风景园林、给排水等专业交流,主办方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还组建了跨校联合设计工作营。
“我们一直都积极参与各专业办的相关会议,开展跨学科的研究还常把海绵城市相关的论文刊发在景观类期刊上,一直在推动各专业相互理解。”他表示。
随着各派的积极接触,并对涉及各个专业问题的交流探讨,达成的共识也渐多。
“现在水利部门还对洪水和海绵城市的关系特别敏感,他们还提出‘海绵流域’概念。”
王文亮强调。
在本文开头的7月9日座谈会上,程晓陶也提及:
“必须从流域尺度考虑洪涝关系,否则城市内涝无解。”
他指出,在水利人的观念里,河网、河湖是联通的水系,而不仅仅是排水系统的受纳水体。在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情况下,
只有统筹考虑排水系统与河湖水系的关系,才可能抑制“因涝成洪”与“因洪致涝”加重的趋势。
不过,现在上述争论已有共识。王文亮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
海绵城市建设仅在后者的角度考虑了场地和城市尺度。城市内涝问题的确要处理好与水利河道的衔接关系,在流域层面达到洪涝综合治理效果。
在认清各专业边界的同时,又需要合作。
甚至在风景园林派极力保护的城市绿地方面,也渐有共识。
城市绿地面积少是经常遇到的问题。车伍表示,仅靠绿地功能不能解决所有雨水问题,要因地制宜,灰色设施在许多高密度城市化区域是必要的。所以也一直提倡“绿色和灰色的结合、源头和末端的结合、地下和地上的结合”,这需要不同专业合作解决。”
2016年7月23日,程晓陶接到邀请,住建部将组织专家组针对武汉受淹情况调研,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做。“住建部明确提出邀请我们水利专家共同参加,我觉得这是好现象。”
你的看法
交流的结果不只是各派共识增多,学术界也在渐渐转型。这是新事物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要审慎对待不同声音,各专业集思广益、形成合力。
对此争论,给排水专业的同仁们怎么看?
也欢迎其它专业的朋友们讨论。
往期精彩: 【给排水辩论赛】第②期:争议海绵城市、雨洪治理谁堪大任? 【给排水辩论赛】第①期:到底是径流总量控制率还是降雨场次控制率?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23.63 万条内容 · 833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