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03-01 20:45:01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在恒大这样的公司你能得到什么?离开恒大之后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其实,现在想来,这是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先回忆回忆自己在恒大的职业生涯吧。
一、面试,入职恒大北京公司
2013年7月恒大进入北京市场,某一天我接到恒大人事的电话,说有个职位比较适合我,于是我就去了。面试的是恒大北京公司总工室的主管领导,80后,留着朋克头,打扮时尚,典型的广东穿办。当时心想,这么年轻啊,不靠谱吧。好吧,我承认当时这哥们雷到我了,后来才知道,恒大的用人体系还是很奇葩的,当部门领导的都是恒大招收的应届毕业生,培养2、3年后到各地分公司当个部门副职或正职,用几年表现好的可晋升高管,高管分N级:协助总经理助理(这称谓我就呵呵)、总经理助理、副总、总儿、副董事长、董事长。这是当初我来恒大北京公司高管的职位分级,后来取消了总儿和副董事长。
跑题了,继续。后来简单面试之后,大约5天后,接到复试电话,见副董事长。复试当天有个小插曲,去的时候前面还有三个人,人事的小姑娘把我们三个一同领到副董办公室门口,我第一个进去,边上的哥们立马急了,说我先来的,为什么他先进去。额,好吧,我承认你的面试经验为零,哥儿们,你可以回家了。面试简短快捷,当我从恒大北京公司办公地点进入地铁站的时候,短信响了,上面写着:恭喜你通过我司面试,你可以来上班了。当时看了一眼,也没在意,说句实话,当初接到面试电话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恒大是什么,也没听说过,后来在网上查到,感觉是个很牛逼的大公司。但看到这短信的时候,总觉得缺点什么,后来才发觉,我都不知道一个月赚多少钱,什么时候入职,你让我怎么上班呢?对,就是缺这个。缓过神给小姑娘电话,问:是不是发个OFFER啊?怎么的也得明确薪酬、时间什么的,对方用口述的OFFER代替了纸质的OFFER。
二、在恒大北京公司开始职业生涯
2013年底,我入职恒大北京公司总工室,当时比较纳闷,为什么叫总工室?难倒都是总工?在恒大工作的几年中,逐渐对这个叫法有了深刻的认识,那就是总的工作室。回归正题,我在恒大工作的时间里,我们换了三任地区公司董事长,每换一任,总工室的地位就被无限拉低……按照每任董事长,大致分三个阶段吧。
在这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第一阶段,可以说是在恒大工作期间最轻松,身心最愉悦的时段,总工室是有地位的,能抗争的,有些话语权的。因为北京公司第一任董事长,是个开明的人,是个好领导;主管工程与设计的副董事长,是个明白人,懂工程,懂设计;部门负责人,是个干事的人。另外,这个时候项目也不多,我只负责一个项目。恒大公司在业界素以标准化著称,主打民生地产,我负责的这个项目是北京第一个自主房项目。
前三个月基本上没什么事,主要是熟悉业务,比如企业设计标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制度流程什么的,真正开始的,是2014年春节后的项目开工。现在的房地产工程,尤其是民营一线房企,三边工程搞的比较变态(外企比较好,什么都是按照一步一步的流程办事)。于是也开始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撕逼与扯皮,也是从这个时候,真正的认识了恒大。
总工室的工作,当然主业是设计管理与技术支持。在恒大的企业文化里,总工室被定义为服务部门,对,你没有看错,是服务部门,不是核心部门,是服务其他职能部门的。因为恒大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直接拿来用就行了,集团有设计院,户型方案什么的都是标准化的,不需要你地区公司自己去设计。当然,这是集团层面这样认为的,但,地方有地方的规矩,尤其是北京,最后事实证明,他们的东西在北京还真不行,各种不行。后来北京公司总工室,多了项职能,研发!
恒大设计的内部报审制度是很奇葩的,有些工作阶段需要向集团职能部门汇报,所有专业都要报,加起来有几十项,另外一个是只要是和集团标准不一样的,都需要报批,即所谓的调整申报,批过了,才能实施,报批过程就像烙饼,翻来覆去的,这也是内部因素造成设计进度不快,跟不上项目开发节奏的原因之一。于是开始了北京地方和集团的斗争,扯皮斗争,北京的非标产品造就了扯皮频率与深度,同时也加深了北京总工室在集团与地方领导之间斗争的尴尬状况。听谁的,不按另一方做的,都是死!开发的快节奏,造成每个人都有压力,也让每个部门之间都有了推诿扯皮的口实,再加上恒大部门经理、高管的非职业化,学生兵出身,加重了事态。设计是源头,所以日子渐渐不好过起来,在这个部门里,脑袋灵活的,苟延残喘;不小心中招的,那就是被调离原岗---发配---混或者走。当时,在自己这个层面看来,在这儿,就像看大戏,本来只想当观众看看乐,后来不知不觉被卷入到戏中,自己还得演,虽说不是主角儿,撑死也就是个群演,但还得尽心尽力的演下去,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赏了一丈红,直接出局了!如同在战场上,你还在拼命往前冲呢,指不定从哪个地方来颗子弹,你小命儿就呜呼了!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在一片混乱一片扯皮中,我迎来了恒大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因为领导出色,总工室的地位还尚可,领导也比较认可,所以我们还有话语权,还能抗争。但随着第二人董事长的上任,情况急转直下,这位老大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貌似和设计有仇,每次例会总工室都是被K,日子久了,其他部门也明白怎么回事了,开始了炮轰,那例会上的感觉,就像是过堂,成了批判大会。团队中有人陆续离开,干事的部门领导也被逼走,我就这么看着,干着,混着。2014年的总工室设计团队,是我没离开之前我认为最好的团队,但随着这个人的上任而分崩离析。
在这第二阶段,迎来了可以说在房地产公司里最奇葩的制度---图纸审查。这个运动来自于集团设计院某位脑袋被门挤了的大咖。此项制度犹如文革,荼毒各个地区总工室的设计工程师,以至于加大了设计口的人员流动。怎么来形容这个运动呢,令人发指?好像不够,我觉得不能用人类的语言来形容。用一句话来说:这个地方毁了我容忍傻逼的能力!也许还是我的能力不足吧。
第三阶段,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那位因为自己的愚蠢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滚蛋了。我们迎来的第三任,这个时候的北京公司变成了大北京公司,地域涵盖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同时我们也迎来了大换血,从上到下的彻底换血。这个时候我升了个职,成为了主任工程师,与我同升的还有两位同事,尔后在2、3个月内,升值的我们陆续离开了恒大。第三任来到北京之后,观察了几个月,开始清洗,从高管至部门经理,全换成了自己人,2016年春节之后,向基层员工开刀,裁员开始。这哥们认为,北京公司烂透了,需要大治,后来证明,他们也玩不转,这些人像是传销组织的骨干,生活在一片虚无中,如同洗脑一般,感觉他们自己就是神。总工室的裁员,是不差别的,持续性的裁员。有本事的被干掉了,用心干活的,被干掉了,有个性的,被干掉了,混日子的被干掉了。留了一些有本事能干活的,留了一些屁都不懂、混日子的,招了一些满腔热血的,就在那里继续上演着大戏。而我,也最终成了戏外之人。而总工室,这个可怜的部门,继续着历次批判大会的传奇,在会上再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来。
三、感想与收获
恒大给我的感觉,借用2016高考作文《说尺子》中的片段: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乖巧一些,就会让领导和一席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
当然,恒大也是有优点的,经历过恒大的人,每个人都会锻炼出一颗无比强大的内心,还可以明白,原来,事情还可以特么这么做!当你从恒大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以后在工作上遇到的事儿,那些都不叫事儿!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在恒大奋斗过的人们,以及想进入恒大历练的人们。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