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奥斯卡大乌龙之后,本周另一件建筑界盛事即将揭晓

奥斯卡大乌龙之后,本周另一件建筑界盛事即将揭晓

发布于:2017-02-28 10:25:28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奥斯卡的大乌龙让昨日的朋友圈里充满了石头姐的凝望,而本周还有另一件让建筑师们为之期待的盛事,建筑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即将于周三揭晓。


在国内外各大建筑网站都摩拳擦掌,对得奖建筑师做全方位的预测之时,马小良分享一篇马良行平台上的热门文章,探讨了普利兹克奖背后的一些故事,不知能否引起大家的思考。

普利兹克奖有这么重要么?——宁则

普利兹克建筑奖,一个普通美国富豪创立的建筑奖项,为什么在短短48年时间里成为了建筑圈最顶级的荣耀,甚至在大众眼中,它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已然超越创建一个世纪的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奖和AIA美国注册建筑师协会奖。普利兹克奖的含金量真的与它拥有的名望相匹配么?

一、成名之路

第一个打造普利兹克奖的至高地位,将其推向是美国建筑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

普利兹克奖十周年纪念之时,1988年3月29日,保罗·戈德伯格在《纽约时报》撰文《普利兹克奖的获奖者告诉我们的(WhatPritzker Winners Tell Us About the Prize)》,在这篇文章中是他首次提出,普利兹克奖在建筑界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在文学和科学领域。

保罗·戈德伯格围绕当年的两位联合获奖人Gordon Bunshaft和Oscar Neimeyer,分析他们各自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评价普利兹克评审委员会评审标准,是对建筑师到达个人职业生涯顶峰的奖励,而非激励获奖者、行业探索新领域、新成就。

虽然保罗·戈德伯格的本意是,奖项只是荣誉榜,表彰值得纪念的建筑艺术成就,警惕普利兹克奖不要沦为建筑师个人生涯的最高目标,之后他的担忧就逐步印证了。

人们似乎只记住了他全文中的一句话:“(普利兹克奖)在这个时刻是最有名的建筑奖(atthis moment the most celebrated architecture award there is)” 。

之后10年,主流媒体不断将普利兹克奖的地位推向更高。“建筑界的年度诺贝尔奖”反复提及;《洛杉矶时报》于1995年首次使用“普利兹克奖,广泛被认为是建筑界的最高荣誉(The PritzkerPrize, widely considered architecture's highest honor)”,《纽约时报》在1997年的报道中延续了这一说法。

包括建筑圈在内的大众,长期浸染在媒体的信息灌输中,已不再思考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行业地位,也无人质疑它是否真的匹配如此至高声誉。

直至2013年,它首次遇到的公关危机。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1991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的事业合伙人及妻子,站到了普利兹克评委会的对立面。由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女性设计小组发起网络倡议,为丹尼斯·斯科特·布朗补发联合获奖人的荣誉,因为普利兹克奖忽视了她对于1991年罗伯特·文丘里获奖所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虽然联合获奖在普利兹克历史上并不少见,但评委会面对近2万名的签名请愿,最终拒绝了为丹尼斯·斯科特·布朗补奖,理由是他们不能推翻之前评委会的决定。

关于女性建筑师在行业地位的讨论一直是近年的热议,但批评界更关心普利兹克奖的是:比起造星或是崇拜,普利兹克奖应该肩负起探索建筑行业全新方向的重任。

评审委员会对于新领域方向的选择着实令外界迷惑,尤其是近几年里,过度政治化已经成为普利兹克奖的批评聚焦,比如,2014年板茂以人道主义设计赢得普利兹克奖,评委希望传递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当2016年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获奖公布时,批评界的争议和质疑达到了顶峰,建筑师的成就被社会责任定义,普利兹克奖对于政治和媒体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专业领域本身,那它还是不是一个建筑奖项?

二、普利兹克奖的圈子游戏

普利兹克的评奖过程是众所周知的黑匣子操作,官方曾在采访时说常务理事会每年邀请200多名相关领域的人士提名当年获奖候选人,每年收到的正式提名会超过100个,非正式提名虽然没有正式说法,但外界一直猜测最少在500个以上。

进入评委会选择范围的提名名单肯定不会这么长,同时评委也有资格提名候选人,那在有限的时间里,评委对着有限/很多的候选人,即使坚守高标准的评选守则,也只能是根据个人的过往经验和所熟知领域来做选择。

所以,能入评委会法眼的候选人,必然本身和评委会成员有某种关系、联系或是线索。

第一届普利兹克奖得主菲利普·约翰逊,用今天的比喻就是“混圈子的牛人”,他是哈佛哲学转建筑的富二代,是MOMa建筑部的第一任部长,他是促进密斯凡德罗和柯布西耶访问美国、引领美国进入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第一人;他是密斯的介绍人、甲方、学生、合伙人,也是鼎鼎有名的“借机上位”。

甚至于普利兹克奖自己都承认:“第一届之所以颁奖给菲利浦·约翰逊,一方面因为他作为建筑师很有创造力,他的建筑物毫无疑问都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地性建筑;另一方面,他又是理论家,为宣传建筑事业而频频出现在媒体的眼中。”

这位作品横跨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无原则”大师,他在专业领域的成就也许仅仅相当、或还不如他推动新潮流发展的积极影响。

普利兹克奖的得主在获奖后成为评委会成员并不罕见,像板茂、扎哈和盖里。而相反的事也会发生,2016年得主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之前六年都是担任评审委员。

我想这才是普利兹克的本质:毕竟,建筑作品之间的优劣很难解释,所以扯着虎皮向大众传递建筑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树立专业和责任之间的标杆人物,为媒体制造传播爆点,让一个窄深的圈子更加公众化。

所以,普利兹克奖不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它是大众眼中的建筑界诺贝尔奖。

不得不说,普利兹克奖所收到的关注是业内奖项中最大的。近年来,非洲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连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来了个惊天大逆转,让讲述黑人故事的《月光男孩》击败了万众期待的《爱乐之城》。

即将在周三公布的普利兹克奖到底花落谁家?会是非洲裔建筑师么?是刚刚获得2017蛇形画廊设计的弗朗西斯·凯瑞?还是去年在华盛顿开幕的非洲裔博物馆的设计师大卫 · 阿贾耶?

登录Mahoooo.com,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本文为马良行MAHOOOO的原创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咨询。相关资料和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xm_123456
    cxm_123456 沙发
    谢谢分享~~~
    2017-03-07 09:25: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飘逸者
    飘逸者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
    2017-03-07 08:38: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成都建筑设计公司一览2016

由于近几年建筑行业不景气,避免从一个坑 跳到另一个坑。希望广大同仁介绍下自己的公司,越详细越好。我先来一发: 1.域高建筑设计公司:团队设计力量较弱,待遇普遍偏低,人员流动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