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迈柏专访】余畅 | 哈佛教会我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迈柏专访】余畅 | 哈佛教会我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发布于:2017-01-11 15:25:11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MYP









 







余 畅 







 哈佛大学景观与城市设计硕士




曾任美国AECOM 城市设计师 项目经理 项目总监




迈柏(上海)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中国区) 









获得奖项







2008年 美国《建筑实录》“绿色设计”奖




2011年 中国人居典范 - 综合大奖




等国内外重量级奖项十余个












导师的一本《美国景观建筑年会论文集》让余畅与哈佛结缘,这所世界顶级学府让他有幸聆听到来自世界各地设计大师们的声音。在哈佛,一句“Make sense”改变了他以往的设计思维,让他领悟到“合理性”才是对设计作品的最高褒奖。他将这种设计思维和Harvard前沿的设计理论带回了国内,并开创设立了MYP中国。“我很羡慕国外成熟的规范市场,但另一方面我在国内发现了更多可以延伸的机会,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哈佛带给我的更多的是惊喜




“一个是哈佛所传递的方法论非常有用




还有一个就是那里的同学都异常的努力”
















“在来哈佛之前自己总觉得读两个研究生是一种重叠与浪费,但来到哈佛之后带给我的却是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喜。”谈及对于哈佛的第一印象,余畅面带微笑,“让我惊喜的有两点,一个是哈佛所传递的方法论非常有用,还有一个就是那里的同学都异常的努力。”




 




面对周边浓重的学习氛围和激烈的学术竞争,当时的余畅倍感压力。哈佛的学习强度非常高,再加上文化隔阂和当时自身语言能力的“不达标”,让他几次产生了想要放弃的念头。“特别是他们巨量的阅读材料对于非本国人来说是一个十分难以跨越的沟壑,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当时的几位中国学生互相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并即时分享和反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心得。”不过即便有同伴的协助,课程难度之大让余畅至今都难以忘怀。




 




▼考察的间隙








 












©MYP











©MYP









 




“虽然我在国内已在本行业学习多年,我还是觉得我真正的设计启蒙是在哈佛。国内的设计教育那时候更加讲究形式,讲究一种形式上的匀称与美感,但外国人他们会更多的从分析出发,去找出问题的解决方式。” 外国人更倾向于做一些抽象的设计,这是在国外的那几年带给余畅最大的体会。










▼余畅生活照




 












©MYP









 




在哈佛,有四个让余畅记忆深刻的设计课题。其中一个便是element课程,即给你一个主题,然后通过方法论将其说清楚,这对于余畅来说是一门必修课。通过这些课程,余畅意识到整个城市其实是有机组成的,设计师必须要在整个大的体系当中去看它的定位和问题。不光是城市,还包括它的经济,文化与历史如何延伸,在所有的方方面面找全之后,自然会发现贯穿始终的一条城市脉络。




 




在第二个学期中,余畅他们接触到了一项城市再更新的赞助项目。“我们要在一个福特厂搬迁后空出来的大片土地上赋予其一个新的产业和城市功能。”这也是由他的一位同学主导的设计,谈及这位业内好友,余畅心生敬佩,“他做的东西如同有机电路板一样,和常规意义的设计图纸大相径庭,纯净而抽象。目前他已经成为Field Operation 的合伙人,纽约高线公园是他的作品之一。”










▼项目:宁波“老外滩”滨江休闲带景观概念方案设计






 












©MYP











©MYP









 




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心公园的景观项目,曾让余畅在那儿停留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荷兰的公园设计和我们常规的公园设计并不相同,他们是在思考过程中设计出一个抽象模型去表达它所需表达的理念。他们并不拘泥于形式,并不会着力于怎么让设计具有美感,更多考虑的是公园能给城市赋予一个什么样的意义。”




 




第四个课题则是新奥尔良的滨水城市综合体,因为当地会遭遇飓风,所以要经常清空城市。“那个城市非常复杂,是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湾的入口,每年还会有洪水来袭,所以要去填高它的堤坝,长年的沉淀让河道成为悬于城市之上的空中之河。当时我们利用地形将刻的模型层层叠放,让每个因素都往上叠加。前面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做模式分析。分析过程十分重要,这种综合型项目涉及的层面非常多,同时解决方式也会相应增多,这就需要我们去极力挖掘与思考。”










▼项目:宁波市姚江新区启动区滨江、滨河景观概念规划






 












©MYP











©MYP









 





Make sense 哈佛的设计思维





“Make sense即说得通




只要你的设计合乎情理,那就没有任何限制”
















在哈佛,让余畅最受益匪浅的一句话就是:Make sense,因为这句话在哈佛教授看来是对学生最大的褒奖。“Make sense即说得通,只要你的设计合乎情理,那就没有任何限制。”




 




在哈佛,专业之间的分界和隔阂非常小,即便是一个专业也会聚集了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所以这让余畅养成了很容易跨专业思考的习惯。“他们的设计小组都是混在一起,开放式的,所以你会有很多交流和沟通的空间。另外,哈佛的选课机制也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城市设计专业的我想去听建筑专业的课程,甚至是选麻省理工的课程也同样是被允许的。”




 




▼项目:北外滩虹口区段景观设计






 












©MYP











©MYP









 




学术开放的哈佛让余畅有机会接触各种业内大师的讲座,这无疑对他来说是一次眼界开阔的绝佳机会。“哈佛能学到的东西很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提升的台阶。对于设计这一应用性学科,哈佛更倾向于培养设计领袖型人才,而非学术理论型人才。他们会十分注重思维方式的训练,就如同做研究一样,只不过是用图的手法将你研究成果予以呈现,然后再通过创造性的解决方式把它拿出来。一个项目首先要找出它的问题所在,然后再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去分析它,最后给出解决方式。”




 




正是在哈佛这种思维模式的潜移默化下,如今的余畅会更愿意站在业主的角度用自己的研究方式和新的想法去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项目:武汉东湖“落雁·梦里水乡”概念性详细规划






 












©MYP











©MYP









 




哈佛的求学经历让他的设计思维发生了质的改变。“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即Make sense,没有任何条框,只需要说得通就可以,分析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随即他向我们举了一个景观项目的例子。“与国内画泡泡图不同,国外更在乎肌理结构,要找出其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将其分析并加以解决。因为每个人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标准会十分多元化,核心不在于它的外观好看与否,而是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哈佛带给自己的收获,余畅说,一个是让他明白了设计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另外一个就是在与业界顶级大师的“交流”过程中,开拓了自己的思路。也正是这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余畅对设计的热情逐渐升温。










▼项目:伊敏河总体景观规划




 












©MYP











©MYP









 




EDAW的经历到MYP的独自成长




“滨水景观项目它解决的是一个城市问题”




















哈佛毕业的余畅在05年来到了EDAW,并有幸接触到了EDAW在国内最为知名的项目。EDAW上海公司的设计氛围非常浓,相似的教育背景让余畅很快就融进了同事圈子。当时EDAW对设计品质的追求可谓是精益求精,这对于余畅来说无疑是专业层面的再升华。那时候EDAW的公共环境项目类型很多而且大。




 




在EDAW的五年间他接触到了不少重要的项目,其中就包括重庆的两桥四岸项目。“当时领导希望进行城市形象提升,所以把嘉陵江和长江两岸一公里范围内的所有项目都停下来,由我们去做深化城市设计。像这一类主流的国内大型项目我们都有曾参与过。”在EDAW的五年,余畅说他压力颇大,因为当时正值年轻缺乏经验,同时又独自扛下项目主要任务,这对他来说是一次磨炼亦是一种挑战。除了EDAW给了他浓厚的设计氛围得以迅速成长,项目之间的互相交流也对他的设计之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直到2010年,余畅终于实现了他独创一片天地的想法,在他离开EDAW没多久,EDAW也正式并入AECOM。“其实一直都有这种想法,只是由于当时诸多原因的限制而未能实行,真正离开是在10年的7月份,我们开始了MYP中国的正式运营。”




 




▼迈柏MYP










 












©MYP











©MYP











©MYP









 




余畅说创业的前三年是个异常艰难的瓶颈期,与之前的AECOM不同,创业就是把所有的资源都透支给MYP这个平台。“我们是一支年轻人汇集的团队,业界资源非常薄弱,业主对你的认可程度也只是基于你自身的努力。”都说万事开头难,挺过瓶颈期的余畅在第四年才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第四年我们懂得了做项目要有关注点,而不能什么项目都毫无原则的承揽。所以现在我们都把项目集中在滨水景观这块,毕竟这是我们最为擅长的领域。”




 




在创业初期的那段日子里,余畅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项目,包括象武当山太极湖那样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项目本身比较复杂,没有条框限制,创新性较高,需要突破现有的专业限制实现统筹的思考。“这项目让我发现了滨水开发是我们最为擅长的领域。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景观项目,也不仅仅是建筑或规划项目。城市中心区的河道能刺激到很多方面的城市开发,还可能会涉及到文化旅游,配套建筑,防洪以及生态等一系列问题。”




 




▼项目:太极湖精品度假酒店景观与建筑设计




 












©MYP











©MYP











©MYP









 




借着这样的经验优势,余畅陆陆续续到现在已经设计了十几个滨水景观的项目。提到跟其他公司合作开发的呼和浩特的小黑河项目时,他自豪的语气油然而生,“我们当时以一个城市的综合眼光去看待整个城市设计,包括人的活动功能要求,并提出了一些附属性建筑和文化性建筑的可行性建议,同时把景观,水利与城市进行融合多方面综合考虑。”最后的方案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也因为这个契机,之后的他开始接触到大量的滨水项目。“滨水景观项目它解决的是一个城市问题,因为它是一个线性空间,所以必须要和城市无缝衔接,另外它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项目:呼和浩特小黑河赛罕区段景观设计




 












©MYP











©MYP









 




几年的MYP创业经历让余畅学到了不少,之前的他在项目上总是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而逐渐成为管理者角色的他也渐渐的开始发生一些转变:原来可能更多的是在管理项目的角度看待问题,而现在则更多的站在管人的角度,例如怎样培养用更好的设计师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另外我希望MYP能变成一个更加平台化的公司。”










余畅说等MYP在国内的作品陆续建成之后,他希望去参加美国的景观建筑师年会以及规划与土地年会。“我明年想去申请他们的奖项,目标是能和他们接轨。”语调柔和且兼带自信,余畅正在以哈佛特有的思维方式,将国外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带进国内,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的事务所会为中国的景观设计领域带来一份新景象。















【关于MYP迈柏】












MYP是一家在加拿大多伦多注册的专业规划设计公司。MYP秉承了多元合作的理念,以不同专业知识背景构成了公司多元创新的文化氛围。北美公司主要成员来自于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知名院校,不仅具有优秀的教育背景与专业能力,而且有着丰富的设计实践水平和宽阔的国际视野,致力于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打造更具人文、艺术、自然的高品质人居环境。
















【详细信息咨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大连路990号1901室




电话:021-31262718















微信:MYP_design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低调的屌丝
    不错!谢楼主分享!
    2017-12-07 09:47: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y225323
    ly225323 板凳
    不错!谢楼主分享!
    2017-12-07 07:52: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现代化新生产基地(厂房设计)

克诺尔集团Itupevaa高度现代化新生产基地项目名称:克诺尔集团Itupevaa高度现代化新生产基地(Knorr-Bremse)建筑师:LoebCapote Arquitetura e Urbanismo建筑事务所项目地点:巴西,圣保罗,Itupeva项目面积:35,000㎡项目年份:2013年 克诺尔集团(Knorr-Bremse Group)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是世界领先的铁路和商用车制动系统制造商。前身是1905年由乔治·克诺尔在柏林创办克诺尔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公司在1985年由Heinz Hermann Thiele收购,并进行了机构改组,将业务聚焦到轨道和商用车辆的制动技术上,将法定企业结构瓦解,创建两个业务部门。2000年以后,公司加快扩大全球业务,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制动技术企业,先后收购 Westinghouse, Bendix, Zelisko, Microelettrica, Merak等公司,并在中国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成立合资企业。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