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历史追溯】深夜里的城市“听诊师”,聆听供水管道流出每一滴故事

【历史追溯】深夜里的城市“听诊师”,聆听供水管道流出每一滴故事

发布于:2017-01-09 15:13:09 来自: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 [复制转发]





夜深人静的时候








黑夜吞噬了整个世界








有人已洗漱好休息了








有人在写字楼里不停加班








有人忙着夜生活happy














还有一些人








他们行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仔细检查供水管道








确保我们的城市生活如常进行








今天我们跟着视频来看看他们的工作吧








为他们的付出而感动








为他们的努力竖大拇指






















看了这个视频是不是为他们的付出而感动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这些检漏历史和检漏工具的发展~








1.我国主要城市早期的检漏工作







北京市自来水公司

——我国较早开展检漏的自来水公司之一,解放前就有听漏工作,2个技术员带3个工人,所用的工具有实心铁钎和听漏饼,后有了美国的真空管漏水声音放大器;五十年代引入了苏联的技术,发展到40来人,1962年北京自来水公司研制出晶体管听漏仪;八十年代检漏人员减少到仅有7~8个人,九十年代初检漏人员重新集中建班,规定检漏准确率部低于95%。









天津市自来水公司

也一直有自己的检漏工人,全市两个服务站,每个站里有一个检漏组,组里有5~6个人,主要工具是钢筋棒,前面有个叉,放在水表和阀门上听,后来有仪器了,但定点还是要靠人工用听漏棒确定;六十年代的考核检漏准确半径为一米,每人每月要五个准确的漏点才有奖金。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

——在八十年代前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检漏队伍,检漏只是巡视组的工作内容之一。









成都市自来水公司

——从1953年就开始检漏了,主要是到北京学习,用钢钎和检漏饼,用到六十年代后开始用听漏棒检漏,文革中检漏工作也处于停顿状态,直到九十年代又重新恢复;成都是较早在检漏工作中引入承包机制的自来水公司,九十年代在公司内部成立了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检漏公司,发展到30~40人的规模,为全国十几家自来水公司检过漏,在四川省内则做了更多。









重庆市自来水公司

——重庆在早年检漏工作是搞得较好的,由于当地的岩石地基,声音传导条件较好,客观上为地下漏水的检测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当年有一个检漏工用砍石头的铁斧听漏,百发百中,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武汉市自来水公司

——解放前自来水公司就有检漏工作了,主要工具是听漏棒和听漏饼,当时江南武昌是官营的自来水,有2~3个人听漏,北面汉口是商办自来水企业,有4~5个人,解放后检漏工作平稳进行,到了文革期间就停顿下来了,文革后到上海学习了检漏技术和管理,还学习了管道测流测压技术,对大口径管道进行粗糙系数的测定,但这些技术的应用时有停顿,到了九十年代,从地质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引进了几个专业学生,并购买了地探雷达和相关仪,在管网部还成立了漏损控制研究室。









上海市自来水公司

——漏损控制在全国做得最早,技术也较领先。检漏工作情况,上海解放前上海城市分为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等,1883年英商树浦水厂开始供水,自来水公司在1911年前就建立了检漏制度,至1949年上海市浦西地区的管网长度为808㎞,检漏工有30人分五班工作;七十年代检漏工还维持在30人左右;检漏工具主要是听漏棒,还有美国的电子管听漏仪等。1985年上海引进了国内第一台富士LC-1000型相关检漏仪。九十年代自来水公司的检漏队伍人员减少,开始从社会上引入专业检漏公司,目前主要依靠社会检漏。








早年漏损控制技术的应用---上世纪初上海自来水公司已经使用狄根表检测流量的方法来发现可能的漏水管道,狄根表是一种能对瞬时流量自动记录的仪表,通过记录的流量来分析有无漏水可能,总共装了58处,40年代起逐步废弃。








在八十年代之前的漏损控制主要以管网检漏为主,八十年代初上海自来水公司宋仁元总工开始实验小型区域计量区,用区域装表法和区域测漏法,通过夜间最低流量发现漏损。








当时在上海南市区城隍庙地区,划定了一个封闭区域,通过对道路阀门的更换和安装计量水表,对区域的内的流入、流出和用户水量进行计量平衡,以希望发现有无漏水。








上述同一时期,在上海复兴中路陕南村新式里弄公寓,对二路进水的小区安装一个总计量表,另一路关闭,再为每个门栋安装校核水表,实施小区、门栋和用户三级水平衡计量,同时又对每个门栋的校核表观察其夜间最低流量,对水量异常的门栋进行查漏和分析。








测流工作,上海在解放前就开始每年对主要干管进行测流量和测水压,测流的工具使用毕托管,通过流量和压力坡降的测定,计算出该管道的粗糙系数,进而对该管道的输送能力进行评估,上海的主要供水管道上都装有测流用的考克,但随者管道计量器具的发展,新的仪器设备正在逐步取代毕托管。








压力管理,每年四次对管网进行测压,测压点分布于全市供水管网的各个位置,在全市同一时间同时开测,然后根据测压数据绘制全市的压力等压线图,其中第三季度的测压非常重要,一般会选择当年气温最高和用水量最大日,这一日的数据将会发现全市的低压区分布,为管网规划和改造提供重要依据,也是全市调度的重要依据,随着水力模拟模型和SCADA的建立,这部分工作逐步被信息化技术取代。








中途增压和压力控制,上海供水管网随着城市的扩大经历了130多年的发展,在供水系统的建立初期,就确定了水厂压力的控制和中途增压泵站提升压力的技术原则,当时的自来水公司就建立了很多带水库的和不带水库的管网泵站,如卢家湾、胶州路、新闸路、复兴路、河滨等泵站,解放后,伴随城市发展,自来水公司又建设了很多增压泵站,均衡的泵站分布使得上海的供水压力整体较为平均,近些年,用水量上升而出厂压力略有下降,这对减少漏损和减少爆管是非常有利的。








2.检漏工具:






我们来看看他们用到了哪些检漏工具吧~







2.1听漏饼




1.png






利用空气共振传递的原理,接听部分类似于医生用的听诊器,拾音部分是两个10cm左右的圆饼,检漏时将圆饼贴于地面或管位上方,工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听漏饼,早期在北京、成都和武汉等地使用。









2.2铁钎




2.png






实心的铁钎,一端接触于阀门或管面上,用耳朵听铁钎传导的微弱声音,早期在成都、北京和重庆等地使用









2.3听漏棒




3.png






木制的空心棒,内套有铜管,上接耳筒内的铜片,空心木棒是一个声学共振腔,对检拾的微弱漏水声有放大传递作用,检漏时木棒将声音传递到铜片,检漏工人从耳筒内铜片振动的声音来辨别漏水情况,早期在上海等地使用。









2.4听漏仪




4.png






利用电子放大技术将拾音器的声音放大过滤后由耳机听漏。用电子管制作的听漏仪四十年代引入我国,早期在上海、北京等地使用,八十年代初开始使用晶体管听漏仪。









2.5相关检漏仪





利用声音在不同管道材质上的传递特性,将两个音频拾取装置分别安装在可能有漏水的管道两端,通过计算机分析同一漏水声频传递到两个音频拾取器的时间差,计算出漏点的精确位置,八十年代中期引入我国,最早在上海使用。











2.6漏水记录仪





一种安放在管道上的收集记录声音的装置,将搜集的声音通过电脑分析,发现漏水管道发出的信息,九十年代后期引入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城市是北京。






全部回复(1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jlzlzlljl
    ljlzlzlljl 沙发
    确实是第一次见,涨知识了!
    2017-01-23 16:53: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aqinge
    yaqinge 板凳
    没想到你是这样文艺的水管工程师~
    2017-01-17 15:35: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65 万条内容 · 84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城镇排水管渠设计

我大三哈,课设又不懂得,老师又不天天来,帮帮忙。污水排水需要排水面积划分,雨水需要汇水面积划分。给了一张大图,让把污水管和雨水管都画上,完全分流制的。那污水排水面积划分和汇水排水面积划出来应该是不一样的吧?方格就是指一个区域的居民大概意思就是下图,我想问画在图上是和最下边的一样吗?还是说不用画污水排水面积划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