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设计故事】看建筑师大神是怎么忽悠甲方的

【设计故事】看建筑师大神是怎么忽悠甲方的

发布于:2016-12-22 16:03:22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在影视作品或者大部分人的想象中,建筑师的形象总是酷酷的、清高的、无所不能但是常常不善言辞的。比如说下面这样的:

1.jpg


2.jpg

3.jpg

但是,你要是真的相信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是这样光鲜冷峻的,那就只能怪你太傻太天真了。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尽管这是一个充满艺术感、需要很强技术能力的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果不会讨甲方欢心、不懂的在适当的时候妥协、不知道在改坚持的时候坚持,你怎么可能让别人为你的梦想买单,用他的钱实现你的理念?


所以,今天讲一个小故事,看看大神级的建筑师路易斯·康是怎么忽悠甲方的。


话说1959年4月,纽约罗切斯特第一唯一神教堂的代表首次和康取得了联系,表达了想请他作为他们的新建筑的候选设计师的愿望。

和所有有想法的建筑师一样,开始工作之后,康先生直接无视了教会想让他做两栋相互分离的建筑的要求,画了一些圆形和八角形的集中式平面草图。然后在第一次汇报会上就用一通关于设计哲学的演讲把教会的众人直接侃晕,毫不犹豫地投票通过,决定就请他来作为教堂的设计师。

但是,当业主们得知这个项目的造价需要200万美金,而他们仅有40万美金的预算时,他们开始变得现实起来了。这一点和我们今天遇到的各种看上去非常理解建筑师的甲方也是无比的一致

于是教堂建设委员会的主席HelenR. Williams马上给康写了封信,婉转的说“大家喜欢你原来的理念,但是我们都不喜欢后来的方案”云云。接着,康在深化过程中把平面调成了正方形的样子,并试图再次用他的理论说服业主。


4.png

5.jpg

这回业主长心眼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新的方案也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和预算。所以他们又给康写了一封信,信里是这么说的:

上周我们举行了几次会议,结论是我们对你提交的概念一点儿都不满意。两张日期为1960年2月16日的草图(现在找不到了)说明你对原来的想法进行了调整以满足我们对空间和预算的要求……但是我们觉得我们无法满怀热情地像教堂会众们推荐这个想法。修改后原来的想法中最有魅力的东西没有了……我们最关心的是建筑内在的“方正”。

康打算通过减少一层来节省造价,但是业主仍然不买账,在一周之后又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我们坚决要求你提交一个全新的想法,对第一版方案和它的修改版都不满意。”悲催的委员会主席还因为没能很好的协调教堂的要求和康的设计之间的矛盾而被迫辞职。

后来康终于接受了教堂的要求,开始重新设计。为了让康“脚踏实地”,业主这回明确地要求他做一个两栋楼的方案(类似赖特的统一教堂那样),因为他们觉得这会是最便宜的建筑形式。

在这样的压力下,康明确地响应了他们的要求。他去掉了上一版方案中角部的塔楼,改成了东侧的两个房间和西侧的牧师办公室。虽然模型没有完全采用两栋建筑的形式,但是说明康已经对集中式平面的想法做出了重大的调整。


6.jpg

7.jpg

尽管仍然有人对这个方案表示怀疑,但是总算得到了教堂方面的基本认可。而且在之后的深化过程中,康又把平面调整成了一个更加紧凑的正方形。这样既符合了业主的要求,也实现了康自己想要做集中式平面的想法。

8.png

后面发生的事情,比设计过程还要有趣。设计达到了双方都满意的程度,马上就要成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时,差点又出现转折让这个方案胎死腹中。眼看开工在即,对预算的焦虑使得业主产生了要不要继续这个设计的怀疑。这会轮到康着急了,火速给他们发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电报:

我希望能够加强对我们设计的建筑信心,并且尽快按照现在的样子进行建设。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以及你们委员会的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简洁而又鼓舞人心的结果。虽然投标价比我们的预算要高了一点,但是我们相信这是一次公平的竞标。我们的经验证明把时间浪费在修改上将会浪费更多的钱。我希望教堂已经可以按照设计好的开工了。

看到后面两句话的时候我真的差点献上我的膝盖了。我们从来都是跟甲方说:修改也是需要费用的。但是结果永远是甲方以及我们的项目经理说:先修改,然后再谈钱。然后,等到真正谈钱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好谈了。所以,按照我们的经验,修改是花不了了多少钱的……

而且,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康先生这么说完之后,业主真的就信了!然后,就按照他说的,按期开工了!是美国的业主太好说话,还是我们的业主太狡猾啊……

当然,大神的水平可不仅仅是能够忽悠甲方,还在于他懂得怎么包装和总结自己。出于对这个方案的自豪,早在业主批准这个方案之前,康就在一次讲座中用这个案例来说明“形式”和“设计”这两个词是他的设计哲学中的关键词。他把整个设计过程重新演绎了一下:

(第一次与业主见面时)听完了牧师的话……我意识到了形式的问题,唯一神教堂的形式化过程就是围绕着这一点展开的。我在黑板上画了个分析图,我相信它就是教堂的形式,当然,不是说按照别人的建议设计……在某个讨论阶段,有人甚至坚持要彻底把圣坛和学校分开。很快所有人都意识到……一旦分开,教室就失去了它们的宗教和精神用途,而且,就像溪流一样,它们都回到了圣坛周围……所以,最终的设计虽然和第一版方案不一样,但是形式保留了下来。

如果不了解前因后果,可能理解这段话有点费劲。实际上,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康并没有见过牧师,不过,他确实在见业主之前在费城与一位牧师讨论过唯一神的教义。翻译一下这段话的大意就是在一次简单、激烈的讨论中,康就自发地想到了“形式”并且成功地劝阻了业主采用两栋建筑的方案。实际上他关于形式的想法是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中逐步发展而来的。这样的精简浓缩之后,别人就会觉得他的从形式到设计之路走得很轻松、简单、有效。而且他的简化也直接抹掉了赖特之类的资料对他的设计的影响。


讲着故事的目的并不是要黑大神,而是想说每一座建筑的落成,都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我们听到的那些深奥的理论也是一样。


1.jpg


2.jpg


3.jpg


4.png


5.jpg


6.jpg


7.jpg


8.png

全部回复(2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ango77
    sango77 沙发
    多谢楼主的分享!
    2017-07-05 10:38: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daozeiych
    daozeiych 板凳
    太复杂,简单问题复杂化
    2017-03-01 09:02: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隈研吾简介和精选作品一欣赏

隈研吾(Kengo Kuma),195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辖区,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研究所建筑系。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代表作品有:Z58水/玻璃,那须历史探访馆,马头町广重博物馆等。 人物经历 1979 完成东京大学工程研究所建筑系硕士课程1985-86 哥伦比亚大学和亚洲文化委员会研究所访问学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