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间”
W: 我注意到,早在2000年“城里人,城外人”(建筑学报)一文中,你就提到过“之间”这个概念,而最近你发表的几篇有关设计实践的文章,又分别以“内外之间”(建筑地点性表达的两种途径/世界建筑2010)、“春秋之间”(春秋门设计/建筑学报2010)和“山水之间”(明代帝王文化博物馆设计/建筑学报2012)为题。那么在你看来,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S:我觉得,从广义上讲,之间表达的是一种联系和关系,如电影Sebrina中的一句台词:“Everybody live in between”,大千世界,之间作为关系无处不在,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各种文明或文化之间……在建筑学中,之间也是一种基本的关系,如大到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小到两个建筑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等。所以,之间隐含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第一,之间所隐含的二分法原则,可以迅速建立一种清晰的秩序关系。例如,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建造的很多方格网城市(Grid city),就来自简单的、兵营式的横纵逻辑,也是一种快速简易的定位与建造模式。
第二,在二分法中是存在偏正结构的。例如,以A和非A可以概括万物,但A是什么的选择却很关键。记得1999年我们一起去印度考察后曾常引用一句话:“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去过泰姬陵的,另一种是没有去过的”,这句话之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它凸显了去泰姬陵的重要性,但如果说“这世上有去过北京火车站和没有去过的两种人”就几乎没有意义。所以,之间的选取隐含着对关系中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一种智慧的行为。
第三,之间隐含了两级间可能的多样性。如黑白之间,是无穷多的灰。再比如,在城市和住区公共性和私密性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半公共性和半私密性的层级,层级增加,社区的安全性就加大,这就是纽曼关于“可防御空间(Defensible space)”研究的价值所在。
2 主题性与地点性之间
W: 的确如此。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泛文化的并置法”,即通过从另一个文化的研究中获得启发,去返回本文化并激发其获得变化。不过话题似乎扯远了,如果说之间是一种关系及其所带来的多种可能性,你觉得就明代帝王文化博物馆的设计而言,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
S: 在这个设计中有着各种不同的“之间”关系。首先,我不得不面对和关注的是建筑的地点性和主题性之间的关系。
从业主的角度看,显然更关注博物馆的主题性和象征意义,最初的任务书曾明确提出了要设计明代风格的仿古建筑,并且要有轴线对称的庄严感以突显明代帝王主题。但我更注重建筑与场地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当代博物馆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公共性的品质。所以,最终“明”汉字布局是对业主要求的一种回应,是建筑师与业主沟通“之间”的一种平衡。幸运的是,当地政府领导接受了我们的建议。
最终的建筑体现了主题性和地点性之间的平衡。
明帝王的主题性源于建筑整体的方形所展现出来的庄严和秩序,以及空间的轴线序列所显示出的帝王气象:即通过明代文物少司马石坊,经过一个8m高的夔龙纹铜门,再由照壁一直到序厅,最终在主展馆二层的一个室外帝王主题展的方形院子结束。
建筑的地点性,则来自建筑所呈现出的一种园林气息。与帝王的封闭倨傲不同,最终建筑所呈现的开放的姿态,以及贯穿其中的动线-路径空间,是设计中我最关注的。希望博物馆作为当代人使用的文化设施,在闭馆后也能够成为当地人休憩游玩的一个园林式的场所。所以,在建筑的轴线与动线之间,表面上看,轴线起统率作用,但真正的主导性元素,则是贯穿建筑的路径空间,特别是围绕主馆的迴廊空间。
W: 其实主题性和地点性以及相互间或冲突或融合的关系,在很多设计中都存在。一般而言,一个建筑总是有一种突显的气质为主导,不过在明代帝王文化博物馆中则表现得比较特殊,即建筑的整体气质上具有一种相对主次不甚分明的两重性,似乎既想表达一种纪念性的庄重,又想表达一种园林式的自由。如果将其比喻为一个人,像是具有双重人格的特征。
S: 你所说的“建筑的双重气质”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前者是对帝王主题的纪念性和对石坊所代表的历史传统表示尊重的一种历时性的表达,后者则是对建筑地点性的回应,是建筑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之间交流的一种共时性的展现。事实上,最初只是不得不将两种气质并置,而随着设计过程的深入,我觉得这样的双重性很有意思,就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设计。这种双重气质在建筑主立面上表现得最充分:一侧是位于轴线上、局部对称的铜门,代表着秩序和帝王主题;另一侧则是体现山水意象、精心设计的“山”字景石。两者间既有冲突和对比,又能在白墙的衬托下共存。
双重性的表达是这次设计中一次有意思的探索,它使得建筑呈现一种暧昧的态度:两种性格之间时而交织,时而游离,从而产生一种隐含的张力和表现力。
需要强调的是,如上文所言,“之间”存在着偏正、主次关系。如果仅从视觉上看,上述两种气质似乎主次不明显,但如果从建筑的整体体验看,步移景异的路径空间所散发的与自然交融的园林气息,才是这个建筑最根本的气质,这也是该建筑被称为“园中之园”的原因。
3 内向性与外向性之间
W: 重点谈谈你对后一种园林气质的体会吧。在这个设计中,似乎有不少对传统园林要素诸如廊、榭、桥等语汇的表达和诠释,但在我看来,似乎最凸显的一个要素是“墙”。
S: 是的,这也是设计中第二个重点思考的“之间”,即内外之间。在这个建筑中,通过墙的设计,内外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最为充分。
4 简单性与复杂性之间
W: 内外之间的讨论固然很有意思,但从设计层面看,更难的是如何解决内外渗透表达上的形式逻辑问题,换言之,同样的通透性可以通过很多种手段来实现。我觉得,明代帝王文化博物馆的设计让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简单和朴素的气质,也许是通过墙这个元素的设定,使得简单性成为了可能。这种简单性是刻意的追求,还是一种自然的结果?
S: 的确,墙使得简单性在视觉上变得更清晰,可以说是有意而为之。不过,简单性、或者准确的说是复杂性和简单性之间的关系,是我设计中一直关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而简单与复杂的关系,也是本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之间”关系。
在本设计中,简单性主要有以下的表现和作用:
W: 谈到简单性,似乎水池也是其中的一个设计元素,简单的水池可以映射出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化。
S: 是的,与上述的光影映射其上或内心世界折射其上的“墙”不同的是,池水本身是变化的:当微风吹拂的水面产生涟漪,镜像的世界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镜像和真实世界的微妙关系,是视觉上完全可以感受的。
5 启发
W:谈了很多关于之间的话题。其实我觉得在每个建筑设计和完成之间,建筑师总会有一些感触,或是遗憾或是启发,在这个建筑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S: 本项目的遗憾主要有两点,一是室内展陈设计没有达到与建筑的气质和意图很好地契合,二是建造过程中由于造价的大幅消减,园墙内展厅的外墙没有使用原设计的青石材料。建筑是遗憾的艺术,建筑师本来就生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设计中最大的感受则来自于对自然的感悟。近年来我一直在从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和园林的学习中获得启发,并运用于建筑实践中,明代帝王文化博物馆也是这其中的一次尝试。几年前和建筑师朋友们去京都考察时,龙安寺石庭分成5组的那15个石头之间微妙的关系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它们之间似乎隐现了自然界某种内在的法则。正如老子所言的“道法自然”,我一直试图去体会大自然内在的玄妙和法则,感受自然中的光影、昼夜寒暑等变化给建筑所带来的无穷的多样性,去建造一种与自然和谐并契合的、“自然的建筑”。
单军,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单军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王路,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壹方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3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建筑时论】又一新规范,《居住绿地设计规范》就要实施了!《 建筑 时论》专栏 主要是为从事建筑的设计师提供 交流与互动 的平台,定期分享当下设计行业 热点事件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经过评选的 优秀发言能够得到 土木 币的奖励 ! 平日里线下征集时论主题,可加小编我的扣扣2355735320与我谈天,积极的小伙伴能得到 小礼物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