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
GB 50180-93(2016年修订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中对第八章居住区内道路的规划(8.0.1~8.0.5
)和居住区内停车场的规定(8.0.6
)修改如下
8.0.1
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8.0.1.1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8.0.1.2 小区内
道路应满足消防、救护等车辆的通行要求;
8.0.2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8.0.2.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8.0.2.2 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8.0.2.3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8.0.2.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8.0.2.5 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0.5.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
150m
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8.0.5.2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8.0.5.3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8.0.5.4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8.0.5.5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
在尽端
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8.0.5.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
8.0.6
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0.6.1 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8.0.6.2 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8.0.6.3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8.0.6.4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8.0.6.5
新建居民区配建停车位应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
8.0.7
居住区内的道路在满足路面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等道路的功能性要求前提下,路面宜满足透水要求。地面停车场应满足透水要求。
来源
众智建筑资源
zzguifan.com/webarbs/book/1095/2232370.shtml
全部回复(4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