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更新海绵城市理念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更新海绵城市理念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发布于:2016-11-24 10:54:24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海绵城市需要灰色和绿色协调构建.jpg



海绵城市建设现已得到高度重视,但还需要更新城市治理理念。海绵城市建设不应是一个单纯的目标,而应作为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方向,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始终。城市空间正被新的城市问题深刻地影响着,为了解决新问题,城市空间反过来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城市水源就是水景,更是排水与蓄洪区。中式庭院透水地面比例高达80 %,还筑有池塘,下雨时蓄水、干旱时不缺水,这样的布局值得现代小区借鉴。而古典园林绿地全部下凹,在雨天可充分接纳地表径流、涵蓄降水。这与当下“海绵体”概念不谋而合。古人的智慧与海绵城市的现代理念,被宁波海绵城市试点践行着:慈城—姚江片区极易遭受洪涝灾害,若按常规“垫高”方法防洪排涝,不仅耗费大量资金,洪灾时还会溢出加重灾情。当地在慈城新区规划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效果,同时为类似滨海临江平原河网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哥本哈根在纽约《大都会杂志》 2016 世界宜居城市评选中拔得头筹,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以它为榜样,重新规划城市。其实哥本哈根涅槃之路的起点恰恰来自一场暴雨。 2011 7 2 日的哥本哈根几乎瘫痪:公交中断,通讯中断,下水道都是死老鼠,空中泛着霉气,垃圾无法处理,救护车难以抵达。痛定思痛的哥本哈根并未盲目扩张城市现有的排水系统,而是将雨水分散在绿地等滞留区域中。通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模式处理城市的边角地带,譬如干道附属绿地、广场、公园、体育场馆、住宅绿地。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进行重塑,在低洼区域开挖更多雨水贮存空间,非汛期可以供市民休闲,汛期则作为雨水滞留池。此外,哥本哈根还将街边绿化作为暴雨时的蓄水缓冲,马路低于两边的行道,将道路作为临时雨洪通道,以解决地面径流过大的问题。哥本哈根经验表明:城市空间正被新的城市问题深刻地影响着,为了解决新问题,城市空间反过来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海绵城市并不遥远,我们应该将城市看作与自然同样的有机体,让城市雨水尽可能地接近于自然生态环境中水循环的方式。海绵城市建设不只是城市规划者的责任和城市建设者的义务,更是需全体市民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海绵城市建设是对城市现有空间的合理规划。


海绵城市需要灰色和绿色协调构建.jpg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26 万条内容 · 12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雨水收集利用的附加价值有哪些?

雨水收集利用似乎是近几年大家谈论颇多的话题,不管是雨季还是旱季,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水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想让雨季的水存储用在旱季,那么雨水收集利用是必不可少的。虽说雨水收集利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当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它又被赋予哪些新的生命力呢? 众所周知传统城市建设注重硬件基础设施或者大的水利工程建设,认为围湖造田或者围海造海景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此种发展方式使得城市环境脆弱,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人们似乎不知道从何着手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归初心我们可以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简单,关键是如何去实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简单来看是调节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衡的一种方式,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暴雨带来的内涝冲击,减轻市政管道压力,旱季时回补地下水资源调节整体生态环境。雨水收集利用不是近几年兴起的新生事物,而是在城市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渐渐采用的一种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一种方式,大部分都是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其实雨水收集利用不仅增加了可使用水资源的范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传统城市建设方式,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理念建设城市,让城市在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时具有良好的弹性,这也就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最初理念。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是帮助海绵城市实现其作用的一种方式,它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改善了整体生态环境。关于雨水收集利用附加价值大都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来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扩大雨水收集利用价值,短期内解决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内是对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雨水收集利用的发展不但与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关,与广大社区居民、城镇居民、农民的环境、生活息息相关,民众是受益者同时也以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民众参与为雨水收集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拉近雨水回用系统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让雨水收集利用价值发挥得更加彻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