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称呼,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城市建设思路。这种建设思路的专有名词,其实叫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即通过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让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
我们知道,大部分城市的地表,都覆盖着不透水的水泥或是沥青。一旦下雨,这些水泥和沥青地表,不能像土壤一样吸收水分,只能通过排水管网把雨水排放出去。一旦城市排水系统出现了问题,比如雨水管道堵塞或因施工被破坏、排放雨水的城市河道水位高于路面,自然就会产生城市内涝,严重影响城市运转和市民生活。以往,我们应对城市内涝的方式,只是单纯的强化排水系统,希望在遭遇强降水时能快速排空雨水。而按照“低影响开发雨水工程构建”思路打造的“海绵城市”,逻辑则完全不同:通过一系列工程建设,让我们城市的地表本身就能拥有部分的吸水、蓄水、渗水能力,这样做,就能给我们的管网“减负”,也能让城市在面对长时间的强降雨时,有更强的“弹性”。海绵城市的建设中,不同设施维护的主要注意事项:一,初期雨水弃流设施。进水口、出水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雨水弃流过滤井内沉积物淤积导致弃流容积不足时应及时进行清淤等。二,
PP
雨水蓄水池。进水口、溢流口因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应及时设置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沉淀池沉积物淤积超过设计清淤高度时,应及时进行清淤;应定期检查泵、阀门等相关设备,保证其能正常工作;三,植草沟、植被缓冲带。应及时补种修剪植物、清除杂草;进水口不能有效收集汇水面径流雨水时,应加大进水口规模或进行局部下凹等;进水口因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应设置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边坡出现坍塌时,应及时进行加固;沟内沉积物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
海绵城市建设并不侧重建设,还要注意建设设施的相关维护,如果在认为将应有的东西都补充就万事大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海绵城市重在建设之后的维护和保养,这样才能长久发挥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海绵城市建设要与时俱进,同时也要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