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新手有话聊】结构优化有多重要,3点劲爆分析!

【新手有话聊】结构优化有多重要,3点劲爆分析!

发布于:2016-10-18 10:35:18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我的理解是分为三个层次的,层次的高低不光体现结构专业的能力,也体现专业间的能力,更体现一个设计单位的综合能力。

1、第一个层次很容易理解,也是结构设计人员被要求进行优化设计时感到最痛苦的层次,那就是你的用钢量太高了,你去被削吧!所以结构优化设计经常被理解为省钢筋,一提到结构优化就会想到结构用钢量、结构用材量多,优化设计就是把每平米用钢量、每平米混凝土用方量减下来,然后每吨钢筋多少钱,每方混凝土多少钱,然后是省了多少钱。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家都爽了,结构专业被爽了,究其原因是你的设计太多地方被直接优化掉了,这里有显性浪费也有隐形浪费,显性浪费我们大家都干过,比如梁配筋时,主筋计算是17平方厘米,你写在图纸上是4根25,没有什么吧?可算一下账,4根25的面积是19.62平方厘米,结果是你浪费了15%,光说这一点也没什么,怕的是推而广之,整个建筑的钢筋用量被增加15%的话,是什么概念?比如钢筋用量是60公斤/平米,15%的概念就是9公斤,如果钢材5000块一吨,一平米你就浪费了45块钱,一万平米就是45万,“TMD!”开发商说了,“你纯粹浪费我的钱!我卖一套房子才挣多少钱!”在那种情况下,你忽然觉得这样设计真的是浪费了,至于这样是否浪费我后面会再说的,当然,这种情况仅从设计角度来谈,如果你搞个4个20+2个18,或者一根梁里面配4种钢筋或以上,浪费的是施工方面的资源,比如说钢筋工,比如说锚固,可以肯定的说,18和20的直径锚固长度施工时肯定一样,这些都是隐形浪费,但恰恰不是所谓的甲方野猪们所关注的。现在大部分设计,特别是住宅设计,梁的钢筋可优化的余地不大,主要还是集中在墙上。提醒各位同仁的时,当所有的优化都是打规范擦边球的优化,不被认为一个好优化。

2、第二个层次也容易理解,一个好的设计需要各个专业配合完成的,那么何种配合才能实现一个好的设计?我的理解是各个专业的设计在建筑中合理分配资源,而不是第一个层次中仅仅由结构专业来节省土建造价,这就涉及到各专业对造价因素的认识,如果没有建筑效果和造价限制,每个专业设计时根本就不会考虑限制问题。大家都搞过设计,有时候说到用钢量多的时候,往往会提到说建筑方案限制了结构方案的经济性,就是这方面的体现,有时候这个对结构造价影响很大,比如扭转为主的结构肯定比平动为主的造价高,16米柱网比8米柱网的造价要高,否则建筑师早就以16米为标准柱网了。对于这类造价因素,有的甲方理解,有的不理解,不管理解不理解,他们还是一个要求,造价不能增加,这就难办了,我在几年前做过一个项目,建筑平面是椭圆形,四层单榀钢框架,柱距从6米到20米,甲方觉得结构造价高,折腾了一阵,不过我也没改设计,搞得大家都觉得我是个浪费的主,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建筑效果是这样的,结构优化一下有些油水,但这点油水够甲方的胃口吗?我跟建筑谈你把建筑改了,我就把用钢量减到大家觉得合理用钢量之下,事实是不可能这样搞得,等工程结束后一年,甲方跟我说:“后悔呀,当时应该再增加些面积,或者再搞一个楼也行!”我说“你当时不说我做的浪费吗?”甲方拍着我肩膀说“效果不一样,卖的钱可差远了,那点造价算什么!”

3、第三个层次是很难做到的一个地步,实际上是设计院与甲方之间协作关系,同时也是建立在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后的协作,甲方应该明确造价与建筑效果的关系,而设计院也能向甲方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现在大多数情况是,设计院大量做建筑方案,甲方眼花缭乱地选方案。

绝大多数甲方不了解建筑本质,不同的建筑方案可能导致不同的使用后果,土建造价只是先期投入,后期使用造价也需要甲方综合考虑的,这种消耗会隐藏在很多建筑细节里,比如建筑层高决定后期制冷、采暖的消耗量,甲方是否关心这个问题,如果关心的话,设计院是否能提出详尽的统计数据?在我看来很多数据都是估计的,就好比你问我层高增加0.1米,结构造价增加估计......

这个层次需要设计院与甲方站在什么样的合作关系,大多数的设计都是一次性的,因为各种原因吧,既有设计院缺少相关专项服务原因,也有甲方缺少细化控制意识原因,还有经济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原因,中国人整体上都患了时间焦虑症,俗话说慢工出细活,中国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都忘了,包括设计院在做设计时也是如此,我听过最反感的一种说法是:你上次做这样的设计用了两个月,这次做一个月还不够?我的回答是:你小时候吃一顿饭要花俩三小时,现在练的这么熟练,你还用专门花时间吃饭!

还有一点就是甲方甚至是建筑专业半通不通的横向比较,可能你经常听说的是:我们原来做的30层的墙厚多少,数量多少,你现在一个18层的也这样,浪费啊!一副你做设计不行的样子,更深的一些东西被他们自动忽略了,比如地域抗震烈度,比如大底盘和嵌固在基础,比如建筑功能的差异,这些东西只有设计人员耐心的去解释,有时候又想骂的想法也是不可避免,所以遇到横向比较的事,不是优化,是找茬!!!

实际上仔细分析上述三个阶段,可以看出结构优化设计实际上不仅仅是结构一个专业的事情,但是出了结构优化的事情以后,往往由结构专业来承担,好像跟其他专业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很多搞优化设计的人在宣传中说道:我们的优化设计没有影响到其他专业的设计和布置,就节省了多少万!这样说可以突出结构优化设计的成果,恰恰掩盖了设计工作的内容性和专业交叉性。按我的理解,结构设计(包括其他专业)既要进行本专业设计,也要进行专业间协调设计,同时进行本专业的优化设计,并向协作专业进行合理建议。而优化设计往往是建立在已完成的设计基础上,差异是蛮大的!

接着再来说结构优化是否就说明结构设计浪费了?我觉得是个误区,难道一提到结构优化就是节省钢筋,太狭义的理解。结构优化应该是在很多结构解决方法中,选择最优的解决办法,这种最优的解决办法取决很多因素,比如做一个不高的地下室外墙,2米墙高,你觉得用什么方案?我给你几个选择:1、混凝土外墙;2、砖砌外墙;3、石砌外墙;4、土坯外墙。当然还有其他选择,如果纯粹为了节省结构造价,就选用土坯外墙,但是如果我跟你说这是监狱半地下室外墙,该用什么方案?看过《申肖克救赎》吧,从安全角度用钢板也不过分吧?连老百姓都知道买个10块钱的本子肯定比3块钱的的质量要高,那么我们的结构用钢量为什么就只能是最低值,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太不公平了,2000年时候北京的住宅用钢量平均在100多公斤/平米,现在是50~60多公斤/平米,不能说以前的就合理,但两者的安全度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回到前面的第一阶段,做结构设计在仔细计算后,其实没有必要预留这些富裕量,过多的富裕量只能说明你对计算缺乏必要的控制能力,我经常对别人说,你确保计算准确的情况下,都不用看计算书或者建筑方案,就可以在图面上节省很多钢筋。这样说的出发点是从结构本身受力特点得到的,做到也很简单,把结构原理和设计规范读熟一些就可以节省钢筋。


插个笑话:

一般来说,建筑设计公司施工图分为建筑、结构、水暖、电气几个专业。看起来一条龙,专业配合的天衣无缝,其实内里明争暗斗,好不热闹。根据本人观察,总结了各个专业对别专业的看法,并不准确,仅供参考:

建筑对自己的看法:大师,建筑的龙头,领导者,高贵的专业
对结构的看法:老是催图的笨蛋,啥也不会只会依靠软件的混子
对水暖的看法:不重要,不需要了解
对电气的看法:不重要,不需要了解

结构对自己的看法:建筑的灵魂,让甲方省钱的高尚专业,冒着高风险的精确计算
对建筑的看法:对实际啥也不懂的混子,乱画还嘴硬,图纸永远滞后
对水暖的看法:不重要,马达加斯加
对电气的看法:不重要,巴布亚新几内亚

水暖对自己的看法:建筑的血液,无可替代的专业,工作量繁琐且大,提成太低
对建筑的看法:建筑防火规范都不懂,防火分区都不会划分的混子
对结构的看法:预留洞;只会靠软件的混子
对电气的看法:一群讨厌的只会和自己抢管井的下等专业,工作量小提成太高

电气对自己的看法:建筑的经脉,无可替代的专业,工作量繁琐且大,提成太低
对建筑的看法:连电缆井和管井都区分不开的混子
对结构的看法:基础图;只会靠软件的混子
对水暖的看法:一群讨厌的只会和自己抢管井的下等专业,工作量小提成太高

老板对自己的看法:神
对建筑的看法:屎,太慢
对结构的看法:屎,太慢
对水暖的看法:屎,太慢
对电气的看法:屎,太慢

设计院对甲方的看法:我待甲方如初恋,甲方虐我千万遍
他日我若为甲方,虐遍天下设计院

甲方对设计院的看法:一群混子,谁给他们设计费谁是傻X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o1482129623785
    有意思!建筑物其实也是商品,如同我们的手机、衣服一样。所有相关的专业或单位都会影响到建筑的价格与品质。
    十一建筑咨询 专业筑就品质
    2016-12-20 14:35: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green0204
    green0204 板凳

    好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2016-12-14 09:01: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09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设计之声】土木应届生最好的选择甲方or设计院?(分析篇)

这个问题是好多人纠结的,特别是刚毕业的同学,也有好多人问我,还有朋友问我隧道、地下工程结构设计专业的职业选择问题,今天抽点时间用一篇文章来好好回答一下。我也是从新人慢慢走过来的,一开始我对甲方和设计院也没什么了解,大家可以看看我刚工作时写的关于甲方设计院方面的文章:甲方vs设计院。现在回过头看看,当时还是比较嫩,看问题不全面,比较冲动。工作几年后,我身边也有一起来单位工作然后又离职去做甲方的,所以现在对甲方也有所了解了,应该算是有点发言权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