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结构疯人院系列】结构设计5秒丑拒的建筑创意大神:王澍(含设计图纸)

【结构疯人院系列】结构设计5秒丑拒的建筑创意大神:王澍(含设计图纸)

发布于:2016-11-04 10:33:04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前言:从今天开始,鄙人会不定期的为大家搜集整理那些国内外出自建筑大师神来之手的“高难度建筑项目”包括今年最火的王澍,刚刚获得了建筑届最高的大奖,这些我们结构师not,car(不关心),但是如果不幸你所设计的项目正好来自这位大神的创意,那么接下来的“悲剧”你就自己收场吧!

1.jpg
瓦山: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
设计单位: 业余建筑工作室
建筑师/:王澍 陆文宇
地点:浙江杭州
基地面积 7500㎡
建筑面积 6200㎡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夯土围护墙体,木结构
主要材料:竹胶模板混凝土,回收瓦及缸爿,生土,松木

总平面:
2.jpg

一层平面:
3.jpg

二层平面:
4.jpg

隔岸望瓦山中段:
5.jpg

隔岸望瓦山西尾:
6.jpg

从瓦山顶上山道远望:
7.jpg

从瓦山顶上山道回望象山:
8.jpg

插播一句:看到这里,做结构的就不淡定了,前天,几个朋友在群里聊天,他发了一张图,也是类似这样的结构造型,图片我没来得及保存,我们当时就在闲聊,王澍大师好像特别青睐这样的木结构造型,其实实用性很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外形美观,好不好看,我们美感不足,暂且不说了,你把这样的奇思妙想丢给我们结构的,说快点给我建个模型,我的天呐!搞死我吧!

隔岸望瓦山腹内:
9.jpg

瓦山中小憩处:
10.jpg

瓦山北侧:
11.jpg

瓦山北侧局部:
12.jpg

恳求结构前辈指点,告诉我这个
瓦山西尾休憩处:
13.jpg

瓦山中腹木拱洞:
14.jpg

瓦山西尾木构架:
15.jpg

从象山山腰俯瞰瓦山西尾:
16.jpg

节点详图:
17.jpg

屋顶木屋架结构平面:
18.jpg

瓦山中腹跌水池:
19.jpg

瓦山中腹院落回廊:
20.jpg

瓦山西尾内部的洞:
21.jpg

瓦山缝隙:
22.jpg



隔岸问山——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

闲来读元黄公望“山水画论”,其中特别强调:论一张山水画的好坏,最要紧是这画要有一个能点题破题的名字。初读时,我多少觉得不以为然。一张好画的层层深意,岂是一个名字可以涵盖,况且画非文章,它首先是一个纯粹的直观对象,它的那种实存状态,甚至无法命名。

23.jpg

俯瞰瓦山屋顶

“瓦山”来源
有意思的是,如何给这个房子命名。我做方案的时候,给的名字是“瓦山”,和陆文宇讨论方案,她也觉得这名字有意思。我想凡是到过现场的,都立即能体会到这名字的直接用意。房子的屋顶既大又长且阔,从东面入口看,如一山迫前,那顶上的青黑小瓦几乎是铺天盖地的。这房子的原址,学院曾利用一处旧仓库开过餐厅,菜的种类多而又价廉,临河有大院子,可以边吃边晒太阳,很受师生们喜欢,餐厅的名字就叫“水岸边”。我其实很留恋这个旧名的。房子快建成时,院长许江很有兴致为这个新房子取名,就定下个“水岸山居”的名,现在对内对外,学院都用这个名字称呼。而我的一个研究生,写了篇毕业论文,探讨浙江村落的水口,也谈到这个房子,文章的题目是“隔岸问村”,我觉得也很切中这个房子被隐含的一层内质:游过其内部的人可能都隐隐有体会,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房子,这是在一个屋顶下覆盖的一个村子。

24.jpg

瓦山西尾内部北洞

为景致取名的做法,不独山水画有,园林兴造里也必有。今人总以为,前人造园,应是把各处景致都想好了,方才动手兴造。其实要真是这样,这园子就会失去种种讶异,根本就不必造,造起来也是个死园子,索然无味。前日读陈从周先生谈园子的文章,说到前人为园中景致取名的逸事,一园方成,主人邀请几位有才情的文士,盘亘在园中数日,酒宴清谈,随处漫游,那景致就在不同时刻和气氛下被一一发现出来。一个恰切的名字取出,现场的诸人往往都被打动。以我的体会,这类名字的背后,总是带出一整个画史和文学史,循着记忆和想象,彼一事和当下情景合为一契,看似简单的名字就意味有点复杂,像是从某一小点击穿了什么。

25.jpg

瓦山西尾内部南洞

我一直认为童雋先生的《江南园林志》写的厉害,其最根本的东西,后人至今没有超得过的。最厉害处,是先生开篇就提出园子好坏的3个标准,分别是“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我没见过后人有如此底气和胆色的。刘敦桢先生作序时,说童先生“通六法”,肯定不是虚言。童先生之后,论园林的文字不可谓不多,但谈的多是解释、某种知识,对如何做好一个园子,基本没有帮助。这十二个字的标准里,后人最难解的,应该是“眼前有景”四字。景要有真情趣,就应该是被发现和披露出来的,不是什么景致都能叫景的。而“眼前”二字,指这景在漫游中经一转折停顿,突然出现,为特殊的事物、视线和氛围所激发。如此,可以理解黄公望何以说画山水时取画名是第一要紧事,取名既是发问,也是点醒,不问,无名,景就是沉默的。名字实际就是一条线索的线头,循它问去,看去,多少回忆就一一复活。

26.jpg

瓦山腹内的木拱与休憩高台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肯定不只是那些来自文史、画史和建筑史的泛泛典故知识。营造的起兴,更来自纯粹的个人回忆经验。为这个水边的房子命名,涉及到村子、造园、山、木架、土和水,都和个人经验有关。

27.jpg

瓦山内天井仰视

设计方案
现在的实施方案,其实是第3个方案。这个设计做的特长,从2005年做到2010年,前后6年做了3个完全不同的方案。6年里,思绪在变,方案不可能不变。第2个方案已经做到很细节的程度,可以让我的助手们上计算机做图了。但我很犹豫,总觉得这件事深度没到,个人的经验与对建筑学本身的质问不能相遇,让我不能兴奋。

人的思维状态最难探究,记得在那段犹豫不决的日子,估计有2~3个月,有些个人的回忆经验总是顽固地在我眼前再现,有的甚至非常久远。

28.jpg

比如关于村子,就总是想起湘西沅江边那个叫洞庭溪的村子。那次旅行是在1987年,我按沈从文《湘行散记》的路线,沿着沅江,一村一站地走。一走进村子,我们就完全被震撼,那完全是一个未曾见过的世界。所有的房子,上百栋,连同所有街道、巷子,没有遗漏,全部被连绵起伏的木构瓦屋面覆盖,以至从外看村子是彩色的,从内看村子几乎是一种泛黄的黑白色调。只是屋顶缺了瓦的地方,有几十道很细的光线射下来。这是我见过的多雨地区最极端的气候适应案例,颠覆了我关于中国建筑史的固有知识。洞庭溪根本就不是一个村子,它直接就是一个巨大的房子。其中大小巷道院落错综复杂,又似走进一座山的深邃的山腹之中。这种经验也可以类比观看一张典型北宋山水画的经验,人们大多以为这种看画就和看一张西洋油画类似,只是站在几米外看,却不知,看山水画是一种特殊的经验。在外看,可称“山外观山”,但更要紧的,是走入画中去游,我称为“山内观山”。

29.jpg

我反复想起这村子,肯定和美院这个新房子的场地处境有关,整个象山校园的建筑尽管复杂多样,但并不零碎,它们是隐含着一种大的结构的。我想象这个新房子将有一个一百多米长的瓦屋顶,涵纳着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如洞庭溪这样的村子,可以说有点奇怪,但是它实际存在;尽管人们不可能在任何一本学院版的《中国建筑史》中看到这类内容。以我的阅读经验,现有各种版本的《中国建筑史》,没有一部是中国建筑营造活动的实存史,读了更像是一种遮蔽。
山内观山的经验,并不只是看着山内,还有一种是如何从山内去看山外的,这关乎人的存在状态,其实,造一个房子,最根本的就是这种存在状态的呈现。我的另一则记忆是关于沈周,他有一张画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山中一片树林,几间瓦舍,其中一栋中堂门开着,里面端坐外望的应该就是沈周,画上文字谈到这是一幅夜景,沈周喜欢夜半三更起来,独坐堂中,静听屋外的风声雨声,那视线穿透山林,看淡了外面喧嚣的世界。

30.jpg

四种视线,决定了象山校园水岸边这栋新房子的存在状态。隔河望问是第一种;居停外望是第二种;南北穿越是第三种;东西穿越是第四种。在我的意识里,那个笼罩所有的大棚之下,沿南北方向,人们的视线应该可以不时穿透房子,向南看到象山二期某栋房子的局部,向北可看到象山上的林木。于是,这个大棚需要一个能覆盖一整个村落的大空间结构类型。在我的印象里,中国近现代建筑师中,最有这种意识,并且造出了房子的,应该就是冯纪忠先生。他设计的何陋轩,就开了这种新建筑类型的先河。人们或许因为何陋轩只是个小茶室,就自然把它归入小建筑类,但它实际昭示的,却是一种轻盈空透的大空间类型。

31.jpg

一个大房子,如水岸边这房子般功能混杂,其内部结构要比一个小品复杂得多。但如果在类型的意义上想透那个通则,一切就变得清楚明白。我几乎是一天之内就完全推翻了原方案,在三天之内画出了一套新的铅笔图,确定了新方案的所有重要细节。我给这个新房子命名为“瓦山”,除了暗示它的一条线索上接我们2006年在威尼斯造的“瓦园”,也是因为这个房子所将包含的内结构,披盖在130多米长的青瓦屋顶之下,几乎如一座山般丰富。

32.jpg
33.jpg
王澍草图

原则
从穿透性视线的原则说,可以把这个瓦屋顶想象为无限宽阔,它至少覆盖着一个广大城市的尺度,只是因为此地一山一河的限制被临时切断。很明显,这个房子的南北界面都不是立面,而是剖面。所有东西向的封闭墙体似乎都被一起切掉了,只留下南北向的长墙。

34.jpg

瓦缸墙与山道

功能
从功能上看,从东面主入口直到西端,依次分为4段:饮茶、会议、餐饭、住宿。从空间区域去划分,则分为7段。而以那些南北向大墙为划分依据,则可分为18段。这些墙体的疏密布置既和其涵纳的场所有关,也和某种穿越运动的纯粹节奏有关,并因此间接决定了墙的高度与屋顶结构的分区跨度。

35.jpg

瓦山腹内的竹壁山道

性质
如果想要清楚了解这些墙体所分割出的每处场所的性质,一种方法就是用眼睛自东西轴隔河横观。树木的遮挡,位置的逼促,使人永远不可能一眼看到整体,只能一段一段横移着看,如展观一卷册页,或如看电影胶片。一种方法是用身体由东向西穿越,这种体会需要同时调动所有感官与智性。人的身体总是被包裹在某处场所内,被包裹在变化丰富的材料和触感内,对场所的性质,处在难以准确归类的状态中。但仔细辨别这些场所的分类,它们也许可以从东到西如此定义:1)披檐很低、木架密叉、有红夯土墙的;2)芦苇边的美人靠,坐下就不想走的;3)二楼有玻璃悬阁的;4)带坡道的夹缝;5)屋顶很低的沿河敞廊;……。这种意义上的分类学就给“疏密得宜”替换了另一层含义,一种只有情趣差异,没有主次等级的场所分类法,它悄然颠覆了我们习常的建筑权利语言,那种等级式的语言。

36.jpg

穿越瓦山的缝隙与道路

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过多的变化容易导致总体失控。但在这里,繁复的差异性变化是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所必须的。总体控制则通过3个基本原则实现:1)在语言学意义上那些语素诸线索的系列性,无论它是关乎场所、身体、视线还是材料的;2)建造层次上关于以自然材料营造在基本原则上的一致性;3)笼罩所有的屋盖和贯穿始终的夯土墙体。

37.jpg

土墙与跌水池上的便桥

木构
我让一组弟子研究屋盖的木构,最终选择了来自美国罗得岛艺术学院的杰明来随我深入研究。中国学生的思维究竟过于具象,而这个热爱木作的美国小伙子迅速理解了我关于“具体性的抽象”的基本含义。他根据我一张潦草的草图就做出了计算机模型,又制作了木模型,只用了3天时间。当然,他不容易理解我随后的一系列修改,因为我是以唐佛光寺的木构件尺度为感觉参照的。

38.jpg

瓦山西尾角门

夯土
至于夯土,2001年,我因为柏林“土木展”第一次出国,在柏林就见到一个夯土教堂,发现它比2000年我在杭州做的那个夯土雕塑的夯筑质量高很多。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以德国建筑法规之严格,这个教堂如何能被允许建造?它的材料分析与结构性能是否具有量化标准?我决心找到做这个夯土研究的人,没想到,阴差阳错,我在10年之后才见到我要找的人和地方。当我终于见到那一群研究了30多年现代夯土建造的教授们,彼此因为对建造的共同兴趣而很快就一见如故。他们惊讶于居然有中国建筑师也在研究夯土。接下来的一年,在他们无私的帮助下,在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建立了夯土营造实验室。半年内,实验室探索了从土壤到建造的全套实验,培训了我的助手和学生。接下来的半年,完成了水岸边新房子一系列土样的分析,最终确定基础土就可以作为夯筑土,并确定了精确的夯筑配方和模板支撑方案,甚至新房子的夯筑工人也是由实验室培训的。

39.jpg

掩映在水杉后的瓦山南立面局部

施工图
从造的角度,这个工程的难度除了工人没有做过这样的木构和夯土,还在于它空间结构的繁复变化和材料的多样。我的助手陈立超主动请战,申请由他一人独立完成全部建筑施工图。这个助手有点特殊,作为美院毕业生,不仅画的好,而且数学好。因为设计复杂,他的这套施工图画得异常细腻,平面图上的标注经常画到密密麻麻无处标注的地步。即使如他这样在象山校园工程中锤炼出来的,画这个房子也经常有犯糊涂的时候。记得他有次问我:这房子里的栏杆处在内外高低各种不同位置,做法如何分类?他知道,以我的分类学原则,不同场合肯定会用不同做法,但在一个如此繁复的空间里,又当如何呢?我回答他:很简单,凡是正常楼梯和坡道,不管如何曲折变化,都用一种铁栏;凡是穿山意味的山道,不论高低上下,室内室外,顶上顶下,都用一种钢骨竹栏;凡直接临河,无论任何位置,都用一种混凝土框加大圆竹管的做法。实际上,这整个房子就是一个巨大织体,看起来复杂,但每一根线头都是清楚明白的。

40.jpg
建筑施工图局部

屋顶排水
屋顶的连续波折,其下覆盖的空间和物体伸进伸出,意味着排水系统的复杂。而双层屋盖的处理,虽然大幅度简化了木屋架和下部的衔接处理,但也导致了雨水管的暴露,难以隐藏。而我感兴趣的是,如何清楚交代雨水从屋顶最高处,经历曲折路径,最终到达土地的过程。在这种聚集丰富性的类型学里,不存在建筑语言与技术语言的阻隔,排水也是织体的一个系列。观者若雨天来游,在入口就可见巨大瓦顶的雨水在此汇于一口,雷鸣般倾泄入一个门侧的混凝土小池中,有心的话,视线上移,则可见恰当的边沟组织。中部的层叠水池尽管规模更大,但处理的道理相同。

41.jpg

瓦山北侧

施工
那个木屋架看似复杂,但组织原则简单清楚。施工初期,在如何施工这个屋架的问题上,我和做结构的工程师意见完全一致:按其构建原则,应该做预制装配。没想到,自始至终,都遭到施工单位的抵制。工人们坚持在现场,在空中,一根一根地装配,理由是这样做他们更擅长,速度更快。他们很坚持,且为了赶进度,现场各工种同时施工,作业面异常混杂,就只好让他们试,但我和结构工程师都很担心累计误差的产生。事实是,他们确实做的不慢,但做到一半,一测量,水平误差达到1m。有意思的是,他们最后居然全部矫正了回来。我觉得,或许可以这样思考,现代的预制法施工,准确快速,但不容许犯错;而传统的现场作业,却具有可以包容错误的弹性。丰富的差异性的出现,并不全来自正确的事情。

42.jpg

隔岸望山西尾

建成
2013年9月,房子建成,观者纷至。面对这个繁复的现场,很多人希望我解释。实际上,这个房子就是为“可理解性”而造,类似于去看布莱西特的戏剧。这个房子几乎在所有细节上都直接暴露着做法,也暴露着所有细碎的现场修改,它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有个艺术家问我,为什么在一个具体地点,同时会出现粗大的木构和纤细的竹条,还让人没感觉难受?我回答:它们各在其位,各做其用,各有本性。这里没有艺术形式上的强求统一,只有不同系列的差异共存。

这种“可理解性”的形成,也许游遍整个房子才能完整形成。就设计的线路组织,从东边入口,一直向西,有3条阅读理解的路径:一条沿河,可以穿越整个房子;一条在二层,穿过整个房子中部类似山谷和台地、院落的混合区域;一条是山道,在房子内外屋顶上下盘亘曲折。

43.jpg

隔岸望山西尾

我一直有个顽念,即如何把一张典型的山水立轴做成一个房子。相对于笔墨意趣的固有标准,我对如何理解一张山水中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对话结构更有兴趣。这种读法,并不一定需要去读一幅所谓的经典。比如这张(明)谢时臣的《仿黄鹤山樵山水图》,就是一个典型的语义文本。下部,我称为山外观山;中部,我称为山内观山,你得走进去,那里异常繁复;上部,我称为形而上的回望。问题是,这三种观法,三种位置,三种时间进程如何能同时存在于一张画的特殊时空之内?既然一张画可以做到,我相信一个房子更有条件做到。只是这个房子造就的山水立轴,并不直接出现在人的眼前。它需要当人经历了几条线索的交叉游动,走出门来,回头一望,那张立轴就在人的意识中立起来,我把这种意识,称作“内山的经验”。它完全是身体性的。

44.jpg
形而上的回望

注:文字来源《建筑学报》2014年1期,图片来源网络。



44.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全部回复(4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ang7699
    yang7699 沙发
    这个木结构做得蛮美,飘过
    2016-11-30 15:38: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dxs3131
    hdxs3131 板凳
    路过看看。。。。
    2016-11-30 10:36: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2 万条内容 · 215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分享一篇相关混凝土结构的规范,内容详细,图文结合,还附有条文说明,下载学习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zzguifan.com/webarbs/book/66942/1401213.shtmlGB 50936-201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