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建筑学本科毕业失业率高居所有高校专业之首,达到13.9%。纽约时报经济版刊登过金融危机时期各个职业情况的报道,在标题给出了强烈建议“想要工作?上大学别念建筑!”
2008年9月,由房地产次贷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在这个背景下,房地产断崖式崩盘,美国建筑设计行业遭受致命的冲击,大量项目的取消导致设计公司裁员、关闭办公室、大幅度缩减开支甚至公司破产关闭。勉强活下来的设计公司,一方面要应对更加残酷的设计竞争,另一方面还要应对由于应收款拖欠而导致现金流问题,进而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局(BLS)的数据,2009年7月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有22.5万人,到了2009年11月,减少了4万,行业就业率降低17.8%。当年建筑学本科毕业失业率高居所有高校专业之首,达到13.9%。纽约时报经济版刊登过金融危机时期各个职业情况的报道,在标题给出了强烈建议“想要工作?上大学别念建筑!”
更糟糕的消息是,BLS预计2010年整个行业营收还将下降13.4%,而复苏的预计遥遥无期。这种残酷现实让整个行业充满了危如累卵的不安全感。
很多公司采用利己主义、自保策略、不顾代价的低成本来对抗这断崖式崩溃,“累死自己、饿死同行、穷死员工”,无视人力成本极限,反而会先在危机中出局。
然而,在这场暴风雨之中,也有一些公司顶着风暴,带着新计划、新战略前进,最终寻找到自己的避风港,在危机中发展起来,获得新生。
2016的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就如同2009年的美国一般,到处是倒闭、裁员、降薪、纠纷,整个行业弥漫着惶惶不安。无论是企业领导人还是员工,都被突如其来惨烈的行情打得不知所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位设计行业管理专家杰克.里格尔(Jack Reigle)从08年跟踪调研危机中活下来的美国设计企业,总结这些企业的成功之道,撰写为《建筑和设计公司的定位》一书,给设计公司提供了鲜活的美国企业危机生存案例。这本书写于2011年,在2012年就出了中文版,虽然翻译确实太烂了点,但当时一见之下,大受启发。可惜在2012那个烈火烹油的年景,很少人会为潜藏的危机做出应对。
今天,重新把书中理论和案例整理出来,对现在危机中的设计企业更具有指导意义。
一、如何应对转变——“将核心带到边缘”
暴风雨袭来之后,就算是最迟钝的猪也知道,变天了。以前的模式肯定不能再继续了,转变是肯定的,但是如何转变?
此书提供了一个转变理论指引:将核心带到边缘。
“核心”,是指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及与之配套的能力、经验、人才。核心集中了公司各种资源,也带来最主要收入。
“边缘”,是高潜力领域,尤其在混乱的剧烈变化时代,边缘业务可能借助新技术、新环境成长起来。
通常的传统企业也会关注边缘,但是“边缘”是远离“核心”的,传统企业往往期待“从边缘发展到核心”,慢慢培育一个“边缘”业务,期待它能不断成长。但是“边缘”和“核心”的远离,资源、客户、资金、机构都在“核心”,无法支持“边缘”的发展,那些试着把“边缘”往“核心”带到的公司,“边缘”会很容易被制度化的传统、流程、固有公司惰性(惯性)锁扼杀。
倘若行情依然莺歌燕舞,“边缘”不发展也罢。但是到了危机时代,企业“核心”遭到打击,必须转变,当判定了业务边缘,公司需要将“核心”带入“边缘”,使组织接触“边缘”,迅速的产生基于“边缘”的创新、新管理方法、新工具,将边缘打造为有潜力的新平台。
有3个边缘领域已经出现清晰的潜力:1、综合项目交付(IPD)2、建筑BIM 3、可持续化设计
杰克列举了KPS GROUP公司的转型之路,08年开始,企业储备金迅速消失,收入下降23%,但在09年初,该公司把这个宏观经济的危机作为一个机会来对待。虽然裁员10%,全面节省各种成本,但是他们清醒认识到就这样缩起头并不能等回来旧有的业务模式,要在业务中投入资源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他们找到一家提供BIM支持服务的公司CADFORCE,利用该公司的BIM专家培育了自己的BIM团队,将BIM应用到工程设计上,并以此不断拓展业务。他们重新设计了业务拓展流程、项目管理、行政管理,将公司从技术服务转向质量服务,提出设计“从以交易为基础转变到以服务为基础”从而使企业“对客户,对市场以及整个社会更有价值”。
二、设计公司的主动定位
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个市场定位,如果你不主动这么做,市场会自动给你一个,虽然这未必是你想要的。比如“只会施工图”、“炫效果图的”、“抄袭快手”、“关系户”、“跪式服务专家”、“出变更大户”、“国企大爷”。
“我们成立于1990/2000/2010,我们有30/300/3000人,有3/30/300个注册建筑师,获得1/10/100个奖项,我们的完成的设计项目有100/1000/10000项,我们业务类型有住宅/办公/商业/酒店/综合体/商业街/别墅/洋房/产业园/医院/学校/工厂等,我们公司强调设计质量,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设计服务”。
这样的自我定位,不能给人留下任何深刻印象,只会觉得这个公司没什么特别之处,驳杂不精。
公司是有自身内驱力的,不同的驱动力产生不同的定位,对应不同的客户需求,产出自身“崇高技术”,进而产生不同的商业模式。某种程度上,这种内驱力就是公司的基因,这些基因源于公司创始人和早期组织形态。按照杰克分类,设计公司有以下几种定位类型:
公司需要明确定位,但是往往公司会发现自己运行在多种模式之中。最好选择是牢牢固定在一个定位类型上,谨慎的多元。
定位是战略,商业运营模式则是公司组织和战略的交集。一个“市场伙伴”定位的公司,领导人却是不善交际的保守技术人员;一个“管弦乐演奏者”定位公司,试图创建控制复杂项目设计管理系统,但是领导人却是不懂设计的门外汉。这些不匹配会带来巨大内部损耗。
设计公司的商业运营要把定位、驱动力、客户、技术匹配为一个协调整体,并将这些要素对接到经营三大板块上:
1、接活
2、干活
3、组织和资源
当公司定位为一个“爱因斯坦”式企业,那么大量的写作、教学、演讲就是拉来业务的主要办法,任何一个明星设计事务所的“明星”,拉活就是靠到处“秀”。而做活就是靠合伙人,甚至大量使用实习生。至于组织,分工和资源设定上围绕明星开展,强调明星业绩光环。不同定位类型的公司,会有不同的商业运营模式。
GeoDesign设计公司位于康涅狄格州,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企业业务一直稳步增长。2006年公司人数超过20人时候领导者意识到需要有一个系统化的战略来确保公司继续发展。根据自身企业情况,公司定位为“市场伙伴”型企业,公司锁定了关键客户类型,并开展针对目标客户的营销,招募专门股东负责发展长期客户。
依托有趣又引人注目的客户项目,公司开展品牌宣传,积极在各种评奖、新闻发布会、报纸杂志上曝光,甚至出现在脱口秀节目上。把力量用到一个方向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在金融危机到来前,GeoDesign已经建立起多元的客户群,公司领导人TED说:“2009年营业额增长11%,保留了员工规模,并增加了4个新客户。”在定位战略实施后,较短时间就产生所有这些成就,让TED确信公司定位为“市场伙伴”是正确而长期的方向。
三、致力于业务聚焦
业务聚焦的目的就是让客户提前了解你。任何一个项目,进入候选名单的设计公司都是可以胜任的。客户了解你,能被认定在此项目上更专业,那么在这个项目开始之时已经成功拿到项目。
但是在危机时期,对于就要饥不择食的企业,怎么忍住寂寞和饥饿?这里有两个策略:
1、聚焦中谨慎向上扩展业务为大行业圈。比如擅长旅馆酒店设计的,可以往食宿招待业为行业中心,将度假胜地、高级居住设施、精品酒店等纳入自己主要业务,同时将景观、室内、灯光、节能等设计服务整合在一起,不论是通过内部提供还是外部合作伙伴提供。把公司目标设定为行业的“领袖”并努力实践。
2、把业务聚焦理解为分离的市场要求,为每个行业线设定团队、定位、经营方式、战略和管理方式。比如大型设计院中,以聚焦业务的专业设计“工作室”这样的方式去发展子品牌战略和定位。
业务聚焦不仅仅是只做“某种”业务,而是在这些业务范围内,提供更广泛服务和更深入的市场内容。
Ashley McGraw Architect 是一家位于纽约的设计公司,这家开业30年的公司一直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市场保持持续的成功。公司领导Larsen Pete意识到“仅仅维持比街边另一家公司好一点是不够的,需要创造一个前进的新典范”。
这个新典范就是“Blue Design”理念,与绿色建筑的从上而下一览表或者一刀切的可持续设计不同,Blue Design是从下而上的另一种设计方式,从微小构件、生产过程或者效率改善中,减少各种资源消耗,最终超越普通绿色建筑设计。
与这个理念对应,公司对自身主要K12教育市场(相当于国内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校进行的调研,认为降低能源消耗依托老路子是没法解决,需要新思维去处理未来学校的需求,比如:延长寒暑假或改变学习时间以便节省能耗、远程教学兴起的新需求、新型节能材料对学校建设方式的改变、学校如何减少学生/家长的交通成本、学校与其他公共用途建筑的合并或者共享等。这一理论让该公司在重新聚焦自身业务,创造了市场领先地位,引领客户并提升项目品质,最终增加了利润率。
四、建立市场营销体系
市场营销所有公司都有,但是关键在于“体系”。一旦确立清晰的定位,市场营销体系就是成功的关键。建立起一个市场营销体系不仅仅是不断的签订新合同,而是能灵活应对新挑战和发现新机会。
五、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是企业取得不断成功的内部保障,它有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微观看,是围绕任务和项目的项目管理;另一方面从宏观看,是整体的组织设计。
全部回复(5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